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这篇短文里記述的三稜齿象化石:Gomphotherium changzhiensis sp. nov.,只有半个上第三臼齿,系王择义先生在山西长治收集到的。和这种象化石一起,王先生还收集到一个印度熊(Indarctos)的右下頜标本,不久作者将在另一篇文章內予以报道。周明鎮先生指导本文写作。王哲夫先生代为摄制图版的照片。对周、王二位先生,以  相似文献   
302.
对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Li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夏季种群的研究表明,光照和温度可排除在一代成虫夏季滞育的诱导因子之外,而不同的食料条件是引发滞育的主导因素.在自然状态下,即使是强迫滞留,早稻田内的一代成虫也不转入正常发育,但取食稻秧能使新羽一代成虫和稻田内外处于生殖滞育状态的一代成虫的卵巢正常发育,并能解除已进入夏蛰的一代成虫的生殖滞育;同时,不论是新羽成虫还是夏蛰成虫,取食稻秧后卵巢和飞行肌同时发育;若这种食料条件能持续下去,则飞行肌消解而卵巢发育产卵.  相似文献   
303.
【目的】获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GroEL结合蛋白质组构成谱,为进一步探究GroEL及其与相互作用蛋白在HP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新思路。【方法】在构建HP GroEL原核表达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a(+)-groEL)基础上,纯化带有His标签的GroEL蛋白,与HP全菌蛋白提取液共孵育后,利用Protein G磁珠和抗His标签抗体免疫沉淀法对复合物进行捕获,然后对复合物中GroEL及其结合的蛋白质进行质谱法鉴定,根据主要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并完成蛋白质相互关系网络分析。【结果】对GroEL蛋白捕获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9种可能与GroEL结合的蛋白质,其中包括19种代谢酶类(KatA、GltA和AhpC等参与氧化还原相关酶类7种,PepA、RocF和HtrA等肽酶5种,以及2种参与脂肪代谢酶、2种参与ATP合成酶、2种尿素酶和HP17_08079蛋白等)、15种外膜蛋白(黏附素BabA、SabA、HapA及其他膜蛋白等)、8种转录翻译相关蛋白(Tuf、RpoBC...  相似文献   
304.
徐云 《生态学杂志》1993,4(1):18-21
本文研究了霍山3种石斛的光合特性、气孔日变化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斛光合作用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低,要求低光强和散射光.相对湿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和气孔开闭的主要因子.相对湿度降低,净光合速率也降低.白天气温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气孔开闭随光强变化呈单峰曲线;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气孔开张度与光强呈强正相关,相对湿度降低到80%以下,气孔开张度与光强无相关性.气孔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叶绿素b含量略高,在短波光430nm处吸收峰较高,表现了阴性植物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305.
昆虫行为研究中日长的计算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翟保平 《昆虫知识》2004,41(2):178-184
提供了一种计算日长的算法及其FORTRAN77源程序。经过多年来在观测昆虫起飞行为、计算昆虫迁飞轨迹、确定昆虫临界光周期等行为学和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表明该算法简单易行且具有足够的精度 (同于天文年历 ) ,是一种方便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306.
李娜  翟保平  吴孔明 《生态学报》2004,24(7):1566-1569
波动性不对称 (Fluctuating asymm etry,FA)是指相对于生物两侧对称发育的一种细微的随机偏离 ,通常用来指示生物在外界环境压力下发育的稳定性程度。 2 0 0 2年在我国北方棉区 1 3个具有 1~ 5 a转 Bt基因棉种植史的市、县采集了棉铃虫上灯蛾 ,测定了各点成虫后足腿节的波动性不对称 (Fluctuating asymmetry,FA)。结果表明 ,1 2个采集地的棉铃虫后足腿节均表现出 FA;相关性分析发现 ,各采集点的 FA值与 Bt棉的种植年代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 0 .77) ,显示出棉铃虫自然种群对 Bt棉的适应性随着 Bt棉种植时间延长而渐增的趋势。讨论了棉铃虫对 Bt棉的适应以及 FA作为棉铃虫田间种群对 Bt棉早期抗性监测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7.
就维生素C微生物一步发酵方法进行了探索,构建了酮古龙酸杆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芽孢杆菌三菌混菌一步发酵的方法。研究发现,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可以与酮古龙酸杆菌配合,促进酮古龙酸杆菌生长和产酸。在有山梨醇存在的条件下酮古龙酸杆菌及其伴生菌能够快速地生长增殖,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在发酵的10h中不断消耗山梨醇。5L的发酵罐中,酮古龙酸杆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植物内生芽孢杆菌三菌混菌一步发酵在恒定的30℃温度,600r/min搅拌速度和1.5vvm通气条件下,补料发酵过程中醇酸质量转化率达到了81.89%,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醇酸质量转化率达到了87.90%,进一步优化了维生素C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08.
目的针对目前检测领域缺乏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核酸标准样品这一瓶颈,基于Qbeta噬菌体装甲RNA技术构建内含GII型NoV检测靶标RNA的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 VLPs)标准参考样品。  相似文献   
309.
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福建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危害严重, 尤其2007年, 全省早稻白背飞虱特大发生, 迁入峰不但比常年偏早, 且虫量异常偏多。本文利用由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与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共同开发研制的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模型HYSPLIT, 和气象图形分析显示软件GrADS对2007-2010年4-5月福建省白背飞虱早期主要迁入峰次进行了轨迹模拟, 并对2007年5月份的主要迁入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背景分析。结果显示: (1) 福建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主要来自广东、海南省, 台湾省、 菲律宾仅在个别年份提供少量虫源, 非主要虫源地; (2) 低空急流与持续降水的配合是导致2007年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直接原因。2007年5月稻飞虱迁入同期, 福建850 hPa上空低空急流频繁, 5月份西太平洋副高比往年偏西、 偏强, 且北跳推迟, 使得华南地面准静止锋形成, 雨季延长; (3)2007年广东、 海南3月底至4月初的1代成虫迁入种群较多造成的田间2代白背飞虱虫源基数的增加是造成2007年福建白背飞虱迁入量增加的最根本原因。福建白背飞虱的主迁入虫量取决于两广早期田间虫源基数的多寡, 在副高偏强、 雨水较多年份, 提前对两广、 海南地区田间稻飞虱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将有助于福建稻飞虱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310.
温度对灰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为了明确温度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及其在种群暴发中的作用,本文对不同温度下(18~30℃)灰飞虱种群的生长发育、存活、翅型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18~27℃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0℃明显抑制了若虫的生长发育,其发育历期延长了16 d左右,但对卵期无影响。21~27℃下灰飞虱的存活率较高,在81%~88%之间;但30℃下存活率极低,仅为5%左右。温度影响了灰飞虱种群的性比和翅型,18℃下雄性显著多于雌性,21~30℃下性比接近1:1;18℃和21℃下雄性个体中长翅型和短翅型的比率无显著差异,但24℃和27℃下长翅型极显著多于短翅型。雌性个体以短翅型为主,但24℃和27℃下也有长翅型个体出现。18~27℃下灰飞虱的产卵量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30℃时成虫寿命极短,没有卵产生。18~27℃下灰飞虱种群增殖能力很强,种群趋势指数在30~46之间,很易暴发成灾。本研究还得到了灰飞虱各龄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这有助于灰飞虱发生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