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正> 广州地区的家白蚁,一般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傍晚19—20时分飞的,分飞时多数伴随着降雨或在降雨前后,全过程30—40分钟。 在华南师范大学东区第六学生宿舍后面有三棵小叶桉,筑有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kiraki的分飞孔。把三棵树上的兵蚁放在一起,它们不打架,说明是同一巢的白蚁。 1984年5月15日晚,这三棵树上家白蚁分飞的情况与广州地区一般分飞情况相比,出现了分飞时间长(晚上22时30分至23时45分形成分飞高峰)的殊特情况。  相似文献   
152.
地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紫花地丁中首次分得四个有机酸,一个酰胺和一个黄酮甙,其中二十四酰对羟基苯乙胺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3.
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和发酵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厂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D8株,四天能将培养基中0.5%的PVA(500,1700)完全降解,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raonospseudoalcaligenes)。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成份为(%):PVA1.5,(NH4),SO4 0.1,K2HPO4 0.24,KH2PO4 0.04, MgSO4·7H2O 0.035,NaCl 0.01,FeSO4 0.001,酵母膏0.15;起始pH 7.5;通气量在250ml三角瓶装30ml培养基为最逢,于30℃,160r/rain的旋转摇床振荡培养72h产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54.
155.
真菌毒素是一类丝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为高毒性天然污染物,在农产品生产和贮运过程中难以完全消除,污染率高、危害性大,已成为农产品安全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农产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生物解毒研究对污染原料再利用、动物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株或微生物酶对真菌毒素可进行高效地降解转化或生物吸附。近十年,主要真菌毒素生物解毒研究已逐渐成为真菌毒素污染控制领域的关注重点,但关于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微生物菌种的降解转化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将从农产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生物降解菌种、生物解毒酶及作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生物解毒深入研究及产业化技术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6.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块根入药,是我国著名的大宗药材.但是地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造成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细菌作为叶际微生物中最为丰富的一类,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健康至关重要.叶际细菌区系研究为探索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其消减措施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同时差异菌群也可作为连作障碍发生的指示菌.本研究采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可培养法分析地黄连作下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 地黄连作导致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重茬地黄和病株地黄的叶际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聚为一类,并明显区别于头茬地黄.同时,重茬地黄和病株地黄叶际细菌群落的均匀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头茬地黄.物种注释分析显示,地黄叶际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91.2%)、厚壁菌门(5.1%)和放线菌门(3.7%)组成.韦恩图分析发现,连作下地黄叶际细菌种类变化不大,但是结合相对含量来看,地黄连作导致叶际变形菌门含量增加,而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下降.在属水平上,头茬地黄叶际的微小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节细菌属等潜在有益菌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重茬地黄和病株地黄,而假单胞菌属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传统可培养法结合致病性验证发现,在病株地黄叶片上广泛分离到的变形假单胞菌D9对地黄叶片表现出较强的侵染致病性.综上可见,地黄连作下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偏移,导致有益菌含量下降而病原菌含量上升,造成连作地黄叶片病症频发,加剧了地黄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7.
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基因编辑技术是基于细菌和古细菌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基因编辑工具。Cas9蛋白借助gRNA的引导靶向目标基因进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精确、高效的编辑。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并在前列腺癌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将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8.
高原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土壤CO_2通量作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的释放对区域碳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藏香猪放牧是我国高海拔藏区一种特有的放牧方式,是导致高原湿地土壤退化的重要干扰因素之一,并影响着土壤CO_2通量的变化。采用土壤CO_2通量自动测量系统(LI-8100A,LI-COR,USA),分别在不同季节对滇西北布伦、哈木谷、伊拉草原上藏香猪干扰和对照(非干扰土壤)CO_2通量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发现,藏香猪干扰型放牧降低了土壤CO_2排放通量,且表现出明显的日波动变化特征。相比旱季,雨季不同放牧方式影响下的土壤CO_2通量差异性更为明显,其中布伦、哈木谷、伊拉草原较对照分别降低了70.4%、87.5%、60.7%。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理化性状及植物生物量的回归分析表明,对照样地的土壤容重、孔隙度、pH、总活性碳、植物生物量与土壤CO_2通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通过植物-土壤指数(plant-soil index,PSI)分析了藏香猪干扰型放牧对高原湿地的影响,总体来看,对照样地中土壤CO_2通量与PSI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来很好的预测未来高原湿地土壤CO_2通量的变化。该研究结果不仅有效估算了强干扰放牧影响下的高原湿地土壤碳排放量,而且为加强藏香猪放牧的科学管理,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及重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9.
肖雅倩  刘传  肖亮 《生物多样性》2019,27(5):505-2195
共生微生物是一类定殖于宿主体表或体内, 可执行宿主本身无法完成的功能, 并依赖于宿主所提供的生长环境的微生物。众多研究表明, 人体肠道共生微生物与免疫、营养、代谢, 甚至精神健康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是重要的“微生物器官”。在早期的肠道微生物研究中, 模式动物就已经作为研究工具被使用。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 模式动物作为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对几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如斑马鱼(Danio rerio)、小鼠(Mus musculus)、猪(Sus scrofa domesticus)和猕猴(Macaca mulatta)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介绍了各种模式动物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各自在应用于研究时的优缺点, 以及利用这些动物模型在共生微生物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同时, 也就近年来在共生微生物领域新兴的一些模式生物如蜜蜂(Apis)、果蝇(Drosophila)、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等进行了一些探讨。旨在让该领域的研究者们了解模式动物与人体在共生微生物方面的异同, 为更好地利用这一研究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Y形接头延伸法(Y-shaped adaptor dependent extension,YADE)是一种扩增已知DNA片段相邻序列的方法,但其效率常受到已知序列周围酶切位点数目的限制。在Y形接头延伸中采用由多种酶切和连接产生的DNA作模板,大大提高了该方法扩增相邻序列的效率,实现了相邻序列的连续扩增。利用该方法通过2轮连续的扩增从7种酶切连接产物中成功地获得了1个棉花小GTP酶基因(GhRacB)的2228bp上游序列。结果表明,多模板Y形接头延伸法是一种从复杂基因组中扩增相邻序列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