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对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三株属于淡紫灰类群的链霉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认为与已知的近似种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148号和665号菌株定名为毛紫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piloviolofuscus n. sp. Yan et Zhang);3192号菌株定名为淡紫灰链霉菌褐色变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 var. fuscus n. var. Yan et Zhang)。  相似文献   
12.
将去盖之平皿覆置于放大机底片匣处,使培养基表面及印像纸到镜头之距离皆为所用镜头焦距之2倍(如焦距为10.5厘米,则二者至镜头的距离皆为21厘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云南省景洪镇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生红玉色素的链霉菌JH-2710。该菌株为好气中温菌,28℃生长良好,35℃生长差,37℃不生长。孢子丝柔曲至不规则松敞螺旋形,孢子椭圆,表面光滑或略粗糙。菌丝时常膨大,有较密的横隔,以致形成直径1.2--3.2μm的结肠状或水葫芦状节段,但不断裂。细胞壁含LL一二氨基庚二酸、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全细胞水解物含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马杜拉糖、核糖、鼠李糖,以及少量的阿拉伯糖、木糖。  相似文献   
14.
链霉菌鉴定手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分类组编著,1975年,科学出版社。本书将七百多个链霉菌的种和变种,按形态和培养特征分为14个类群。拟定了简便的查索方法,并附有链霉菌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定样本的肛周感染患者的超声影像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中诊断的价值,旨在早期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证据.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超声对我院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感染患者进行扫查,根据病变部位,特征及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分析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照,评价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上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的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单纯型肛周脓肿28例,肛瘘20例,复合型肛周脓肿12例;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单纯脓肿93.33%,肛瘘100.0%,复合型肛周脓肿90.91%.术前超声诊断和手术确诊病例数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等独特的优势,并可根据声像图对其作出较准确的分型,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中国山东泰山癩蝗科癩蝗亚科1新属驼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gen.nov.,1新种,泰山驼笨蝗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sp.nov.,新属近似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区别特征为雄性前胸背板沿中隆线呈驼背隆起;前缘中央呈尖角形突出,其顶端几乎到达两复眼之间的中部;后缘中央呈尖角形突出,其顶端到达第1腹节的中部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驼笨蝗属,新属Humphaplotropis gen.nov.(图1~4)词源:新属属名源自Hump-驼状隆起,-haplotropis为近似属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意为前胸背板呈强烈驼背隆起的驼笨蝗属.泰山驼笨蝗,新种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sp.nov.(图1 ~4)正模♂,山东泰山(36°15′N,117°07′E),1981-06-23,采集者不明.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产地地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物型棉蚜对夏寄主葫芦科作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云丽  印象初  刘同先 《生态学报》2013,33(12):3706-3711
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采用模拟田间自然扩散法,系统地研究了棉花型棉蚜和甜瓜型棉蚜有翅蚜对11种夏寄主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棉花型棉蚜对杂交葫芦、小西葫芦表现出强选择性及适应性,而对香瓜、黄瓜、西瓜及甜瓜均不选择,或即使选择其若蚜在其上也不能存活;甜瓜型棉蚜对甜瓜、香瓜、南瓜、黄西葫芦、大西葫芦、杂交葫芦等均表现较强选择性,而对棉花及小西葫芦表现不选择.但是,甜瓜型棉蚜在小西葫芦上也能产若蚜并存活.从而证明小西葫芦是两种寄主型棉蚜的共同寄主,有可能成为两者相互转换的桥梁寄主.  相似文献   
18.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治疗应采用抗病毒和抗炎症的联合治疗.本试验用流感病毒H5N1感染不同细胞株(A549细胞和MDCK细胞),采用不同浓度格尔德霉素对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物作用不同时长,检测流感病毒滴度;ELISA检测格尔德霉素作用于流感病毒H5N1感染A549细胞12 h、24 h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水平.结果显示,流感病毒H5N1感染A549细胞和MDCK细胞,格尔德霉素极显著地抑制了流感病毒H5N1在细胞培养物的增殖(P < 0.01),而在病毒感染36 h和48 h,格尔德霉素并没有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P > 0.05).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格尔德霉素在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12 h和24 h均显著降低了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的分泌(P < 0.05).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格尔德霉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H5N1增殖及其所介导的炎性反应的双重效应,为格尔德霉素成为应对流感病毒流行的备选药物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biological agents against agricultural insect pests is of prime importance for the elab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are environment-friendly, respectful of bio-diversity and safer to human health through reduced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 major goal to understand how Bt toxins work is to elucidate the functions of their three domains. Domains II and III are involved in binding specificity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but the function of Domain I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Using a Manduca sexta BBMV (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 system, we analyzed its responses to Cry1Aa 15 single-point mutations with altered Domain I helix 4 residues. Light scattering assay showed that toxicity was almost lost in 3 mutants, and we observ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xicity in other 7 mutants. However, 5 mutants retained wild-type toxicity.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we simula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helix 4. Both experimental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residues in Cry1Aa Domain I helix 4 we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ion channels that is critical for its insect toxicity.  相似文献   
20.
菜花烙铁头核型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花烙铁头(Protobothropsjerdoni)属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原矛头蝮属。本属已知的种均为毒蛇类,且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地区以及印度北部。虽然前人(张服基,1993)对菜花烙铁头作过形态等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