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81.
广西昭平县七冲林区发现濒危珍稀动物--鳄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鳄蜥 (Shinisauruscrocodilurus)隶属鳄蜥科 (Shin isauridae)鳄蜥属 (Shinisaurus) ,为独科独属独种 ,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 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 989年列入CITES附录I。我们于 2 0 0 2年 5月 ,在广西昭平县文竹镇七冲林区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期间 ,曾在临江冲一小支流处目击一只鳄蜥 ,全长约 2 0cm ,趴在石头上 ,人未走近便跳入水中。该处海拔高度 60 0m ,为两小溪交汇处一小水潭 ,水潭面积约5m2 ,水深约 1m ,水流缓慢 ,水潭上方密布小树枝 ,潭边长有一些藤本和蕨类植物 ,有一大石头斜伸入水中。周围为茂密的常绿阔叶…  相似文献   
182.
贵州洞穴淡水、陆生贝类区系及新种记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首次报道了贵州省安龙县、贵阳市、独山县、荔波县、安顺市、开阳县、息烽县、盘县、兴义市、大方县、普定县等39个洞穴内不同生境的淡水、陆生贝类,经鉴定得淡水、陆生螺类共计71种,分隶于15科,36属,其中淡水螺类3科4属5种;陆生螺类66种,12科32属;1新种,即荔波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libonensis sp.nov.附有种类名录,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并对洞穴中的淡水、陆生贝类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对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3.
JNK相互作用蛋白通过JNK途径影响鼻咽癌的增殖和凋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EB病毒编码的瘤蛋白潜伏膜蛋白(LMP1)所介导的活化蛋白(AP-1)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转化与凋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P-1信号转导通路中上游激酶JNK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克隆出来的JNK相互作用蛋白(JIP-1)是一种能抑制JNK核移位的胞浆锚蛋白.为探讨JIP在LMP1调控AP-1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报告基因法,发现JIP通过有效地抑制磷酸化的JNK从胞浆移位入核,从而抑制LMP1上调的AP-1活性.同时,JIP导入鼻咽癌细胞中,MTT法发现JIP能够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进一步发现转染JIP后细胞的集落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大约降低了53.6%,也抑制了细胞. 提示JIP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作用.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JIP引起细胞G1/S期细胞阻滞,说明JIP是抑制细胞增殖的重要调节子.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发现,转染JIP后细胞的24 h凋亡百分率由1.25%上升到8.25%,上升约6.6倍,48 h由1.04%上升到31.45%,上升约30倍.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转染JIP后细胞核发生显著变化,核质由均匀状态固缩成高凝集状态,形成了典型的胞膜体.提示JIP可有效地促进细胞凋亡.结果表明,JIP可通过抑制活化的JNK核移位,降低LMP1所介导的AP-1信号通路.并进一步发现JIP可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从而提示JIP可作为新的治疗肿瘤潜在靶分子.  相似文献   
184.
笋瓜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 无杈早 笋瓜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笋瓜单个真叶旺盛光合时期约4周,在展叶后7~35d;壮龄叶片在陆地自然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光合 午休 现象; 无杈早 笋瓜壮龄叶片的光合适宜温度在24℃左右,CO2补偿点与CO2饱和点分别为16.2和1395μL·L-1,光补偿点与饱和点分别为40.3和1196μmolCO2·m-2·s-1;幼龄叶片的可利用光强范围与羧化效率明显小于壮龄叶片.着果能够明显增强笋瓜植株座果节位及邻近叶片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5.
基于RS、GIS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RS、GIS技术为工具。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TM遥感影像进行处理与分类得到该区的植被分布图。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各植被类型空间分布规律。重点研究了其中的一种植被类型。研究结果定量描述了自然保护区内各植被类型的高程、坡向、坡度分布,给出科学的统计结果。总结了研究区内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把对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定性理解转为定量描述,结合实际给出了理论解释。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6.
187.
徐阿生  罗大庆 《菌物学报》2003,22(2):191-194
报道了中国地下真菌的一个新记录属——川普包属Trappea及其一新种——肉桂色川普包Trappeacinnamomea。新记录属以在真包被下具一层不育腔室组织及鬼笔型的孢子不同于其它近缘属;新种则以产孢组织鲜时肉桂色的颜色不同于属内的其它种。新种主要特征为:担子果地下生,球形或近球形,径0.5~1.5cm,伤后变红色,基部具细长(粗约0.5mm,长达6cm以上)的白色根状菌索。包被宿存,白色,厚120~200靘,由径±4靘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具锁状连合,具颗粒物,在5%KOH液中呈深色。产孢组织胶质的,新鲜时肉桂色至浅褐色,干后橄榄绿色,产孢腔室不规则。与真包被相连的不孕(腔室)组织厚达500靘,由胶质薄壁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径3~4靘,具锁状联合,不孕腔室四周由20~30×7~10靘的无色棒状细胞排列而成。中柱明显,浅色,在担子果中部树枝状分枝。菌髓板宽37~60靘,由无色、薄壁、径±2.5靘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具锁状连合。担子长棒状至柱状,22~30×4~5靘,具(4-)5~7(-8)个孢子。担孢子光滑、无色,矩圆形或一端稍窄,4~5.6×2~3m。模式标本(徐阿生2001-107,HXZE1723)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188.
目的观察2%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2种根管冲洗液对狗牙根管内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的影响,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3只,共有24个实验牙,48个实验牙根。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于治疗后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将患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7颗患牙,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并进行根管预备,实验一组用2%洗必泰溶液冲洗根管,实验二组用3%双氧水冲洗根管,对照组用0.9%NaC l溶液冲洗根管。分别在根管预备前及根管预备冲洗后对根管内细菌取样,培养,鉴定并记录细菌菌落数量,测定根管内细菌变化情况。结果根管预备冲洗后3组根管内的细菌量均较根管预备前显著下降(P〈0.05)。2%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2种根管冲洗液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0.9%NaC l溶液(P〈0.05),2%洗必泰溶液明显好于3%双氧水(P〈0.05)。结论2%洗必泰溶液是有效的根管冲洗药物,可明显减少狗牙根管内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中间普氏菌及具核酸杆菌的数量,但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的细菌。  相似文献   
189.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对狗牙根尖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5只,共有40个实验牙,80个实验牙根。实验一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实验二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及上述4种细菌;对照组不接种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根管治疗后12个月处死动物,制备根尖周组织病理标本,观察根尖周骨组织破坏情况;动物处死前,根管内进行微生物的取样、培养和鉴定。结果实验组可见狗牙槽骨尖周骨质吸收,牙周膜纤维排列受到破坏,实验二组对根尖周破坏重于实验一组,对照组根尖周骨组织无破坏。结论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对狗牙根尖周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0.
塔里木盆地荒漠盐碱生境嗜盐碱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塔里木盆地荒漠盐碱生境嗜(耐)盐碱细菌的分离方法,采用纯培养技术探讨了不同土壤预处理方法、盐度及不同分离培养基对不同盐度土壤中嗜(耐)盐碱细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土壤嗜(耐)盐碱细菌的多样性高于中度盐分和低度盐分的土壤,而总菌落数则相反;半量的Horikoshi I(NaCl 10%~15%)为3种土样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碱性复合培养基和高盐碱培养基A次之;分离嗜(耐)盐碱细菌以获得资源为主要目的时,富集培养法最佳。以反映土壤嗜(耐)盐碱细菌生态分布而言,用土壤悬液法;塔里木盆地嗜(耐)盐碱细菌生长盐浓度及pH值范围较宽,最适生长盐浓度为10%左右,pH值多为8—10左右。分离到的120株嗜(耐)盐碱细菌中,有33株为嗜盐碱细菌,占分离菌株的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