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8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一种在对PCR产物进行定向克隆之前先用T4DNA聚合酶将PCR产物末端进行补齐,然后进行限制性酶切和克隆,能显著提高克隆效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
离子注入后诱导水稻多倍化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3份二倍体水稻为材料,以氮离子束为诱变源,研究了离子注入后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和离子注入对水稻多倍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氮离子束对3份二倍体水稻材料的效应因材料种类和离子注入剂量不同而异。N 注入处理后对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水稻多倍化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效果的明显程度则因离子注入剂量不同或秋水仙素诱导时间不同或试验材料的遗传背景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秋水仙素对试验材料的诱导时间为24 h的各个处理中,N 离子注入剂量为6.76×1016N /cm2的处理似乎更好,而在秋水仙素对试验材料的诱导时间为48 h的各个处理中,N 离子注入剂量为0.52×1016N /cm2的处理则更有利于获得同源四倍体材料。经过2个~3个世代的筛选之后并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试验材料的后代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  相似文献   
23.
恒河猴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两种激光光凝的恒河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评价模型眼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成年恒河猴15只,分别采用半导体倍频532激光和氩激光,在房角镜下对功能小梁网区行360°光凝。对其中7只恒河猴分别采用A超、视网膜断层成像仪和视网膜血流仪进行模型眼和另侧对照眼的眼球及视盘形态、血流参数的检测。结果两种光凝模式相比,眼压升高后第4周,倍频532激光组平均眼压为48.4±10.3mmHg,氩激光组平均眼压为44.2±7.0mmHg,倍频532激光组与氩激光组的三次光凝成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除视盘面积外,恒河猴模型眼的视杯形态指数、杯盘面积比、盘沿面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平均厚度,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眼轴和前房深度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筛板血流量、血流速度和红细胞移动速率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激光光凝恒河猴小梁网均可用以建立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模型眼出现青光眼眼底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24.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地调查了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兽类和鸟的多样性组成。调查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其中兽类和雉类的照片视频共67 086份,有效探测数16 129次,包括分属6目15科的野生兽类21种、野生雉类5种、家畜及家禽4种。记录到雉类以外的其它鸟类52种,分属6目15科。在野生兽类和雉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分别为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35%。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物种2种,“近危NT”的物种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7%。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的动物1种,“易危”7种,“近危”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50%。独立探测数最高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雉类为白鹇。调查显示古田山保护区内受威胁的野生兽类和雉类的比例较高。本次调查将红外相机均匀布设于整个保护区,持续时长一年,全面监测保护区内兽类和雉类的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为古田山保护区后续的科研项目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5.
急性冷应激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 HSP70 mRNA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急性冷应激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eat stress protein,HSP70) 表达量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以急性冷刺激10℃ 为典型研究环境,分析了HSP70 mRNA 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乳腺上皮细胞在10℃分别冷处理2 h、4 h、6 h 和8 h,其HSP70 mRNA 的表达量变化均不显著(P >0. 05);分别在10℃冷处理2 h、4 h、6 h 和8 h,再复温培养4 h,HSP70 mRNA 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 <0. 01),于6 h 达到峰值;在10℃先冷处理4 h,然后分别复温2 h、4 h、6 h 和8 h,HSP70 mRNA 的表达量亦均显著增加( <0. 01),并于4 h 达到峰值。结论:急性冷应激诱导牦牛乳腺上皮细胞HSP70 表达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冷处理过程中,而是发生在复温过程中,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冷处理时间的增长表达量增高。  相似文献   
26.
电击法介导的紫孢侧耳原生质体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基因脉冲导入仪成功地将糙皮侧耳DNA导入紫孢侧耳单核原生质体内,获得了具有"锁状联合”特征的双核转化菌株T1,和T2。转化率为8.2×10-5,转化比为3.6%。酯酶同I酶分析结果表明,转化菌株除具有受体菌的酶带外,还存在供体菌的酶带,由此证明转化菌株确为紫孢侧耳和糙皮侧耳DNA重组的产物。转化菌株子实体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两菌株子实体均不释放孢子;T1。菌柄中生,T2成熟子实体菌盖中部易长出菌丝。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PA01菌株BF早期黏附及胞外多糖复合物(Extracellular Pd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96孔板中pGFPuv转化PA01菌株的荧光强度,计算黏附率以表示干预对不同时间点细菌黏附的影响;利用罗丹明标记的麦胚凝集素(WGA)特异性结合细菌EPS,荧光显微镜下定性观察各组EPS的变化;利用硫酸-苯酚法定量各组细菌EPS的产量。结果8h组,氨溴索高浓度干预后细菌的黏附率由0.72±0.17下降至0.49±0.08,t=4.03,P〈0.05,与克拉霉素阳性对照组黏附率(0.50±0.06)相比,t=-1.19,P〉0.05;氨溴索低浓度干预后黏附率也有下降,但不及高浓度组明显;其余时间组趋势与8h组大致相似。罗丹明标记WGA可使胞外多糖显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氨溴索干预后EPS减少,稀薄;EPS定量实验,EPS总量(μg)/细菌干重(g)氨溴索干预组(477.82±7.90)较生理盐水对照组(523.76±10.12)有明显降低,t=8.76,P〈0.05。结论氨溴索可显著减少PA01菌株黏附及产EPS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珊瑚礁白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李淑  余克服 《生态学报》2007,27(5):2059-2069
珊瑚礁白化是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和(或)共生的虫黄藻失去体内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珊瑚礁白化导致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并已经影响到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认为:(1)大范围珊瑚礁白化主要是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尤其是全球变暖和紫外辐射增强;(2)导致珊瑚礁白化的机制主要在于细胞机制和光抑制机制;(3)珊瑚礁白化后的恢复与白化程度有关,大范围白化的珊瑚礁完全恢复需要几年到几十年;(4)珊瑚礁白化的后果在于降低珊瑚繁殖能力、减缓珊瑚礁生长、改变礁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导致大面积珊瑚死亡和改变珊瑚礁生态类型,如变为海藻型等;(5)与珊瑚共生的D系群虫黄藻更适应高温环境,珊瑚礁有可能通过D系群逐渐取代C系群的方式适应全球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分离株携带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的状况及感染类型。方法采用多重PCR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RNA基因、PVL基因和mecA基因;多重PCR检测MR—SA的SCCmec基因型及亚型。结果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JL童临床分离株经多重PCR检测,其中MRSA有7株(10.6%),MSSA有59株(89.4%);携带PVL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有31株,总阳性率为47.O%(31/66),其中2株为MRSA,29株为MSSA,阳性率分别为28.6%(2/7)和49。2%(29/59)。2株MRSA都属于SCCmecIV型;31株PVL基因阳性分离株有21株分离自脓液,7株分离自血液,仅1株分离自痰液。结论儿童MSSA是携带PVL基因的主要菌株,携带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和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30.
为寻找新的生物治蝗措施 ,采用显微镜和生化方法 ,对 1992年从新疆木垒县西伯利亚蝗上分离的一株痘病毒 (Gomphocerussibiricusentomopoxvirus,GsEPV)的超微结构、发育循环和DNA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毒的包含体为球形 ,最大直径约 6 90 μm ,最小直径约 3 95 μm ,平均为 5 33μm。脂肪体超薄切片中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 ,大小为 2 6 7nm× 10 3nm。病毒粒子髓核折叠成 2~ 3折 ,其横切面呈圆形 ,中间有 3~ 4个电子非致密的圆点。GsEPV主要感染寄主脂肪体。接种后 15~ 2 0天包含体大量形成 ,此时已没有游离病毒粒子存在 ,发育同步 ,并且比其它痘病毒发育周期短。GsEPV -DNA经三种限制性内切酶 HindⅢ、BglⅡ和 EcoRⅠ酶解后分别得到2 0、17和 2 9条片段 ,其分子量分别为 15 5 37× 10 6D ,15 6 45× 10 6D和 15 6 79× 10 6D ,平均为 15 5 37× 10 6D。与已报道的蝗虫痘病毒进行比较 ,这些痘病毒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包含体为圆形的 ;另一种为椭圆形。形态相似的包含体病毒髓核结构相似 ,分子量也在一个范围内 ,具有椭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如OaEPV、CiEPV、MsEPV、AcEPV和PnEPV ,其病毒粒子中DNA链折叠较少 (1~ 2折 ) ,分子量也较小 ,通常在 12 5× 10 6D范围 ;而具有圆形包含体的痘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