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21.
张潇月  杨弢  吴昊  黄鑫  李静  周潇  肖嶙  赵珂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6):1200-1209
【背景】出土竹简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饱水保存后才进行脱水处理,在此期间微生物的滋生和蔓延威胁竹简的安全保存。【目的】研究分析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竹简浸泡液中的放线菌群落结构与功能,为科学有效保存竹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与传统可培养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竹简夏季浸泡液中的放线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探。【结果】DGGE图谱显示,各样品间放线菌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辛普森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均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反映出竹简浸泡液中放线菌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DGGE条带回收测序显示15条序列归于10个属,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有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纤维微菌属(Cellulosimicrobium)、芽球菌属(Blastococc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而原小单胞属(Promicromonospora)在各个样品中均有检出;可培养方法获得12株放线菌,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原小单胞属(Promicromonospora);通过刚果红实验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得到5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结论】竹简浸泡液中的放线菌不仅种群丰富,而且存在降解竹简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口服鸡α干扰素最佳的给药频率及与灭活病毒联合使用对鸡群的影响,文中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ChIFN-α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宿主菌经诱导表达收获重组包涵体蛋白,经变性、纯化、复性后获得重组鸡α干扰素。SDS-PAGE结果分析显示,目的蛋白可在原核表达载体中高效表达,发酵液上清中目的蛋白浓度高达0.2 mg/mL,分子量约为20 kDa。将鸡α干扰素稀释至活性为2.5×10~4 U/羽份,与灭活H9N2亚型流感病毒联用以口服的方式免疫无特定病原(SPF)鸡群,试验结果表明,短期(96 h)重复免疫3次,鸡α干扰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诱导鸡群的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产生较高水平的抗病毒相关的诱导基因,攻毒结果显示鸡α干扰素使用次数为连续使用3–5 d鸡群排毒率最低,体现出较好的抗流感病毒能力。本研究结果获得了鸡α干扰素的最佳免疫频率及免疫时间,为干扰素的最佳临床应用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3.
本研究通过公共数据和实验数据,全面分析环氧化物水解酶2(epoxide hydrolase 2, EPHX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功能作用以及预后意义。利用GEO和MitoCarta数据集,筛选肝细胞癌中呈差异表达的线粒体相关基因;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EPHX2及其相关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运行R包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功能富集分析;基于STRING和GSEA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和基因集富集分析;荧光定量PCR和GEO数据集验证EPHX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共筛选得到15个在肝细胞癌中呈差异表达的线粒体相关基因。EPHX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EPHX2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性别、分期和级别有关,而与年龄、T分期等因素无关。与EPHX2低表达组肝癌患者相比,EPHX2高表达组肝癌患者预后较好。功能富集结果显示,EPHX2与补体途径、脂肪酸降解等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质互作网络结果显示,EPHX2与HAO1、AGXT、ACOX1、GSTκ1、SCP-2、CAT、CYP2C8,CYP2C9,CYP2B6,和CYP2J2等密切相关。GSEA结果显示,EPHX2低表达组与肝癌细胞增殖、肝癌复发等基因集正相关。荧光定量PCR和GEO数据集验证结果显示,EPHX2在肝细胞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呈显著低表达。EPHX2在肝细胞癌中呈显著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4.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颅脑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接诊并疑似出现颅脑病变的新生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探头对颅脑进行检查,并住院治疗。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根据出院诊断结果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及联合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情况及对颅脑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检出颅脑病变35例(56.45%),低频超声检出颅脑病变27例(43.55%),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出颅脑病变53例(85.48%),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P<0.05);高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频超声(P<0.05)。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符合率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符合率高于低频超声(P<0.05)。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对新生儿不同颅脑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P<0.05),高频超声对新生儿不同颅脑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低频超声(P<0.05),三种检查方法对新生儿不同颅脑疾病诊断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新生儿不同颅脑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5.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CCC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CCC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CCC患儿中均未出现肝门部纤维斑块(TC征)阳性、肝动脉内径增宽,33例出现囊肿内胆泥沉积和肝内胆管扩张,16例出现胆囊异常;囊肿长径、宽径分别为(5.41±0.60)cm、(3.26±0.38)cm,脾脏内径为(1.56±0.17)cm。所有患者的Todani分型结果显示:Ⅰ型6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5例,Ⅴ型2例。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CC患儿Todani分型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对Ⅰ型、Ⅳ型、Ⅴ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93.59%、93.59%(P<0.05)。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MSCT对CCC患儿Todani分型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对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46%、89.74%、93.59%、94.87%、97.43(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S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6.15%,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Todani分型的CCC患儿具有不同的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对CCC患儿Todani分型均有一定的的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应用时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6.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剩余污泥堆肥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剩余污泥进行堆肥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剩余污泥堆肥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剩余污泥堆肥,与对照组相比,不但能够提高堆肥温度,而且高温持续时间长,堆肥反应速率加快,腐熟时间缩短,当接种量为7%(体积比)时,腐熟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12 d。  相似文献   
127.
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中Pin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roindoline a(Pina)和puroindoline b(Pin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道的小麦Pin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DD)的基因组DNA进行Pinb基因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个新型Pinb等位基因。该基因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残基,具有麦类作物PinB蛋白所特有的WPTKWWK色氨酸结构域和10个半胱氨酸所形成的5个二硫键结构。与软粒小麦cv.Capitole的Pinb-D1a相比较,该基因含有14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其中包括一个紧邻色氨酸结构域的变异位点(Val66Phe),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0.5%。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了Pin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粗山羊草中Pinb基因为单拷贝。研究结果表明,粗山羊草中包含着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对此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将加深对小麦籽粒硬度形成分子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8.
转录因子Rex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能够与NADH或者NAD+直接结合响应胞内NADH/NAD+的氧化还原传感器,与靶基因的结合可调节细胞内的多种生理代谢。NAD(H)是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辅酶,显示微生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研究发现Rex的调节活性与细胞内NADH/NAD+比率相关。需氧和厌氧菌属中Rex单体和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解析揭示了Rex、NADH/NAD+和靶基因间的作用关系及调控机制。通过比较分析了不同菌株中Rex单体和复合物的晶体蛋白结构,并揭示了NADH/NAD+对Rex调控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解析了Rex与碳和能量代谢、厌氧代谢、发酵、生物膜等之间的联系,并展望了Rex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9.
物种共存取决于生物自身属性及生境异质性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效应.本研究基于较大空间尺度(21°-35° N)的野外调查,比较了水生型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其本土共存种双穗雀稗在形态及化学计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二者属性差异的影响.结果 表明:空心莲子草盖度和重要值显著大于双穗雀稗(34.3%、104.0%),...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功能的变化及川芎嗪对肝修复性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月龄的动物中按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共分为5组: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青年假手术对照组(假术组)、青年肝切除组(青切组)、中年肝切除组(中切组)和中年肝切除治疗组(切治组),每组动物10只,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参照Higgins and Aderson给大鼠施行肝脏70%切除手术,中切组大鼠术前以川芎嗪(200 mg/kg/d)腹腔注射7d,其余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术组大鼠以同样的手术程序打开腹腔但不施行肝部分切除术。各组施行手术动物在切除术后24 h沿腹中线切开动物腹腔,于腹主动脉两髂分支处取血分离血清,切取所有肝脏,待测。采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丙氨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肝脏匀浆后,采用八木国夫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核增殖抗原(PCNA)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中切组相比手术动物相比,切治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中PC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1、SOD2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肝脏切除70%后,肝功受损,氧化应激增加,但核增殖能力增强。川芎嗪可以抑制肝切手术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SOD的表达,抑制MDA的升高,降低ALT、AST水平,提高PCNA的表达。提示中年大鼠肝切除后肝功能受损与氧化应激相关,给予抗氧化药物能够促进肝再生修复能力,青年肝切除手术大鼠肝的修复能力强于中年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