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哲  乔格侠 《昆虫知识》2011,48(6):1823-1834
Wolbachia pipienti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和线虫生殖组织中的细胞内共生菌,通过母系生殖细胞在寄主种群内垂直传播。据分析,Wolbachia在昆虫中的感染率大约为66%,是昆虫中分布最广泛的胞内共生菌。Wolbachia能够以多种方式调控寄主的生殖行为,包括诱导细胞质不亲和、诱导孤雌生殖、雌性化、杀雄作用等。近10年来,Wolbachia的研究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介绍了Wolbachia的多样性与分布、对寄主生殖行为的影响、基因组结构,以及其与寄主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Wolbachia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前列腺素E2(PGE2)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文以小鼠原代成骨细胞和成骨样细胞MC3T3-E1为实验材料,研究了PGE2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检测发现,振荡型流体剪切力(OFSS)刺激可诱导成骨细胞内环氧合酶2(COX-2)表达升高,进而促进PGE2合成,并抑制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COX-2选择性活性抑制剂NS-398显著促进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内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激活,且呈时间依赖性。Hoechst 33258/PI染色检测发现,NS-398促使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膜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核染色质浓缩加剧,而PGE2可显著抑制这一效应。Caspase-3活性检测证实,NS-398显著促进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强,外源性PGE2可有效对抗该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内源性和外源性PGE2可抑制TNF-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23.
提高林分碳储量估测精度,对于研究区域尺度上森林固碳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外环林带女贞(Ligustrum lucidu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女贞立木及各器官(根、干、皮、枝、叶)生物量方程,并对9年生女贞人工林乔木层、地表枯落物层和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女贞立木及各器官生物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0.9,P0.01)。女贞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69.89 t·hm-2,其中林分乔木层碳储量为10.48 t·hm-2,地表枯落物层碳储量为1.54 t·hm-2,林分土壤(0~100 cm)碳储量所占比例最大,为157.7 t·hm-2。在女贞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中,树干占林木生物量的比例最大(40%),其次分别为枝(20%)、根(15%)、叶(11%)和皮(4%)。  相似文献   
24.
泌尿生殖系统不动杆菌微生态失调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物学特点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是一群密切相关 ,不酵糖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自 Bcijcrnk从土壤中分离出第一株不动杆菌以来 ,归属问题一直未能明晰 ,对其研究一直集中在命名、分类及特征描述 ,曾经用过的常见名称就有 Diplococus、Herella、Moraxella、Achrombacter、Micrococus、Mima,Bac-terium,Alcoligenes,Neisseria,B5 W、Cytophaga。[1 ]不动杆菌这一名称是 Brisou在“伯杰手册”提出 ,隶属于奈瑟菌科 ,包括一个菌种 :醋酸钙不动杆菌 (A.calcoacelicus)和两个基本亚种 :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 (A.anitratum)和鲁菲不动菌…  相似文献   
25.
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寄生导致翘嘴鳃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对鳃组织的危害过程,本文开展了多子小瓜虫的光镜观察和翘嘴鲌鳃组织病理切片方面的研究。光镜形态研究发现小瓜虫运动时呈球形,直径500-800 m;前端具有耳廓状胞口和内陷的袋状胞咽;环境温度为18℃时,滋养体经1h左右发育成包囊,体表形成一层透明胶膜,并以虫体中央的分裂沟为界进行二分裂;子代虫体从8细胞期进入16细胞期时,包囊内部形成内胞膜将子代虫体等分为两个集团。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虫体呈卵圆形,挤压了周围的包裹细胞,导致组织变形;鳃小片黏连,鳃丝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严重区域鳃丝结构被完全破坏。本研究解析了小瓜虫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过程以及对宿主危害的组织病理结构与机制,为揭示小瓜虫的侵染、发育和成熟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小瓜虫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PBL、SP、SBME"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八年制脊柱外科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为今后八年制学生教学改革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学习的2009级和2010级八年制学生共60人,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30人。A组运用"PBL、SP、SBME"相结合的教学模式,B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考核综合评估教学效果。结果:A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SP、SBME"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能增强八年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八年制脊柱外科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可以渐渗到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由此而导致的环境风险是全球广泛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有3个关键因素可以决定环境风险的程度:特定空间距离的转基因漂移频率,转基因在野生近缘种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转基因为野生近缘种群体带来的适合度效应.本文将根据现有研究结果,从上述3方面对转基因漂移到非转基因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栽培稻品种之间的基因漂移频率很低,可以通过空间隔离或其他方法使其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在共同分布的环境中,栽培稻基因(包括转基因)向杂草稻和野生稻的漂移不可避免.尽管抗虫转基因(Bt或Bt/CpTI)在栽培稻和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中可以正常表达,但由于在低虫压环境中,抗虫转基因不会明显改变野生近缘种的适合度,抗虫转基因漂移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对基因漂移而言,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商品化种植应该比较安全.然而,抗除草剂转基因渐渗到杂草稻或野生稻会改变群体的适合度,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测的环境后果.  相似文献   
28.
将APAAP桥联酶标技术用于HIV抗体检测,其特异性和重复性与免疫荧光技术相同,敏感性高于后者。APAAP法易辨认掌握,不需特殊仪器,适用于基层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lucosamine Sulfate,GS)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溶酶体Cathepsin D释放后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关系。方法:采用5.0mmol.L-1 GS诱导K562细胞凋亡,通过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5.0mmol.L-1 GS诱导凋亡前后Cathepsin D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关系。结果:GS诱导K562细胞72小时后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细胞出现凋亡,诱导凋亡后的Cathepsin D与Bcl-xL的细胞内共定位信号增强。结论:GS诱导K562细胞凋亡后Cathepsin D与Bcl-xL存在细胞内共定位关系,具备一定相互作用的空间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