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湿地养分截留功能的空间模拟Ⅰ.模型的概念和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河口湿地来削减氮磷入海通量,防止近海水体富营养分,首先对辽河三角洲湿地净化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然后依靠野外实验数据,为湿地的营养物去除功能建立了一个空间模型,该模型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灌渠子系统,二是苇田子系统,前者使用的是一个非线性回归模型,后者则以分率为基础的简单模型,该模型在个别灌区试运行后,推到整个苇田研究区。  相似文献   
62.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成立与发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重点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根据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特点,将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摸索与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吸收与消化阶段(1980—1988年)、实践与迅速发展阶段(1989—2000)、发展与思索阶段(2001—2010)、思考与创新阶段(2011—?)。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尺度效应、城市生态用地与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森林景观动态模拟与生态系统管理、绿洲景观演变与生态水文过程、景观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多水塘系统与湿地景观格局设计、稻-鸭/鱼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梯田文化景观与多功能维持、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最后从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3.
流域尺度绿洲土壤盐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王玉刚  肖笃宁  李彦 《生态学报》2007,27(12):5262-5270
针对目前绿洲内部土壤盐渍化问题,以三工河流域绿洲为研究区,运用遥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0—20cm土层盐分含量的空间异质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尺度上土壤含盐量的理论变异函数拟合符合指数模型,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在1.5—15kin的中尺度上具有强的空间变异性和自相关性,Kriging插值及其与同期的景观类型图叠加运算表明,整个绿洲区南部老绿洲土壤盐化面积及作用小于北部新绿洲,耕地景观类型的盐化作用及其面积强于其他景观类型,新绿洲盐化面积高于老绿洲,新绿洲耕地中有38.81%土地面积受盐害作用,而老绿洲仅为8.54%。  相似文献   
64.
以野外实际调查资料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研究区198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数据,分析了石羊河流域中游凉州区和下游民勤绿洲近20a来的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两个绿洲的耕地面积都呈增加趋势,且民勤绿洲耕地增加速度更为显著;在空间上新增耕地主要集中在荒漠和绿洲的交错地带,耕地的增加凉州区以沙地作为主要来源,而民勤则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2)从耕地变化驱动力来看,人口增加是直接动因,同时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耕地面积的扩大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耕地面积的变化在凉州区与地表水量关系密切;而在民勤则与大风、沙尘暴天气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绿洲内的降水、蒸发等气象因素有显著关系.充分表明石羊河流域中游绿洲经济的繁荣发展以下游民勤绿洲的急剧衰退为代价.  相似文献   
65.
沈阳市庭院绿地的结构特征与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沈阳城区庭院绿地的景观结构和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城市庭院绿地景观斑块以居住区最多,占研究区庭院总数的32.2%,但绿地面积只占19.5%.各类庭院占地平均为4.04 hm2,庭院绿地面积平均为0.93 hm2,绿地率为23%.研究区内62.7%的庭院绿地率在15%以下,绿地率达到30%以上的庭院仅占总数的13.3%.庭院绿地以微型斑块为主,占庭院总数的70%以上.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居住区绿地最高,而医院和部队绿地最低.在7个城区中不同庭院绿地类型的优势度差异较大,尤其是于洪区的工厂绿地优势度是和平区的31.23倍.各区庭院绿地均匀度指数变化幅度较大,其中居住区绿地的均匀度指数最大,部队绿地最小.居住区绿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大,部队绿地最小;老城区较新城区破碎化程度严重,其中沈河区破碎化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66.
黑土侵蚀区生态重建的景观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案例,研究了区域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对景观结构及其水土保持功能的调控.在GIS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县域水平的生态建设成果进行了空间表达和定量辨识.对比分析1989年和2002年类型水平景观指数及13年来景观类型的转移面积和转移方向、林网宏观结构变化、水库塘坝空间分布与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调整对水蚀、风蚀的控制以及水库塘坝的蓄水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大规模生态建设下,区域景观类型数量和空间配置的变化对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1989~2002年,耕地面积减少24731.01hm2,林草地和水体面积增加了13 567.53 hm2和1 190.9 hm2.全县55%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82.2%的农田得到林网防护,43.7%的景观地表超渗径流得到集蓄.景观结构调整应注意增加林草地等类型斑块的聚集度;调节林网连接度、环度及网眼大小;增加水库塘坝的泄洪与灌溉配套设施等.  相似文献   
67.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的研究针对区域的实际生态安全问题展开,处于各尺度生态安全概念的核心地位.作为特殊的区域,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景观格局研究,生态价值评估以及社会经济驱动分析为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兰州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由生态保障体系、生态缓冲体系以及生态过滤体系所构成,经过分析,认为生态缓冲体系的建设成为兰州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城市未来扩展格局的定量分析成为兰州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安全级别的判别函数,根据不同的响应,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化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3个级别.  相似文献   
68.
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沈阳市1956-2004年6个时期市区空间扩展规律及其原因基础上,选择地势地貌、地面塌陷危害、水体(河流湖泊和水田)、林地、基本农田和土壤污染6个生态控制因子,将城市拓展区分为优先发展、适合发展、限制发展和严禁发展4个等级,最终形成生态安全格局,揭示了生态安全保障下城市空间扩展的趋势和方向.结果表明:1956-2004年建成区持续扩增;2000年前,沿着浑河在东北-西南轴向延伸程度较大;2001-2004年城市集中向南、跨越浑河开发了浑南新区.沈阳市发展初期,其格局主要由工业生产力布局塑造,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至2004年,建成区面积已达291 km2,再继续扩张,生态因素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生态安全格局显示东部、西部发展受到限制;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尤其南部扩展空间更大,可以以南部为主要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城郊景观动态模型研究:以沈阳市东陵区为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基于渗透理论、马尔柯夫过程理论,采用中性模型方法,建立了3个不同的城郊景观动态模型,模型中分别介入不同自然因子和决策因子.利用模型对研究区景观进行了动态变化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评价方法与指标包括:1)多分辨率拟合分析;2)最近邻概率;3)斑块大小和数目.结果发现,综合介入决策因素和自然因子的模型具有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