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133.
董恒江  翁曼丽  童克忠 《遗传》1990,12(5):19-21
将质粒pKC101上λcI基因切除,建成新质粒pHD109。用F'cI857控制质粒pHD109上λN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核糖体蛋白质S12依赖链霉素突变抑制λN基因的表达;(2)F’cI857对质粒pHD109上λN基因表达的调节,受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4.
光敏核不育水稻等位突变系的APLP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NK58s和NK58F这一对光敏核不育水稻等位突变系的AFLP分析,比较了AFLP,RAPD及RFLP检测DINA多态性的相对效率。结果表明,这三种分子标记的DNA多态性检出效率依次为AFLP>RAPD>RFLP;找出了水稻AFLP分析的最适反应条件;通过AFLP和集群混合分析(Bulked segregating analysis,BSA),筛选出了一批与水稻光敏核不育(PGMS)基因连锁的多态性AFLP产物,已完成了对4个多态性AFLP产物的克隆,Southem杂交证明其中2个为单拷贝顺序,另外2个为低拷贝顺序。对上述三种分子标记各自的优缺点及它们在DNA多态性检测中的适用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2006年上海哨点医院婴幼儿疑似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和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标本中诺如病毒核酸,测序后使用DNAstar基因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参考株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13份测序结果均属于诺如病毒GⅡ遗传组,以GⅡ.4基因型为主。其中2份核酸序列与2006年德国汉堡毒株序列同源性相近,分别为86.2%和88.2%;2份核酸序列与2006年荷兰乌得勒支毒株序列同源性相近,均为83.9%;其余9份核酸序列与2004年中国广西、2004年和2005年日本东京毒株序列同源性相近,为87.3%~97.5%。结论2006年上海哨点医院婴幼儿疑似病毒性腹泻标本中存在诺如病毒GⅡ.4基因型散发病例,不同病毒株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FHL1蛋白在胸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胸主动脉瘤患者与正常人主动脉组织中FHL1蛋白表达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HL1蛋白在主动脉组织中的定位,并进一步分析该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结合文献报道分析FHL1蛋白在胸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均表明FHL1蛋白在胸主动脉瘤患者主动脉组织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FHL1蛋白主要定位于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中。结论:FHL1蛋白在胸主动脉瘤患者主动脉组织中明显降低,这可能导致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从而在胸主动脉瘤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SidT2基因的BHK及MDCK细胞系,探讨SidT2基因过表达与细胞转运双链RNA(dsRNA)能力的关系。方法:根据人SidT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其编码区序列,经双酶切后与pEGFP-N3载体连接,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瞬时转染BHK及MDCK细胞,并使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在此基础上,体外转录合成绿色荧光蛋白(GFP)dsRNA,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进一步分析过表达人SidT2基因对BHK及MDCK细胞转运dsRNA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基因克隆、酶切、连接后,构建了人SidT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SidT2;经瞬时转染及G418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人SidT2基因的BHK及MDCK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其SidT2基因转录水平分别提高71、64.5倍;稳定表达SidT2基因后,在培养液中添加GFP dsRNA,GFP荧光强度较对照细胞分别降低88.1%、73.7%,表明稳定表达SidT2基因的BHK、MDCK细胞转运dsRNA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构建了稳定表达人SidT2基因的BHK及MDCK细胞系,SidT2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提高外源性dsRNA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138.
用RT-PCR法获得了黄色羊驼皮肤的CDK5完整CDS区,其长度为891bp,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高度保守。通过对其结构域分析,发现羊驼CDK5编码区在第10-203位氨基酸间含有多个激活位点如ATP结合位点和P25底物结合位点(?)第1-9位氨基酸和第204-292位氨基酸为两个非活性部位,其中在第204-292位氨基酸中,亮氨酸排列与亮氨酸拉链结构相似,而且位于羊驼CDK5的C-端,可能是与基因转录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在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H16突变株W50中建立完整的阿拉伯糖代谢途径,引入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获得能利用L-阿拉伯糖的重组菌株,为获得能高效利用纤维质降解物并积累PHB的工程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R.eutropha H16的PHB合酶启动子P pha C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W3110的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araBAD和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基因araFGH。将P pha C1、araBAD与表达载体pBBR1MCS连接,构建带有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R.eutropha W50得到重组菌株W50-1。利用双质粒和染色体重组两种方法将araFGH导入W50-1菌,分别得到重组菌株W50-2和W50-3。通过摇瓶发酵研究重组菌株W50-1、W50-2和W50-3的发酵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实现了表达。重组菌株W50-1、W50-2和W50-3均能利用L-阿拉伯糖,并且表达了转运蛋白基因的重组菌利用L-阿拉伯糖的能力提高。摇瓶发酵结果表明,W50-1可以在含0.1 mol/L阿拉伯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但不能利用低浓度(0.01 mol/L)阿拉伯糖。W50-2、W50-3菌株能够利用低浓度阿拉伯糖生长,并且在含0.1 mol/L阿拉伯糖的培养基中,W50-3的生物量是W50-1的2.5倍,合成的PHB占菌体干重的38.6%。【结论】在R.eutropha W50中表达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及转运蛋白基因,可以使其高效利用L-阿拉伯糖生长并积累一定水平的PHB。  相似文献   
140.
按照hM-CSF基因的序列,适当采用大肠杆菌的优选密码子,人工合成了M-CSF的基因。在合成中我们采用了分段克隆和顺次克隆的方法,在次级克隆中我们成功地使用了多片段分组连接和多片段一次克隆战略,还尝试了多种单链战术。在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充分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的灵活性,通过对N端6个氨基酸编码的变换及SD序列-ATG间距离的改变,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体,表达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9%。目的蛋白在表达中形成的包含体形式,简化了产物的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