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研究表明,吡嗪酮(Pymetrozine)对萝卜蚜和褐飞虱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就LC90比较,对萝卜蚜的活性是速灭杀丁的12.3倍;对褐飞虱2、3龄若诉活性与扑属灵相近。该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根吸传导作用。试验还表明其对萝卜蚜和褐飞虱2、3龄若虫的残效期分别为15天和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22.
纳米TiO2在光催化下能产生活性羟基,超氧离子(O2-),过氧羟基(·OOH)和过氧化氢,这些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而具有广谱杀菌功能[1].目前国内外已广泛用于陶瓷洁具、玻璃表面、瓷砖釉面、水处理、空气净化等[2~8],但纳米TiO2在光催化下是否具有抗病毒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载有纳米TiO2的陶瓷碟(以下简称纳米瓷碟)和发泡镍网(以下简称纳米镍网)为材料,对纳米TiO2复合材料在不同光源照射下杀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曾建军  肖宜安  孙敏   《广西植物》2006,26(6):628-630,601
以长柄双花木当年生嫩梢上的叶柄、嫩茎、嫩叶为外植体,对影响长柄双花木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分化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NAA0.5mg/L+2,4-D2.0mg/L上,三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该培养基还可作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但继代培养周期不超过2周。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2mg/L上分化不定芽,根的诱导在1/2MS+IBA0.5mg/L培养基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4.
该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甘蓝型油菜RPD3/HDA1基因家族,检测了其在‘黔油早2号’和‘中双11’中的表达水平及2个品种在低温(4℃)和ABA胁迫下该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探讨RPD3/HDA1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潜在功能,为早熟油菜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候选基因。结果表明:(1)在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8个RPD3/HDA1基因,将其命名为BnHDA1~BnHDA28,聚类为4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较为相似;在该基因家族中共检测到16对复制基因,均为片段重复。(2)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统计中共发现675个元件与植物激素、环境胁迫和光响应有关。(3)qRT-PCR分析显示,RPD3/HDA1基因在‘黔油早2号’中的表达量均高于‘中双11’;低温胁迫下,‘黔油早2号’和‘中双11’中RPD3/HDA1基因呈差异表达,与‘中双11’相比,RPD3/HDA1基因在‘黔油早2号’中的下调幅度较大;ABA处理后,RPD3/HDA1基因在2个品种中表达模式不一致,‘黔油早2号’中大部分RPD3/HDA1基因表达量较‘中双11’下调幅度小。研究认为,RPD3/HDA1基因可能在油菜开花中发挥调节作用,而且可能通过激素信号通路和防御信号通路参与油菜的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5.
激光辐照花生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考察了用Ar (488 nm)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胚轴细胞形态结构以及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辐照功率密度为5.12 W/cm2,时间为10 s、25 s、55 s情况下,胚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均能诱发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处理时间延长,细胞破坏加剧,主要表现在细胞中膜系统、脂体、蛋白体和细胞核,出现了异形、合并或结构混乱等现象。染色体畸变类型也随之增加。各激光处理剂量均对花生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内源褪黑素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节律行为具有调控功能。生物节律是自然进化赋予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生物节律的控制与影响。在哺乳动物中,节律调控中心是松果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广泛参与生物体节律行为的调节,本文从褪黑素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别阐述褪黑素对昼夜节律行为和多种年节律行为的调控作用,同时明确褪黑素与生物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进一步揭示褪黑素调控生物节律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褪黑素的基础研究以及未来探究生物体的生物钟内源性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应用ESR和自旋捕集相结合的技术直接测定了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AP-TEMED)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经计算机波谱模拟和计算波谱参数证实该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是O_2~-和·OH。并用维生素C、茶多酚、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氧自由基清除剂,从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化学发光法和脂质过氧化法不同角度研究了AP-TEMED体系在自由基研究方面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基本临床特征是骨髓中造血细胞有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和外周血中三系血细胞减少,以及转变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危险性很高。其鉴别诊断、评估预后对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认为表观遗传途径参与了MDS病因和发病机制。尤其微小RNA(miRNA)在MDS的发生、发展及疾病转归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miRNA的临床可监测性、与血液疾病的联系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相关miRNA研究的意义和地位;重点对MDS的诊断和临床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以及5q-综合征中miR145和miR146a等表达具有特殊性的miRNA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使miRNA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中发挥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9.
为解决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过程中溶氧不足的问题,分别采用双顺反子和T7启动子系统在Escherichia coli中引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以改善溶氧的利用、提高菌体的生物量,进而增加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以双顺反子形式诱导表达VHb时,在摇瓶低溶解氧条件下的最高生物量达到4.24±0.29(OD_(600)),与无VHb表达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35.03%,同时β-葡萄糖苷酶发酵酶活达到了(9.78±0.55)U/m L,比对照组提高了25.38%。在3 L发酵罐中使用双顺反子形式共表达VHb时,β-葡萄糖苷酶发酵总酶活达到141.23 U/m L,与无VHb表达的对照相比提高了35.57%。以T7启动子对VHb进行表达后,在摇瓶和发酵罐中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酶活均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以双顺反子形式共表达β-葡萄糖苷酶和VHb能够提升菌体对低溶氧的耐受能力,提高菌体生物量和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0.
湿地植物群落的监测可为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贵州娘娘山湿地藓类沼泽为对象,比较了金发藓沼泽与泥炭藓沼泽植物群落特征,探索了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及群落多样性构成机制。结果表明,金发藓沼泽植物群落特征显示了自然恢复的良好成效,群落组成和结构逐步恢复。金发藓与蕨的优势度具有二次曲线关系,即较低优势度的蕨(40%)促进金发藓的生长,较高优势度的蕨(40%)抑制金发藓的生长。蕨类植物具有光竞争优势,抑制禾草状和非禾草状植物生长,显著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非禾草状植物在植物多样性维持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湿地公园的管理中,合理控制蕨的生长有利于湿地水涵养功能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