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63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生存质量、疼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插管前(T1)~拔管时(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T0)升高,但B组T1~T4时间点MAP、HR低于A组(P<0.05)。B组术后1 d肾上腺素、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安静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运动时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PV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生存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估汉字字形刺激源在汉字认知fMRI研究中的有效性,并对参与汉字处理的脑皮层区域进行定位及初步的量化分析。方法:选择母语为汉语、经利手测试后为右利手且裸眼视力正常(大于等于1.0)的在校大学生10例(男6例,女4例)作为被试。试验任务采用组块设计,将汉字(非字、假字、真字)投射到屏幕上,受试者接受汉字字形图片的视觉刺激,按非字-假字-真字-非字-假字-真字顺序呈现,共6个block。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AFNI软件。结果:左额叶上、中、下回(包括Broca's area)、左中央前回(BA6)、左顶上小叶及顶下小叶(包括缘上回及角回)及双侧枕叶、楔前叶显著激活;左颞叶梭状回(BA37)、右额下回及双侧颞中、上回及扣带回显著激活,左大脑半球的激活体积明显大于右侧大脑半球。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汉字字形刺激源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对汉字处理的相关大脑皮层区域进行定位,为研究人脑加工处理汉字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并应用fMRI技术进一步证实其优势半球为左半球,且需要多种脑区共同参与完成。本试验模式可望成为一种对语言障碍病人进行脑功能检查的有效手段,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3.
104.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皮肤肿瘤,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黑素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对黑素瘤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的正常黑色素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细胞间的转录组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差异倍数及错误率分析测序数据,鉴定出1 436个新的mRNA和4 086个差异表达的已知mRNA。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s参与了149个调控途径,主要集中在疾病调控、细胞周期调节和环境信息调控方面。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的Pdgf-B、Integrinβ1和Integrinβ5以及调节黑色素颗粒增加的Mitf、Tyr、Tyrp1和Tyrp2在B16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正常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5.
黑色素瘤作为一种多发于皮肤部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动物和人们的健康。与传统抗体比较,单域抗体具有结构简单、分子量小、免疫原性弱等特点,使其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研究以B16-F10细胞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复冻融与超声破碎相结合的方式获得B16-F10蛋白质作为抗原,免疫成年雄性羊驼。采用噬菌体单域抗体展示技术,构建了质量优良的B16-F10细胞蛋白质单域抗体免疫文库,其库容为5.76 × 1010,VHH重组率为96%,文库丰度为3.00 × 1010个/mL。该结果为研究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后续筛选B16-F10单域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构建SETD8重组慢病毒载体,探讨SETD8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氧化应激的影响,并观察稳定敲低SETD8后对乳腺癌细胞多西他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含SETD8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经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率;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ETD8 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活性氧水平,通过CCK-8试剂检测稳定敲低SETD8基因的乳腺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包装慢病毒,荧光观察慢病毒感染效率在85%左右,通过PCR和WB验证SETD8过表达及敲低稳转细胞系的效率显著(P0.01)。低表达SETD8的乳腺癌细胞周期停滞在G2/M和S期,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处理的SETD8敲低稳转细胞系的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下调SETD8表达,使得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细胞内ROS增多,与多西他赛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加了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单人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中的难点及对策。方法:单人及双人裸视下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各50例。结果:单人及双人组供体手术时间、无肝期、受体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9.16±2.89)min和(38.36±3.04)min、(19.92±1.36)min和(19.70±1.40)min、(61.98±3.46)min和(58.65±3.94)min;单人及双人组手术成功率、1周存活率、一月存活率分别为:94.0%(47/50)和92.0%(46/50)、86.0%(43/50)和88.0%(44/50)、86%(43/50)和84%(42/50)。结论:通过改进手术方法,简化操作,单人即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08.
基于fMRI的屈光参差性弱视静息视觉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患者静息态视觉网络进行研究,分析此类患者大脑视觉皮层功能受到的影响。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这一数据驱动方法对8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和11名正常对照的静息数据进行分离,并采用拟合度值(goodness-of-fit scores)分析挑选出静息视觉网络,将结果进行组内分析和组间分析。结果表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静息视觉网络中,多级视觉皮层均发生了明显的功能损害,其功能连接度的范围与强度显著低于正常组,而且,高级别纹外皮层比低级别纹状皮层损害更加明显。静息fMRI为深入研究弱视初、高级视觉皮层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黑翅土白蚁共生真菌BYSTW3菌株的鉴定及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对目标菌株BYSTW3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采取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对该菌株粗提物进行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的测定。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柱分离方法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多种谱图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解析。【结果】经鉴定,BYSTW3为Pleosporales(格孢腔目)真菌,是一潜在新种。在测试浓度为100μg/m L时,粗提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rnordicae)表现出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分别为54.5%和53.4%。通过分离纯化,共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Physcion(1)、FK-17-p2a(2)和Citrinin(3),其中化合物1和3均首次从格孢腔目真菌中分离得到。当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0、24.2、20.7 mm。【结论】BYSTW3是一株发展前景较为良好的潜在新菌,具有开发微生物源杀菌剂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0.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养分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调落物养分特征,分析了其动态、季节间与种间变异、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该群落各种群含氮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各个种的变异系数多在15%以下,但磷、钾和钠的变异较大。无论在群落还是在种的水平上,各种营养成份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除磷外,不同种问养分含量有显著差异,季节间则除镁外无显著差异,磷在红壤地区土壤中难于利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植物在磷的利用上趋同.全年通过凋落物回归土壤的养分量为氮99.88kghm-2,磷15.03kghm-2.钾27.01kghm-2,钙37.11kghm-2;镁12.19kghm-2。在该群落中,椎栗是对落叶养分贡献最大的种,荷木其次。8月是当年凋落物养分量最高的月份,主要是由于台风作用产生大量的枝叶折落,12月则是最低月份,两者在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8月份枝条所持养分量极大,而12月份枝条极少。全年凋落物养分出现两次高峰,4月和8月,而以较寒冷的1、2、11、12月份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