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脱金属硫蛋白与镉离子的络合作用及构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圆二色(CD)谱地研究兔肝脱金属硫属蛋白的两个亚型与Cd^2+的络合作用及对重组MT构象的影响。观测了apo-MT垢巯基在空气和室温下的稳定性。在PH4.71,镉重组MT1的CD谱特征峰在257nm(+),238nm(-),226nm(+)与镉诱导的天然MT1相同。在空气存在和PH7.90的CD谱只有243nm(+)一个峰。向两亚型分别加入7eqCd^2+测定CD谱随PH值的变化,发现在PH2.  相似文献   
52.
生物反应器中芹菜体胚发生的大规模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固体液体培养方式筛选得到的芹菜胚性愈伤组织悬浮物接种于低剪切力的搅拌通气式反应器中。在MS附加KT05mg/L+CH500mg/L的分化培养基中,24d后获大量正常芹菜体胚。对芹菜愈伤组织培养物在反应器分化培养过程中通气与搅拌速率,pH值的调节控制,反应器中溶解氧(DO)及生长曲线和生长动力学参数均作了研究,以20%(鲜重)的接种培养时,较佳的初始pH值为5.3~5.8,控制pH值在58上下波动,通气量及搅拌浆速率操作范围分别为600~800cm/min及40~60r/min,随着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需要在此范围内调节。培养24d后,获得正常子叶期体胚为102个/ml,用海藻酸钠包埋后获得的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的萌发率为64%,接近摇床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53.
以正常水分状态、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的马铃薯抗旱品种‘底西瑞’和干旱敏感品种‘大西洋’ 植株为材料,于现蕾期采用0(对照)和0.01 mmol·L-1 SNP分别喷施各处理植株,对不同处理下2个品种的植株形态、叶片超氧阴离子和H2O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外源SNP对干旱状态下马铃薯的生理应答机制,为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提供新的技术理论支持。结果显示:(1)SNP喷施对重度水分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叶片POD活性在品种‘底西瑞’中增加而在品种‘大西洋’中降低,超氧阴离子含量和H2O2含量以及CAT和APX活性在各品种中均增加,但超氧阴离子含量和H2O2含量增加程度与胁迫程度无关。(3)抗旱品种‘底西瑞’在干旱胁迫下的超氧阴离子含量低于干旱敏感品种‘大西洋’,而其POD、CAT和APX活性则高于‘大西洋’; 0.01 mmol·L-1SNP处理未改变马铃薯叶片中超氧阴离子和H2O2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但改变了‘大西洋’叶片中SOD、POD、CAT活性以及‘底西瑞’叶片中APX活性的变化趋势。(4)外源喷施0.01 mmol·L-1SNP降低了‘底西瑞’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以及‘大西洋’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超氧阴离子含量,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底西瑞’和‘大西洋’的POD和APX活性。研究表明,POD、CAT和APX可作为马铃薯水分胁迫下的应答以及品种抗旱性的筛选指标,外源SNP可通过诱导增强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54.
55.
生物膜的研究是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目前,有关膜的静态结构已基本清楚,而对膜结构组分的动力学特征还了解不多.运用~1H、~2H、~(13)C和~(31)P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了解膜中类脂的动力学状态.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人们通过测量NMR波谱、峰宽、弛豫时间,对类脂的烃链长度与饱和程度、蛋白质和胆固醇的含量、水质子信号特征以及外加的抗菌素和局麻药物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发展了癌细胞的检测技术.近年来,由于核磁共振仪的不断改善,计算  相似文献   
56.
棉鼎点金刚钻在湖南每年发生5-6代, 以6代为主。第1-2代在早春奇主上发生, 6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 以第3-6代在棉花上发生, 但第3-4代为害较大。各代及各虫态历期, 以及各虫态主要习性均曾加以记述。 1959-1961年调查证明:棉田中鼎点金刚钻幼虫盛发期较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每五日平均气温26-30℃、相对湿度80%以上、温湿系数2.7-3.3。密植棉田受害较重。岱福棉、岱红2343受害最轻, 宁棉13号、南通一、二号较重。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为从天敌病原生物方面探索外来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的生物防治,对新发现的南美蟛蜞菊霜霉病进行病原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在广东省广州市对南美蟛蜞菊霜霉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病害症状识别、病原显微形态记录与比较、病原菌及其近似种ITS序列结构比较、LSU序列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南美蟛蜞菊霜霉病病原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南美蟛蜞菊霜霉病在广州零星发生,但该病害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发生较严重,发病率达50%~70%,病情指数为30~35。经鉴定,其病原菌为南美蟛蜞菊单轴霉,是国内一新记录种。基于病原菌LSU序列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侵染菊科植物的单轴霉属菌种聚在一个分枝,亲缘关系密切,与侵染其他不同科寄主植物的单轴霉亲缘关系较远。ITS序列结构比较显示,寄生于菊科向日葵族植物的单轴霉属菌种的ITS2区包含多个重复序列,不同菌种间的ITS2区重复序列相似度不同,说明侵染菊科向日葵簇植物的单轴霉属菌物可细分成多个种,而不是只有向日葵单轴霉。[结论]广州发生的南美蟛蜞菊霜霉病是该寄主上首次正式报道的病害,鉴定的病原菌也是国内一新记录种;寄生在菊科植物上的单轴霉属种类不尽相同,但亲缘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59.
心肌重塑是心脏在一些生理的或病理的刺激作用下,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外基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出现的明显的变化即心脏的大小、形状和功能的变化。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外基质从根本上参与了心肌重塑的过程。目前,对于影响心肌重塑的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体液方面。近年来,对于不良心肌重塑的逆转干预,包括药理干预、运动干预,一直持续不断,研究的不断深入给相关疾病的改善、治疗带了新的进展和希望。心肌重塑可能是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生理性的重塑是心肌的适应性代偿性变化,而病理性的重塑是心肌的不适应变化,对身体产生危害性。本文主要对病理性心肌重塑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心肌重塑的因素及相关机制,改善不良心肌重塑的有效干预做一个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0.
恭映璧  靖磊  彭磊  吴晓芙  胡曰利 《生态学报》2012,32(23):7302-7312
利用GIS技术,对长沙市1955、1972和1990年地形图湿地数据及2007年长沙市湿地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斑块湿地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规模与填埋等视角,研究50年来城市斑块湿地生态系统各层次要素的时空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时间层次上,长沙城市斑块湿地总面积呈现先增后减、总体增加的态势;斑块湿地面积变化幅度不断加大,速率逐步加快;(2)规模层次上,面积在32 hm2规模以下的斑块湿地呈增加态势,32 hm2规模以上斑块湿地呈减少态势;(3)动态空间层次上,被填埋斑块湿地的比例在建成区和郊区呈相反的演变结果;(4)静态空间层次上,斑块湿地密度在建成区范围和郊区范围演变结果相背.研究显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同时间尺度、不同规模尺度、不同空间属性、不同空间状态的城市斑块湿地常常呈现差异很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演变结果;无论是动态空间还是静态空间,建成区与郊区的空间分界线往往是城市斑块湿地演变态势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