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74篇
  204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马宾灵(MabinlinⅡ)是中国所特有的植物甜蛋白,在目前已知的7种植物甜蛋白中具有最佳的热稳定性,将其作为新型甜味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以马宾灵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和Chou-Fasman方法预测马宾灵的二级结构,采用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马宾灵的蛋白质骨架区柔韧性,采用Kyte-Doolittle方法预测马宾灵的蛋白质疏水性,采用Emini方法预测马宾灵的蛋白质表面可能性,采用Jameson-Wolf方法预测马宾灵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结果表明,马宾灵的A链多形成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A链的N端27~30区段形成较柔软的蛋白质骨架结构,A链的N端4~6、7~9、10~11、12~14、20~22、23~26和30~33区段为抗原位点的可能性较大;马宾灵的B链多形成β折叠和转角结构,B链的N端0~7、9~13、28~29、33~34、40~45、53~54和55~57区段为抗原位点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以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马宾灵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为设计马宾灵多克隆抗体以检测马宾灵在不同生物反应器中的表达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2.
用生物素化重组质粒探针检测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核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兹钧  胡木枝 《病毒学报》1995,11(2):173-179
用EDS-76标准毒株感染鸭胚后,提取病毒核酸,经PstI酶切后,与质粒pT7/T3α-19重组,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筛选出一个插入片段为318bp的重组质粒,并命名为pTEZP3。用生物素标记该重组质粒后,分别对正常鸭胚尿囊液、各地分离的EDS毒株和禽类易感的几种病毒进行核酸杂交试验,结果该探针对实验中收到的几种EDS分离毒均产生阳性反应,而不与正常鸭胚尿囊液和其它几种禽类病毒交;该探针  相似文献   
93.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重要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在我国广西沿岸广泛分布。为了更好地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红树林潜在适宜生境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2021年广西沿海湿地遥感解译数据、全球海洋环境和生物气候环境数据,构建了最大熵生境分布模型,用于模拟广西沿海红树林及其入侵种互花米草潜在适宜区的空间分布,并预测极端气候变化情景下(SSP5-8.5)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1年,广西沿海现有红树林面积9136.7 hm2,模型预测其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55955.9 hm2,现有红树林分布区面积已基本覆盖其潜在高适宜区和近10%的中等适宜区。互花米草现有面积1320.4 hm2,预测其潜在高适宜区面积是现有面积的2倍,表明仍有大面积高适宜区未被互花米草占据。影响红树林现有潜在生境分布重要性最大的环境因子依次为离岸欧氏距离(62.2%)、地形凹凸指数(8.7%)、最热季平均海温(6.1%)、海底地形高程(5.6%),其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受地理条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情景(SSP5-8.5)下,预测红树林的潜在适宜区面积...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牛血清中存在的HBsAg样蛋白的性质,给HBV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等研究提供依据,我们采集93份牛血清,以SDS-PAGE、Westem Blot对血清中HBsAg样蛋白进行研究,发现其分子量约为27kDa:以SDS-PAGE分离牛血清中的HBsAg样蛋白,经皮下多点免疫小鼠,可产生与人HBV编码蛋白HBsAg反应的抗体。表明该27kDa蛋白可能存在与HBsAg相似的免疫学特性。  相似文献   
95.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是一类对人类危害极重的RNA病毒,为了解其密码子使用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该文采用CHIPS、CUSP、CodonW和SPSS软件对MERS-CoV 9条基因序列进行了偏爱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获得了每个基因密码子3个位置的GC含量和ENC值以及所有基因序列的RSCU值,并与大肠杆菌、酵母、人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GC3明显低于GC2、GC1且小于50%,ENC值为50.59,表明该病毒密码子偏爱性偏低且偏爱以A、T碱基结尾的密码子。中性绘图和ENC绘图分析表明密码子的偏爱性主要受到选择作用的影响。通过和其它三种生物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比较,发现其与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相差最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MERS-CoV的19个最优密码子。研究结果对MERS-CoV寻找最佳宿主进行体外表达,从而研发基因工程疫苗及治疗性抗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洞庭湖流域曾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犀(Rhinocerossp.)、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长臂猿(Hylobatessp.)、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梅花鹿(Cervusnippon)、棕熊(Ursusarctos)等哺乳动物分布,但受古气候、古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哺乳动物已在洞庭湖流域灭绝。这些哺乳动物的濒危和灭绝既受自然环境变化和灾变的影响,也与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有关,尤其与人类捕杀和生境丧失有关。据古籍记载分析:在洞庭湖流域,亚洲象和犀于北宋末期灭绝或已南迁,而野生麋鹿、大熊猫、川金丝猴、长臂猿、梅花鹿和棕熊等于19世纪末灭绝。根据我们对30个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洞庭湖流域已记录到21种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其中有5、6、10种哺乳动物分别处于“极危”、“濒危”、“易危”等级,这表明物种濒危的过程仍在继续。导致这些现生哺乳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人类猎捕、环境污染等,而人类活动干扰对现生濒危物种存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洞庭湖流域重引入麋鹿需采取人类协助生存策略:提供足够的且受洪水影响小的适宜生境、保证稳定的奠基者种群数量、减少人为干扰、调控种群密度、实施社区共管和生计替代项目、加强疾病防治、完善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基金投入、加强生境监测和湿地恢复等。  相似文献   
97.
脏器微血管对荧光素钠通透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鼠颈动脉注射1%FlNa,荧光显微镜下活体观察肠系膜微血管血流状态及FlNa的渗出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经股动脉采血,测定血浆内FlN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利用组织匀浆测定不同脏器中FlNa的分布,再辅以冰冻切片进行观察。活体观察发现,FlNa注入体内后,经微血管迅速向周围组织渗出,最后汇集于淋巴管,血浆及组织匀浆FlNa浓度的测定表明,FlN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衰减,各脏器FlNa的分布极不相同。冰冻切片也显示了同样的分布差别。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所建立的方法可直观、定量地反映FlNa在微血管的通透情况。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铜(Cu2+)胁迫的缓解效应,该试验以小桐子幼苗为材料,先通过小桐子幼苗根茎生长指标的变化筛选出后续实验适宜的SNP(0.2mmol/L)和Cu2+浓度(90mmol/L),再进一步考察SNP预处理对Cu2+胁迫下幼苗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Cu2+处理能诱导小桐子幼苗叶片中Pro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过氧化氢酶(CAT)、超氧物歧化酶(SOD)、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及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增强。(2)用SNP预处理能显著提高Cu2+胁迫下幼苗叶片Pro的含量,进一步增强叶片中CAT、SOD、POD和APX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研究表明,0.2mmol/L的SNP能够通过提高小桐子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来增强其抗氧化胁迫能力,从而显著缓解Cu2+胁迫对幼苗造成的氧化伤害,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生殖道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解放军第44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724例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并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72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43.6%,其中单纯Uu感染占85.1%;单纯Mh感染占3.7%;Uu合并Mh感染占11.2%。感染人群中21-40岁年龄段占85.2%。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及司帕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单纯Mh及Uu合并Mh感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单纯Uu感染。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为主,感染人群多见于21-40岁,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0.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获得了三突变体白细胞介素_2基因(编码125位半胱氨酸→丙氨酸;18位亮氨酸→蛋氨酸;19位亮氨酸→丝氨酸) ,并在毕赤酵母中加以表达。进一步优化表达条件,其最适诱导条件:80 %以上的通气,诱导2d ,初始pH60 ,甲醇终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大约200mg L。建立了一套从毕赤酵母表达上清中分离纯化分泌型表达蛋白IL_2的方法,经离心,超滤浓缩,强阳离子交换S柱和分子筛层析得到纯化的突变型和野生型IL-2 ;其得率为27% ,纯度达电泳纯并且HPLC检测只有一个峰。纯化的突变蛋白对CTLL-2细胞具有刺激性;与野生型IL-2相比,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储存的突变蛋白保留有更高的活性;突变型IL-2的活力是野生型的4~5倍,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