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71.
目的:探讨经IFN-y刺激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干扰素-y(IFN-y)刺激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观察IFN-y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情况及辛伐他汀对人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影响。结果:1.1000U/ml IFN-与人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24h后,OX40L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增加。2.预先给予10mol/L的辛伐他汀干预1h可以明显降低IFN-诱导的OX40L表达。结论:IFN-可诱导人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辛伐他汀可以抑制IFN-诱导人单个核细胞OX40L表达的增强,从而可能抑制了OX40L信号通路介导的与炎症有关的血管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63眼)PACG并发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房角粘连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天、7天和术后1、3、6月时眼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视力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房角粘连度均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0%,观察组为18.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并发白内障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以及小梁切除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定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2010-2011年度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2组均接受正规降糖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每周进行一次血糖监测,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按患者意愿测定血糖指标,通过12个月的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由定期监测血糖前的(7.26±1.36)mmol/L降至(6.68±1.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由定期监测血糖前的(12.34±2.29)mmol/L降至(11.09±1.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由监测前的(7.99±1.61)%降至(6.60±0.8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生活方式亦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的改变不如干预组。结论:通过定期血糖监测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促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4.
水牛洼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是汉水流域一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与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2010年3~4月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675m2,共获石制品30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工具等。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46件,属晚更新世;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55件,处于中更新世。下文化层石制品特点显示了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特点,而上文化层却出现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5.
目的:应用非复制腺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表达人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4(NSP4)的重组腺病毒,初步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构建含野生轮状病毒NSP4基因的穿梭质粒pshuttle-NSP4,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经同源重组后在Ad-293细胞中包装获得pAd-NSP4重组腺病毒颗粒。电镜、RT-PCR、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病毒特征及在体外细胞中的表达。肌肉注射及滴鼻方式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及其中和保护效果。结果:获得了滴度为108.25CCID50/ml的重组腺病毒pAd-NSP4,免疫荧光检测到特异性目的蛋白的表达。二次免疫后肌肉注射和滴鼻小鼠的ELISA血清平均效价分别为1:320 和1:1436.8;中和抗体效价1:45.3和1:71.8。结论:表达轮状病毒NSP4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滴鼻途径比肌肉注射可更加有效地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6.
微藻生物质制备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优良的可再生液体燃料,其开发利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藻是一种高光合、高产生物量的生物质资源,很多的藻体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Iα型)等多糖物质,是制备燃料乙醇的优良原料。发展利用微藻制备燃料乙醇技术工艺,对于缓解我国目前日益短缺的能源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微藻生物质制备燃料乙醇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77.
有关钙质超微化石 Florisphaera profunda的古海洋学意义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orisphaera profunda是古海洋学研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钙质超微化石。利用F.profunda百分含量可以研究海水上层结构变化、海水初级生产力的演变并进而推断古气候变化及其机制。这一方法在世界诸大洋第四纪古海洋、古气候研究中都已有成功的先例。本文综述了利用F.profunda百分含量研究古海洋、古气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其主要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8.
美登木内生真菌lr88蒽醌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登木内生真菌lr88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美登木的叶中.从该菌的固体培养物中分离得到3个蒽醌类成分,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1-羟基-8-甲氧基蒽醌(1),1,3,6,8-四羟基蒽醌(2)及1,8-二羟基蒽醌(3).  相似文献   
179.
目的:观察联合补充维生素D、胶原肽和钙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及对骨保护素细胞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α-MEM培养基培养MC3T3-E1细胞。检测Ca2+(20 μg/mL)、维生素D(0、10-12、10-11mol/L)、胶原肽(0、50、100μg/mL)三者交互作用剂量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作用及RANKL、OPG mRNA表达。结果:维生素D、胶原肽和钙交互剂量作用下细胞增殖水平无明显差异。维生素D联合钙能够明显降低RANKL mRNA表达水平,提高OPG mRNA表达水平,降低RANKL/OPG比值。而胶原肽联合钙对RANKL以及 OPG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维生素D联合钙可通过抑制小鼠成骨细胞RANKL mRNA表达、促进OPG mRNA表达,从而促进骨的形成,抑制骨的吸收。维生素D和钙联合补充胶原肽,对成骨细胞RANKL,OPG mRNA表达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海马mi R-132的表达及齿状回颗粒细胞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s)的影响,明确BDNF对颞叶内侧癫痫(MTLE)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MTLE患者12例海马组织。RT-pcr技术检测BDNF孵育后mir-132表达,脑片膜片钳技术检测BDNF对sIPSCs的影响。结果:BDNF升高了颞叶癫痫海马mi RNA-132的表达(P0.01),减弱了颗粒细胞sIPSCs的频率和幅度(P0.01)。结论:BDNF升高了海马mir-132的表达,减弱颗粒细胞sIPSCs的频率和幅度,可能对MTLE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