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翼萼蔓属Pterygocalyx Maximowicz(1859)建立的一个单型属,为温带亚洲分布类型(吴征镒,1991)。该属的成立,得到何廷农等(1991,1998)、Toyokumi(1963)、Kitamura et al.(1957)、Ohwi(1953)、Hara(1949)等的支持。另一些学持不同观点,如Grossheim(1952)、林容(1993)、Gilg(1949)等学把  相似文献   
42.
紫斑牡丹及其一新亚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回顾了有关紫斑牡丹的调查和分类历史。它曾被混同于 P.suffruticosa,P.papaveracea 及P.suffruticosa var.papaveracea。它以叶2至3回羽状复叶,小叶17~33,花瓣白色,基部有大紫斑, 花丝黄色,花盘和柱头淡黄色区别于近缘种。种下分化为两个异域的亚种;秦岭北坡的紫斑牡丹小叶全 部或大部分分裂,是一个新亚种,P.rockii subsp.taibaishanica,而P.rockii subsp.linyanshanii T.Hong et G.L.ostii则是P.rockii subsp.rockii的多余名。  相似文献   
43.
轮钟花属的恢复及其花粉和种皮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金钱豹属(广义)花粉明显分为两个类型:Campanumoea inflata和C.javanica subsp.laponica的花粉5~8沟,外壁具相对密的短刺,刺高不过1μm,而C.lancifolia,C.celebica和C.parviflora的花粉3孔沟,外壁刺稀疏,高于2μm。种子表面纹饰也同样可分为 两类,前两个种一类,其种子表面网状,网眼规则而多角形,直径大于网脊宽度,网脊上的次级纹饰为念 珠状,而后三种为一类,其种子表面网眼不规则,直径与网脊宽度近相等,网脊上的次级纹饰绳索状。可 见花粉特征与种皮性状是高度相关的。后三个种所属的分类群就是被归并了的属Cyclocodon Griffith。 综合花粉、种皮及外部形态,这个属应予恢复。其近缘属应是Platycodon,而不是Campanumoea。  相似文献   
44.
玉米单染色体的分离和体外扩增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胡赞民  党本元 《遗传学报》1998,25(6):545-550
建立了玉米单染色体的分离及体外扩增的方法。取95%乙醇固定后经果胶酶和纤维酶酶解的根尖制备染色体标本,用自制的微细玻璃针在倒置显微镜下挑取目的染色体。染色体DNA经Sau3A酶切后与人工合成的Sau3A连接接头连接,经两次PCR扩增获得足以用于构建单染色体DNA文库的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0.3~5kb,多数为0.5~3.5kb.与前人研究方法相比,所需底物量少(只需1条染色体),扩增片段大,为植物中小型染色体分离、体外扩增进而进行单染色体DNA文库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李宏键  许朝元  徐安富 《蛇志》2007,19(1):30-33
目的研究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并骨性强直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方法采用MeConnell肘后皮肤切口结合Campbell后侧入路显露肘关节及肱三头肌腱延长,肘关节松解复位术,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全部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异位骨再生,活动无疼痛,无并发症,短期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后入路松解复位术适于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并伸肘位骨性强直未超过12周的病例,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组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6.
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规律及抗菌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利用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对其氨基加以保护,探讨了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量越小,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越明显;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与其氨基的质子化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特定人群超重患病率,以及超重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相关疾病的关系,为及早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对平房地区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603名户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特定人群超重发病率及超重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房地区特定人群超重及肥胖发病率未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及全市水平。但超重及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疾病存在较大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和死亡率。需采取早期、有效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48.
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将外源蛋白或抗体可变区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质融合并展示于其表面,构建蛋白质或抗体库,并从中筛选特异蛋白质或抗体的基因工程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噬菌体展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特定人群超重患病率,以及超重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相关疾病的关系,为及早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对平房地区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603名户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特定人群超重发病率及超重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房地区特定人群超重及肥胖发病率未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及全市水平。但超重及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疾病存在较大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和死亡率,需采取早期、有效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50.
目的:预防性使用奥曲肽是否能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率存在着争议。本研究旨在研究奥曲肽在不同胰腺情况下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将"软胰腺"、"细胰管"作为术后胰漏发生的高危险因素,将18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分为4组:低危险/非奥曲肽组、低危险/奥曲肽组、高危险/非奥曲肽组、高危险/奥曲肽组。观察术后胰漏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发生术后胰漏35例(19%),其中高危险组胰漏发生率是低危险组2倍以上(27%versus 10%,P<0.01)。在胰漏发生低危险胰腺情况下,奥曲肽组与非奥曲肽组术后胰漏发生无显著差别;在胰漏发生高危险胰腺情况下,奥曲肽能显著降低术后胰漏发生率。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根据胰腺的具体情况选择性使用奥曲肽既能有效预防术后胰漏的发生,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