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5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对短翅豆芫菁Epicauta aptera Kaszab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翅豆芫菁活动期各生长发育阶段历期多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以14龄虫发育起点温度最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最高。  相似文献   
962.
树鼩作为低等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引起研究者重视,将其作为实验动物的实验需求越来越多。作为南方亚热带动物,树嗣如何适应北方地区的生活是北方地区将其用作实验动物的前提。本实验室探索出适宜树购居住的饲养笼具,确定了饲养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噪声及通风等条件,制定了规范化的卫生管理标准,建立了北京地区长期人工培育树晌的饲养管理方法,为今后利用树嗣进行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3.
Z-DNA是一种非常独特的DNA二级结构.与B-DNA相比,Z-DNA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左手螺旋和磷酸-核糖骨架呈“zigzag”状. 虽然目前对Z-DNA功能的了解还不确切,但毫无疑问,Z-DNA与基因的转录和调控密切相关. 一方面,在体内Z-DNA在基因转录过程中产生;另一方面,分布于启动子等不同区域的Z-DNA又可以反过来调控基因的转录, 即Z-DNA能够增强一些基因转录,也能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但其调控机制还不清楚.这种调控似乎与Z-DNA在启动子中的位置、基因和细胞类型有关.研究Z-DNA的形成及其与基因转录的关系对理解基因转录调控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4.
文春根  吴浩彬  胡宝庆 《昆虫知识》2011,48(5):1465-1470
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6种蚌螨的腺毛和足爪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蚌螨的腺毛是由腺体、围腺片、刚毛和腺毛板共同构成的复合结构;对弯弓蚌螨的连续切片的观察表明,腺体是从体表延伸至体腔的消化道附近,由此认为蚌螨的腺体是由体壁皮层细胞演化而来。蚌螨足末除了爪外,还观察到跗节端部背面或腹面有体壁突及刚毛,因此,蚌螨足的步行结构不是仅由爪形成的简单结构,而是由爪、跗节末端背突或腹垫和刚毛组成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965.
云南野生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野生琴叶风吹楠进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琴叶风吹楠在云南分布于热带雨林内水热条件较好地段,由于生境破坏,种群数量锐减,仅在分布区边缘的沟谷和低洼地呈斑块状分布,种群数量小;琴叶风吹楠现存植株开花结实和种子萌发正常,而且苗木生长良好.生境破坏是导致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加强原境...  相似文献   
966.
硫代葡萄糖苷的降解途径及其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硫代葡萄糖苷(G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活跃的化学和生物活性.GS种类繁多,根据其侧链R基团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吲哚族3大类.GS降解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控制:不同种类的GS在硫苷酶作用下产生异硫氰酸酯类、腈类、硫氰酸酯类、环腈类、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等,在较高温度下能发生自降解,在强酸、强碱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下也不稳定,也能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效降解.该文从影响GS降解的内源和外源因素入手,系统阐述了GS的酶降解、热降解、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等途径及其产物,为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GS降解的控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67.
对江苏省3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作出分析,分别介绍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淮安市实行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上,南京市实行的部分病种定额指标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结算、连云港实行的问题控制结算办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上,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等,并对支付方式改革取得的效果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8.
贺兰山野化牦牛冬春季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11-12月和2009年4-5月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冬季和春季食性进行了分析,在其分布的哈拉乌沟收集冬季粪样500 g,春季粪样498 g,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贺兰山牦牛取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结果表明,冬季牦牛取食11科20种(属)植物,主要取食禾本科(59.10%)和菊科(26.05%)植物,其中针茅(35.86%)、冷蒿(23.96%)、冰草(8.28%)、莎草(7.60%)、虎尾草(6.81%)、芦苇(6.58%)构成了冬季食物总量的89.09%,为冬季主要食物。春季取食植物11科21种(属)植物,主要取食禾本科(52.76%)和莎草科(18.80%)植物,其中针茅(22.72%)、莎草(18.80%)、冰草(13.23%)、狗尾草(9.93%)、唐松草(6.46%)、冷蒿(6.31%)占春季食物总量的77.45%,为春季主要食物。此外,冬春季均取食一定量的毛茛科和豆科植物。冬春季针茅都是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大宗食物。冬季食物生态位宽度低于春季,而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969.
采用响应面法对叶酸产生菌产朊假丝酵母Y2.12的发酵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影响发酵各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碳源乳糖、pH值和摇床转速;并通过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这3个因素的最佳值为摇床转速196r/min、pH7和碳源乳糖含量为6.25%.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摇瓶发酵,叶酸的含量可达23.14±0.13mg/L,取得了很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