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31.
EB病毒LMP-1上调鼻咽癌细胞系AP-1的活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了探讨 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 LMP- 1 )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致瘤分子机制 ,由此首先构建了 AP- 1报告基因 ,用佛波酯诱导确定了其报道 AP- 1的功能 ;通过建立荧光素酶双报道系统 ,研究了 LMP- 1表达对 AP- 1和 NFκB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 LMP- 1阴性鼻咽癌 ( NPC)细胞系 ,导入 LMP- 1表达质粒后 ,AP- 1和 NFκB的活性均升高 4~ 5倍 ;而在 LMP- 1阳性 NPC细胞系中 ,当导入 LMP- 1反义表达质粒 ,AP- 1和 NFκB的活性则受抑制 ,活性下调 3~ 4倍 .结果表明 ,LMP- 1能上调 NPC细胞系 AP- 1的活性 ,同时再次证实了 LMP- 1能活化 NFκB.  相似文献   
932.
【目的】黄顶菊、三叶鬼针草和豚草是我国危害较严重的3种菊科入侵植物。了解3种菊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为研究其入侵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中试基地开展同质园实验,比较分析了黄顶菊、三叶鬼针草和豚草3种菊科入侵植物在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3种外来菊科植物的生长时期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3种外来植物入侵域的土壤速效磷、硝态氮含量以及磷酸酶活性随生长时期变化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旺盛生长期达到最大值。入侵域土壤速效磷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狗尾草明显不同。3种外来植物入侵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结论】3种外来菊科植物的入侵改变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以利于其进一步扩张。  相似文献   
933.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EDM)在延伸亚高山森林生态功能,抑制干旱河谷上延等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了交错带邻近生态系统干旱河谷(DV)、亚高山森林(SF)以及交错带内(EDMⅠ、EDMⅡ、EDM) 3个土层(L1、L2、L3)土壤水分及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 相比于DV,EDM具有更好的土壤水环境,并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可吸收磷,但未表现出更好的土壤氮素环境;SF则是山地垂直带谱中土壤水环境和养分环境最好的区域。(2) 交错带内由于主要植物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组成不同,土壤水、肥环境仍存显著差异。(3)海拔梯度上,L1中土壤水分与氨态氮相关性不显著,与其它养分均极显著相关(P<0.01)。L3中,速效养分均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剖面层次上,EDM和EDMⅠ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与土壤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在EDMⅡ和SF却表现出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34.
研究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和陆地棉(G. hirsutum)两个棉花栽培种的光合作用特性, 探讨两个栽培种光合机构的光抑制以及防御保护机制, 以期为新疆棉花高光效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 系统测定了海岛棉和陆地棉的叶片运动、叶片接受光量子通量密度(PFD)、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呼吸速率的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陆地棉叶片的“横向日性”较强而海岛棉较弱, 导致海岛棉叶片接受PFD较低, 但其叶片温度较高。海岛棉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陆地棉。在8:00-10:00 (北京时间, 下同)海岛棉叶片的光呼吸速率略低于陆地棉, 其余时间段海岛棉和陆地棉叶片的光呼吸速率相似。不同栽培种间, 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均无明显差异。除14:00-16:00以外, 海岛棉叶片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显著低于陆地棉。8:00以后, 海岛棉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显著高于陆地棉。因此, 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 海岛棉和陆地棉叶片“横向日性”运动能力和气孔导度的差异导致叶片所处的光温环境不同, 同时造成海岛棉叶片的碳同化能力较低。为阻止光合电子传递链的过度还原, 减轻光合机构的光抑制, 陆地棉叶片主要通过光合机构的电子流途径耗散激发能, 而海岛棉叶片通过热耗散途径和相对较高的光呼吸能力来耗散激发能。  相似文献   
935.
目的克隆猪β-内啡肽基因,研究其体外原核、真核表达,探索高效表达目的基因的新型纳米材料,为进一步研究β-内啡肽对动物免疫应答和应激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延伸重叠PCR克隆β-内啡肽的基因cDNA,双酶切后插入VR1020、pGEX-4T-1,构建其真核、原核表达载体;以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作SDS-PAGE和RT-PCR分析目的基因原核表达情况;利用壳聚糖及其修饰分子制备纳米颗粒包装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HEK293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分析β-内啡肽基因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猪β-内啡肽基因,并构建获得其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后,在29.7kDa的位置出现了新的蛋白条带,而原来的26.2kDa处的GST标签蛋白条带消失。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和GST融合产生了新的融合蛋白;壳聚糖及其聚乙二醇和聚乙烯亚胺接枝修饰分子(mPEG-PEI-CS)纳米颗粒包裹VREP转染HEK293细胞,48h后收集细胞,RT-PCR和ELISA检测显示VREP能够在HEK293细胞中高效地转录表达β-内啡肽。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猪的β-内啡肽基因,并成功进行了原核及真核细胞表达分析,壳聚糖修饰分子纳米颗粒包装可高效表达目的基因,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6.
某乙烯厂循环水一度出现大量性质不明的絮状污染物 ,严重影响了乙烯厂的正常生产。经鉴定 ,该污染物主要由芽孢杆菌 (Bacillussp .)和曲霉属 (Aspergillussp .)、毛霉属 (Mucorsp .)、青霉属 (Penicilliumsp .)、交链孢属(Alternariasp .)、鬼伞属 (Coprinussp .)的真菌菌丝体组成。在工厂循环水中发现有鬼伞属的真菌菌丝 ,这在其它文献中尚未见报道。针对这种絮状污染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了能有效防控这些微生物污染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937.
大熊猫幼兽腹泻粪便分离出的轮状病毒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只5 ~ 11 月龄的断奶大熊猫幼兽先后患一种急性传染性、顽固性腹泻病,1 只大熊猫幼兽在发病4 d 后死亡,相同饲养条件下由母兽哺育的同龄大熊猫幼兽未见发病。取发病大熊猫幼兽粪便、血液以及呕吐物进行细菌学和寄生虫学检查,未检出病原;用轮状病毒粪便抗原ELISA 快速诊断,受检的8 只大熊猫幼兽腹泻便都多次检出阳性结果。采集发病大熊猫的病料进行病毒病原分离,从腹泻大熊猫幼兽的粪便中分离出病毒颗粒,通过电镜形态、理化特性和中和试验鉴定,确认分离病毒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938.
李文清  罗进贤 《遗传学报》1994,21(4):330-336
利用枯草杆菌的分泌系统构建分泌型表达载体表达和分泌外源基因产物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我们用鸟枪法克枯草杆菌染色体的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将克隆的序列连接到能在枯草杆菌中复制的质粒pUB18上,获得分泌型表达载体pUS186。为了测试构建的载体pUS186的功能,将地衣杆菌α-淀粉酶基因的缺失了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的片段重组进该质粒,经过Bal 31酶切,T4 DNA聚合酶补齐等处理,获得pUSA186I  相似文献   
939.
本文报道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眼球的大家系,初步排除了此家系致病基因在目前已知位点(CHXl0、MITF、RX、MCOP、NN01、NN02)的可能,并探讨了与1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DNA标志的连锁关系。采用聚合酶链(PCR)扩增微卫星DNA片段,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银染显示结果;用MLINK连锁分析软件计算LOD值。结果显示,本家系小眼球致病基因与6个已知位点及ll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DNA标志之间不存在连锁,提示此家系的致病位点目前尚未被定位。  相似文献   
940.
变应性哮喘是一种由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 cell)调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h1/Th2的失衡一直被认为是变应性哮喘的发病机制,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5以及IL-13在变应性哮喘特异性症状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参与变应性哮喘的发展过程,IL-23在Th17细胞维持生存和功能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抗原诱导的气道炎症反应。该文对目前IL-23/Th17轴在变应性气道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