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目的:检测白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ML发病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7例AML患者IL-3Rα的表达,其中包括52例初治和复发患者(6例M1、28例M2、10例M3、3例M4、5例M5)及5例缓解患者,另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10例正常人和5例AML缓解患者未检测到IL-3Rα表达。②52例初治和复发的AML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21例,占40.38%,M1~M5各型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治和复发AML患者之间IL-3R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AML患者的IL-3Rα阳性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CD34阳性表达有关(P<0.05)。④AML患者中IL-3Rα阳性表达的患者CR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①IL-3Rα在AML发病中有一定作用。②IL-3Rα基因可作为AML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2.
植物名称:漏斗泡囊草(Physochlaina infun-dilaria)。材料类别:材料采于西安市南五台附近林地中。进行表面灭菌后,剥取2~3mm大小的腋芽茎尖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基本培养茎为MS。试用的各种激素成分如下,(1)MS+NAA0.05mg/l(单位下同)。+BA2.0;(2)MS+NAA0.002+BA2.0;(3)MS+NAA0.002+BA1.0;(4)MS+NAA0.05+BA  相似文献   
63.
中国栎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我国栎属Quercus 30多种花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 究,试图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为栎属的植物分类和化石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65.
三棱栎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壳斗科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Forman在我国的新分布——三棱栎T.doicha- ngensis 的花粉作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从花粉的形状、萌发孔类型及外壁结构看,三棱栎与本科其余各属均不同,在壳斗科中确属一个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66.
孢粉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粉形态的研究起始于十七世纪末——从显微镜发明时开始。在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期间,世界许多学者研究了各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进行了与植物的性和传粉作用有关问题的研究及花粉类型和植物分类系统之间的联系的研究等。但在我国四十年代以前几乎是空白,自五十年代初开始了孢粉形态的研究。1954年,由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利用作者研究的26科56属63种现代花粉的测量统计资料,对醋酸酐的分解作用与花粉形状体积变化的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应用小样本的t检验方法,对醋酸酐分解前后花粉粒的大小形状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形状变化有趋长倾向,即P/E值增加;体积变化符合伍德豪斯效应(Wodchouse effect)。即本身俱本小的花粉粒体积变化小,个体大的花粒粒体积变化大,球形具散孔花粉,超长球形个体很的花粉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形状和体积的变化,具沟花粉极轴增长明显,扁球形花粉较长球形花粉变化显著,外壁厚的,纹饰粗的花粉变化较大,花粉粒形体变化是醋酸酐分解破坏花粉粒内含物引起外壁张力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本文报道在沈阳地区1965—1985年间于空气中间断收集大气花粉5年,共收花粉玻片1100张,花粉45780粒,属于24科37属或种。其中9种(或属)超过千粒,为优势种类花粉。每年沈阳市大气中花粉出现两个高峰,一个为春季(四、五月),另一个为夏秋季(七八月)。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花粉种类和数量每年虽有不同,伹差异不大,唯有豚草花粉消长明显。大气中花粉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往往受到气温、国家有关绿化政策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花粉与过敏症关系十分密切,我们采用17种花粉制成浸液为病人皮试和治疗。皮试结果阳性率最高的为蒿属花粉,其次为其它夏秋花粉,春季花粉阳性率不高,致敏性不强。用花粉浸液对过敏症者进行免疫治疗,收到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1985年4月1日起至1986年3月31日止天津市和平区观察空气甲孢粉飘散的结果。该市全年均有花粉飘散,其中11月起至翌年2月止花粉数量很少,其它月份数量较多。一年中共出现二次高峰,即春季4月和秋季8—9月。春季花粉为木本植物的,如,白蜡树(Fraxinus L.)榆属(Ulmus L.)和杨属(Populus L.)。秋季花粉以草本植物为主,如,藜科(chenopodlaceae)、蒿属(Artemisia L.)、葎草属(Humulus L.)和禾本科(Gramineae)。经结合临床观察,花粉症患者发病日期与植物的开花期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0.
孢粉学是专门研究孢子和花粉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门新兴的科学在国外已获得较快的进展。在我国,过去这门科学是个空白,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与关怀下才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这门学科的研究机构从无到有,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不少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孢粉研究实验室,尤其是在地质、石油、煤炭等工业部门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更多,更普遍。显然,它不仅在古植物学和地层学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意义,而且联系到古地理、古气候、考古学、古人类、植被历史、医学、养蜂业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