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研究表明 ,吡嗪酮 (Pymetrozine)对萝卜蚜和褐飞虱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就 L C90 比较 ,对萝卜蚜的活性是速灭杀丁的 12 .3倍 ;对褐飞虱 2、3龄若虫的活性与扑虱灵相近。该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根吸传导作用。试验还表明其对萝卜蚜和褐飞虱 2、3龄若虫的残效期分别为 15天和 2 0天左右  相似文献   
552.
赵飘  刘振亚  王娜  牛孟莹  艾静  肖德荣  王行 《广西植物》2022,42(7):1126-1135
为掌握挺水植物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参数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环境因子对植物繁殖的影响路径,该文利用云南高原的立体地形,通过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讨6个湖泊共有挺水植物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的克隆生长、有性繁殖的地理差异和变化规律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密度、株高、基径等克隆生长参数,以及结实率、穗生物量及其投资比、种子产量、活性种子数等繁殖参数在不同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密度、株高、结实率、穗生物量及其投资比等参数具有显著的经纬度、海拔地带性分布特征,其中密度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株高、结实率、穗生物量及其投资比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小、随经度的增加逐渐增大。(3)暖月和冷月均温,土壤全氮、全磷是影响水葱克隆生长(密度、株高)的关键因子,其中暖月均温影响最大,年均降水、土壤有机碳是影响水葱有性繁殖的关键因子,其中年均降水影响最大。综上认为,气候因子(暖月均温、冷月均温和年均降水)是影响云南高原湖泊湖滨带植物水葱生长和繁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53.
为了探索THP-1巨噬细胞在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 MAB)感染后,与自噬相关的关键分子及其介导的生物学过程,从GEO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挖掘MAB感染后THP-1巨噬细胞的自噬相关基因;利用DAVID在线工具对筛选的差异自噬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验证筛选的关键基因;将关键基因与自噬标志分子MAP1LC3A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自噬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1个,其中前5个是BNIP3 (Bcl-2/adenovirus E1 B interacting protein 3)、BAMBI (BMP and activin membrane bound inhibitor)、MAP1LC3A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DYSF (Dysferlin)和MYOZ1 (Myozenin1);功能预测显示, 11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和自噬等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554.
附生维管植物是热带森林中重要的特征性组分,研究附生维管植物对宿主树的选择性对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保护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热带云雾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21个20 m×20 m的固定样地,调查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乔、灌木的数量、种类、胸径、植株高、基质类型及其上生长的附生维管植物的数量、种类,用混合线性模型、单因素方差、附生选择性指数分析附生维管植物分布与宿主树种、胸径、高度、基质类型(裸树皮、苔藓、凋落物及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带云雾林8 400 m2样地内,附生维管植物共计51种2 650株,附生兰科植物和附生蕨类植物为优势类群,附着在10.6%的个体木上;附生维管植物多度和丰富度与宿主树胸径显著正相关;多度较大的琼崖石韦(Pyrrosia eberhardtii)、流苏贝母兰(Coelogyne fimbriata)、阴石蕨(Davallia repen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对宿主树种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显著偏好1–4个树种;附生维管植物对轻基质类型(苔藓植物...  相似文献   
555.
体色是动物重要的形态特征,具有信息传递、体温调节和反捕食等功能.动物体色的研究近2个世纪,已在进化和适应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开拓了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军事等应用学科的发展.在目前已知的356种龟鳖动物中,体色多样,但由于其特殊的甲壳结构,龟鳖动物体色研究起步较晚,各种体色的生态适...  相似文献   
556.
蜘蛛丝的组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是纺丝种类最多的一种节肢动物,目前共发现有8种丝腺,各纺出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丝纤维,可分别用于织网、捕食、逃避、扩散、织制卵袋等行为活动。蜘蛛丝是一种天然的动物蛋白纤维,是随蜘蛛4亿年进化的结果,也是为蜘蛛的生存与繁殖所设计的,蜘蛛丝的适应与进化使蜘蛛丝具有多样化的生物学功能。但蜘蛛不是唯一能纺丝的节肢动物,除蛛形纲以外,还有其它很多节肢动物,如昆虫纲和多足纲的动物都有具有丝腺,能纺出一种或多种丝蛋白纤维。本文将以昆虫作为比较来概述蜘蛛丝腺的起源与种类,蜘蛛丝的化学组成、结构、种类与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557.
目的评估噬菌体JD007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即食牛奶中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并与食品添加剂nisin抑菌效果作比较,以评估两者是否有协同抑菌作用。方法应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噬菌体滴度测定和扩增,应用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对其进行纯化;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对细菌进行计数进而评估杀菌效果。结果噬菌体JD007对10株(共11株)分离自食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该噬菌体在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层琼脂平板上可形成透明抑菌圈。噬菌体感染细菌的感染复数MOI=10、100时,无论是25℃还是4℃,在牛乳中都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菌效果比nisin显著;而且噬菌体JD007和nisin在4℃有协同抑菌作用。结论噬菌体JD007对食品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广的杀菌谱,在室温和4℃时,能显著抑制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558.
长距离反向PCR技术高效扩增已知DNA片断的侧翼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传统反向PCR技术扩增片段短、假阳性多的不足,建立了长距离反向PCR(LD I-PCR)扩增技术:0.5μg DNA/mL的反应体系使DNA酶解片段充分自身环化连接,其产物用25 nt~30 nt的序列特异引物进行长距离PCR。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地扩增出长达16 kb的序列,在已知DNA片段的侧翼序列克隆方面具有高效、简便、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559.
木糖异构酶的结构及蛋白质工程肖亚中,伍传金,崔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木糖异构酶,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工程木糖异构梅(D-XyloseIsomerase,EC5。3。1。5,下简称XI)催化五碳D-木糖转化为D-木酮糖,在体外亦能催化六碳D-葡萄糖至D-果糖的异构化反应[1,2]。该反应是工业上大规模以淀粉制备高果糖浆的关键步骤[3],故习惯上将木糖异构酶称为葡萄糖异构酶 。  相似文献   
560.
1985—1986年期间,作者调查了白音锡勒牧场沙地植被。本文具体分析沙地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动态演替。1.沙地西段的植被呈疏林灌丛草原景观,沙地东段的植被则呈密林灌丛草原景观。由西向东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形成一个植被生态系列。植被PCA分析的结果表明沙地基质稳定性梯度和沙地环境水分梯度是控制沙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2.描述了沙地原生植被演替的各个阶段。沙地植被演替阶段与沙地固定过程相一致,群落稳定性与沙地地貌稳定性相关。由于地形分异引起立地水热条件组合变化,植被演替系列分化为阴坡系列和阳坡系列,前者向森林化方向发展,后者则沿草原化方向发展。本文还就沙地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提出6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