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会议动态     
第三届全国神经信息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第三届全国神经信息学研讨会由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欢迎参加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一、时间:2005 年 11 月。会期:3 ̄4 天。 二、地点:珠海市 三、征文范围: 1. 神经信息学的最新动态;2. 脑的感知觉信息加工;3. 脑的高级功能;4. 神经发育与功能衰退; 5. 运动控制的神经机制。 四、回执请于 2005 年 7 月 31 日前寄出。 北京朝阳区大屯路 15 号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101       联系人: 吴梅英 T E…  相似文献   
92.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结束,生命科学正处在以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核心内容的“后基因组时代”。结构基因组、蛋白质组以及药物基因组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并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日前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日本遗传工程研究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国际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学术论坛”(3’IFPT)的成功举行就充分反映了这种趋势。会议旨在加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内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后基因组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瑞典、瑞士、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的30位著名专家在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后基因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3.
94.
我国生物制品界著名专家、中国微生物学会原理事、甘肃省微生物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卫生部腹泻病专题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与免疫全球规划部(GPV)顾问、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技术指导、原学术委员会委员、原第二研究室主任、本刊编委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白  相似文献   
95.
96.
97.
~~为生物磁学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而奋斗——祝贺《生物磁学》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98.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广西植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她创刊一百期的纪念日!一百期的光阴,对于一个刊物的创办过程而言,是漫长的,因为她一步一步在年年月月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然而,也是短暂的,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前程漫漫,无数的希望与辉煌尽在未来。与创刊时她的前  相似文献   
99.
本刊为中国蛇协主办 ,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毒素专业组、中国蛇毒酶临床应用研究协作组协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本刊及时发表国内外有关蛇学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最新成果 ,刊登蛇伤防治、急危重症抢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基础医学等生命科学最新信息 ,促进各学科的学术交流。欢迎广大生物医学专家、科技工作者、医务人员涌跃向本刊投稿。1 来稿注意事项1 .1 要求文字准确、论点明确、论据可靠 ;文题要求简洁、确切 ,有专指性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 2 0个汉字 ,外文题名…  相似文献   
100.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和同行们: 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动物学报》以双月刊、大开本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你们面前。作为一个展示我国动物科学工作者成果的窗口和通向国际自然科学大舞台的阶梯,《动物学报》将一如既往、忠实地报道我国动物科学的最新进展,并竭尽全力使之成为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园地。 《动物学报》创刊于1935年,她的历史就是一部我国动物科学艰苦奋斗的历史。我国老一辈动物学家如陈桢、秉志、童第周、郑作新、张致一、陈阅增和马世骏等先生,曾为之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动物学报》历届编委会的编委们和国内外论文评阅人以其智慧、心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动物学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动物学报》众多的撰稿人将凝集着汗水并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贡献给《动物学报》,并期盼通过《动物学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面对着颗颗赤子之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为了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扩大《动物学报》的影响,本刊改版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尽量缩短优秀稿件的发表周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并成为世界动物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学术期刊。 亲爱的读者和作者们,让我们并肩携手,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动物学报》 (编委会)/(编辑部) 全体同仁敬启)/(2001年2月1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