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目的 了解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 调查1994年7月~1998年6月4年间发生的假单胞菌医院感染332例,分析原发病、诱发因素、临床特点、血白细胞、疾原菌分布及K-B法药敏情况。结果 血液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外伤患者易引起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结论 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易患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原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胞他啶、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2.
选自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门诊的肾虚型牙周炎病人17名,纳入研究。选牙周袋深度为5~7mm,X 线检查示牙槽骨吸收占根长的1/3~1/2,牙松动在Ⅲ度以下者,作为观察牙。在进入实验前,自所有观察牙的牙周袋内,采用标准化的冲洗技术,回收定量的菌斑洗液,作暗视野下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3.
鄱阳湖流域泥沙流失及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进祥  郑博福  刘娅菲  刘成林 《生态学报》2011,31(14):3980-3989
水土流失是吸附态氮磷输出负荷的主要方式,也是非点源污染评估的重要环节。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及其所带来的泥沙和吸附态氮磷等营养盐将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的生态功能,进而影响着长江中下游水环境安全。科学估算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将为鄱阳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及鄱阳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007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和2007年江西省土壤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RUSLE方程和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对江西省境内鄱阳湖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和吸附态氮、吸附态磷的输出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基于RUSLE得到的2007年鄱阳湖五大流域输沙模数比较可信,鄱阳湖流域内泥沙、吸附态氮、吸附态磷的年输出负荷分别为1245183t、3383t和73t,其中赣江流域吸附态氮磷的年输出负荷最大,占鄱阳湖全流域的58.1%,抚河、饶河、信江、修河等分别占11.2%、7.2%、11.3%和12.2%。与流域内农业污染源总氮、总磷排放量相比较,尽管流域尺度内泥沙的输出负荷相对较大,但吸附态氮、磷的输出负荷较小,应该不是鄱阳湖水污染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4.
为应对城市生态斑块光污染、噪声污染范围快速扩张和强度增加对鸟类带来的生态风险,探讨了将微观鸟类风险阈值与宏观光污染、噪声污染分布数据结合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全链条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探究微观层面光、声污染胁迫下鸟类生态风险阈值,分别获得光污染对黄雀和栗鹀寤寐节律及声污染对画眉鸟退避行为的生态风险阈值,并提出由实验室环境中获得的鸟类光污染强度风险阈值推算室外夜间混合光环境中鸟类光污染强度风险阈值的方法;同时获取宏观光、声环境分布数据,其中光环境分布数据基于Luojia 1-01和Jilin 1-7B夜光遥感影像获得,声环境分布数据通过软件模拟、实测校核、ArcGIS属性赋予等系列操作获得;结合微观鸟类风险阈值和宏观光、声环境分布数据开展生态风险评价,以典型城市生态斑块为实例分析光污染和噪声污染胁迫下鸟类生态风险分布特征;搭建生态风险评价平台并进行鸟类生态风险可视化展现。该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城市宏观区域光、声污染生态风险的快速评价提供科学规范的研究和技术范例。  相似文献   
115.
肺炎克雷伯氏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燕菲  田平芳  谭天伟 《微生物学报》2015,55(10):1245-1252
摘要: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可天然合成1,3-丙二醇、2,3-丁二醇和3-羟基丙酸等大宗化学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致病性限制了工业应用。本文综述了该菌的毒力因子,包括菌毛、受体、荚膜多糖、内毒素、铁载体,以及近年报道的其他因子。具体内容涉及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表达蛋白、参与的代谢活动,以及侵染宿主和抗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此外,根据近年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提出了消除或弱化该菌毒性的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6.
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IK细胞因子(IK cytokine)在早孕小鼠(妊娠D1~D7)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及宫角注射IK细胞因子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后对胚胎着床的影响。结果显示,IK细胞因子mRNA表达在D1~D4逐渐升高,于D4达到高峰(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Real-time PCR结果基本一致,其蛋白表达在D1~D5逐渐升高,于D5达到高峰(P<0.05);IK细胞因子在D5胚胎着床点的表达显著高于着床旁组织;假孕小鼠子宫内膜IK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且整个假孕过程中没有表达高峰;宫角注射IK细胞因子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后24 h和48 h(即D4和D5)子宫内膜IK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HCⅡ抗原表达增强,且胚胎着床数量明显减少(P<0.05),提示IK细胞因子在胚胎着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螺旋体是口腔正常菌群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与牙周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在坏死性龈炎病变部位,可以发现大量的螺旋体,在慢性牙周炎的病损区也可发现菌斑中螺旋体的百分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前体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ACE4)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FLAG-PACE4重组表达载体并转染H9c2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因素)、ISO组(10μmol/L ISO)、ISO+pFLAG组(空载质粒pFLAG转染+10μmol/LISO)、ISO+pFLAG-PACE4组(pFLAG-PACE4重组表达质粒转染+10μmol/LISO)。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12、钙网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PERK的表达以及真核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SO组中PACE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转染pFLAG-PACE4质粒后,其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ACE4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ISO诱导的细胞凋亡和caspase-3以及caspase-12的蛋白表达。ISO处理显著增加内质网应激分子钙网蛋白、GRP78和CHOP的表达,而PACE4过表达则可以抑制这些蛋白的表达。ISO诱导的PERK、eIF2α和ATF4的表达可以显著被PACE4过表达抑制。结论:PACE4过表达可以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9.
自2007年发现吸氢可有效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来,氢气的生物学作用被陆续发现。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作为主要的氢气干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中,并且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往关于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的研究多是针对其医学效应的介绍,通过介绍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干预后体内氢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对疾病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不同动物实验中富氢水或富氢生理盐水的氢气浓度、干预介入时间点、干预时长以及每次干预剂量进行阐述,以期为氢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的神经干细胞(NSCs)在放射性脑损伤大鼠脑的磁共振(MR)显像及迁移。方法 培养NSCs,制作大鼠放射损伤模型。用SPIO标记NSCs并植入大鼠脑内,行MR检查,了解干细胞的成像情况及在放射后大鼠脑内的分布迁移。结果 标记的NSCs可以在MR显像,移植术后可以发现干细胞向放射部位的迁移。结论 MR可以显示干细胞向放射损伤部位的定向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