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81.
小菇属真菌制成诱导子处理铁皮石斛的原球茎 ,引起原球茎胞外pH分两个阶段升高 ,不同方法制作的诱导子对胞外pH的影响不同。诱导子还诱导原球茎苯丙氨酸解胺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和脂氧合酶 (LOX)活性的升高。PAL和POD活性伴随着胞外pH的升高 ,也呈现两次升高的特点。经过诱导子两次处理的原球茎的PAL活性升高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82.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范黎  郭顺星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4):227-230
兰科(Orehidaceae)是仅次于菊科(Composltae)的一个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广布于全球,多数种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和珍贵花卉。兰科植物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其花形状奇特,色彩艳丽,芳香宜人,授粉机制独特而复杂;第二、种子细小,仅具未分化的原胚;第三、在生活史中,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苗根。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带来了较高的商业利益,科学家,园艺工作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兰科植物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兰科菌根的共生物之———菌根真菌的角度对有关其分类及与植物之间的专一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从…  相似文献   
83.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郭顺星,徐锦堂,肖培根,杨峻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由于中药天麻(Gastrodiaelata)及猪苓(Grifolaumbellata)必须依靠蜜环菌(Armillariamel...  相似文献   
84.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为阴性对照(CK)、阳性对照(PCK)、大田条件下根施低剂量T1(每株50 g)、中剂量T2(每株100 g)和高剂量T3(每株200 g)3个水平的小菇属菌株M23,分析各处理组黑果腺肋花楸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生理指标,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 黑果腺肋花楸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在13:00时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明显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却显著升高,出现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光合“午休”现象。加菌处理可成功避免光合“午休”现象,与13:00时对照组黑果腺肋花楸的平均值相比,加菌组的平均PngsTr、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提高了113%、91%、50%、48%和117%,且日均PngsTr和LUE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约是对照组平均值的1.5、1.9、1.4和1.5倍。在加菌处理组中,高剂量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中、低剂量,株高是中、低剂量组的1.2倍。高剂量组黑果腺肋花楸的所有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抗性指标均优于其他组。表明菌株M23可以通过提高黑果腺肋花楸的光合特性、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促进植株生长,且以每株200 g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5.
新疆阿魏内生真菌菌群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新疆阿魏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了解其状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对新疆阿魏不同年份、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分析新疆阿魏内生真菌的分布、多样性及偏好性。【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40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归属于18个属,其中,短梗霉属、链格孢属和叶点霉属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25.7%、16.4%和15.7%。不同年份的新疆阿魏中1-2年生新疆阿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12和0.51,开花年份新疆阿魏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1.40;不同组织的新疆阿魏中,根的三项多样性指标最高,分别为1.27、1.26和0.55。此外,不同年份新疆阿魏中1-2年和3-4年生新疆阿魏中内生真菌菌群相似性系数最大,达到0.63;不同组织新疆阿魏中则以叶与茎中的相似性系数稍高,达到0.50。【结论】新疆阿魏不同年份及不同部位中的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一定的年份及组织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86.
曾旭  孙睿  陈晓梅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20,39(7):1421-1428
龙血竭为百合科植物龙血树所产的树脂类药材,常常因树干部位受损伤后,经微生物侵染并分泌树脂,经提而成。本研究以活性菌株诱导所得龙血竭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药材相比较,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评价及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A为30%乙腈+0.3%乙酸,流动相B为10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与309nm,柱温25℃。结果发现,各龙血竭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样品相似度高,确定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指认了7,4’-二羟基黄酮、龙血素A、龙血素B和白藜芦醇共4个特征性化学成分。本研究发现活性真菌菌株诱导产物可作为天然龙血竭的替代品,诱导药材质量佳,诱导效果好。  相似文献   
87.
从灵芝一共生真菌 (CalcarisporiumarbusculaPreuss)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zythiostromicacidA(1) ,zythiostromolide(2 ) ,7,8 二甲基苯并 [g]蝶啶 2 ,4 (1H ,3H) 二酮 (7,8 dimethylbenzo[g]pteridine 2 ,4 (1H ,3H) dione ,3) ,麦角甾醇 (ergosterol,4 ) ,琥珀酸 (butane dioicacid ,5 ) ,狼毒甲素 (5 ,5’ [oxybis(methylene) ]bis 2 furancarboxaldehyde ,6 ) ,5 羟甲基糠醛 (5 hydrox ylmethyl 2 furancarboxaldehyde ,7)。 1,2 ,3首次从齿梗孢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8.
邢晓科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02,21(1):141-146
菌寄生真菌是指生长于其它真菌上,并从其它真菌获得营养的一类真菌。早在两百多年以前菌物学家就发现了这类真菌,但真正对其研究则始于19世纪60年代。近年来,随着对菌寄生真菌和寄主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菌寄生真菌、其基因产物及其与寄主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抗真菌次生代谢物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菌物研究者的重视。 菌寄生的过程是由许多步级联反应 (cascade reaction ) 所组成,非常复杂。菌寄生真菌或许能遥感到寄主并朝其生长。随后菌寄生真菌和寄主接触,这一步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识别,可…  相似文献   
89.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徽镜对蜜环菌索的发育及其结构分化进行了较系统研究。菌索的顶端有保持细胞不断分裂的分生组织区。由此衍生的菌丝细胞组成菌索的初生结构,包括分化不明显的表皮、皮层及初生髓;初生髓细胞体积大,核同步分裂产生多核体细胞,以一个或几个核为单位在爵体细胞中分化出细长的菌丝后,可以出芽方式自母体细胞中伸出,并且一开始就有薄壁与厚壁之分,同一母体细胞中可同时产生这两类菌丝。发育后期母体细胞破裂形成菌索的髓,两类疏松菌丝分布在其中。观察了成熟菌索的结构和侧枝的形成过程。菌索侧枝起源于皮层细胞,该细胞横向分裂首先形成分枝原基,之后突破菌索壳而分化出新的菌索顶端。讨论了蜜环菌索在不同寄主中的侵染方式。  相似文献   
9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猪苓菌核的结构及其发育进行了研究。组成猪苓菌核的菌丝与平板培养或发酵培养的猪苓菌丝比较,具有多分枝、融合频率高、菌丝形态不规则等特点。猪苓菌核表现了高度的结构分化,有表皮、表皮下层、疏松菌丝层和结构菌丝之分,结构菌丝是组成菌核的主要成分,疏松菌丝层类似一般菌核的髓,但大小、位置在菌核中变化较大。菌核的个体繁殖是由母体菌核的一束或几柬菌丝突破表皮而萌发产生新的菌核;较系统的观察了猪苓菌核细胞分裂及其菌丝内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