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2篇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一类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以及肠神经细胞有着紧密的关系。ICC分布于整个胃肠道,是胃肠道起搏细胞,具有产生和传播慢波的功能,参与神经递质调节,在一些胃肠动力性疾病中表现为异常状态。近期,关于ICC的生理功能、损伤和恢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ICC网络存在动态平衡,为了维持ICC网络功能,ICC周期代谢需要被紧密的控制调节平衡ICC死亡和更替。研究表明,ICC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在一些缺失ICC的疾病中ICC并不一定死亡,转分化、去分化和细胞凋亡可能是ICC丢失的机制。。本文主要对Cajal间质细胞及其可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颅神经损害与脑脊液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7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伴颅神经损害和不伴颅神经损害两组,对其临床特点及脑脊液外观、压力及细胞学、生化、免疫球蛋白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神经损害者占所有病人的22.5%(39/173),视神经损害占61.5%(24/39),外展神经损害占53.8%(21/39),动眼神经损害占15.4%(6/39),听神经损害占15.4%(6/39);颅神经损伤组较无颅神经损伤组脑脊液压力、蛋白质及Ig G、Ig M、Alb明显升高(P0.01或0.001),且颅神经损害者头颅MRI脑膜强化较无颅神经损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脑脊液外观、白细胞计数及比例两组间并无发现显著差异。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伴颅神经损害时,脑脊液压力、蛋白质及部分免疫球蛋白较无颅神经损害者明显升高,这将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诊断,对于有颅神经损害的结核性脑膜膜炎患者加强并早期启动抗结核治疗,以减少蛋白质沉积,从而降低颅神经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3.
植物口服疫苗的动物和临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亚单位疫苗用于口服主动免疫具有安全、廉价和方便等优点。植物可以正确地表达细菌和病毒抗原基因,对动物及人类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食用表达某种抗原的转基因植物可在实验动物或人群体内激起系统免疫和粘膜免疫,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结果表明了植物口服疫苗的可行性。此外,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癌症等方面,植物口服疫苗也具有值得关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中国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禾谷镰刀菌产毒素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裕中米.  JD 《真菌学报》1994,13(3):229-234
试验测定了分离自中国小麦赤霉病常发生地区病麦穗上的47个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菌株的产毒素能力。结果表明,它们可以产生25种包括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倍半萜类化合物(Sesquiterpenes)、赤霉烯酮(Zearalenone)和丁烯羟酸内酯(Butenolide)等类的已知次生代谢物。这些菌株属于化学型I,其中,来自我国温暖麦区的  相似文献   
55.
在批式及灌流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杂交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代谢情况与氧消耗的关系。应用动力学方法在线进行OUR的检测,同时离线取样检测其他参数。结果发现OUR与谷氨酰胺的消耗、抗体的生成及活细胞密度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在对数生长期,OUR与活细胞密度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qOUR(0.103±0.028)×10-12mol/cell/h,可以通过它来进行细胞密度的在线检测。并通过以ΔOUR=0时刻作为灌流调整点进行连续灌流培养的初步实验验证了OUR作为培养过程反馈控制参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6.
安徽自古盛产药材,尤以铜陵的丹皮、宣城的木瓜、毫县的白芍、毫菊、滁县的滁菊、歙县的贡菊、霍山石斛、大别山的茯苓,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并在国际市  相似文献   
57.
不同时期牛心朴子和甘草光合蒸腾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CIRAS-1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野生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rvii)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不同时期的光合、蒸腾特征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牛心朴子和甘草的光合、蒸腾日变化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时期为双峰曲线,在高光照低土壤水分的情况下为单峰曲线,且土壤水分含量越低,午后光合速率下降越快。在不同时期,牛心朴子和甘草都能保持较稳定的水分利用效率,说明其光合、蒸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鸟类愈加依赖园林植物提供的栖息环境。与此同时,外来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成为城市鸟类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是城市鸟类的主要夜栖场所,其合理配置可以为鸟类提供适宜的夜栖环境,并维持城市鸟类多样性。研究城市鸟类对夜栖植物的利用,可以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依据。2021–2022年,我们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北京城市鸟类夜栖行为,并对夜栖植物的种类、胸径、树高、冠幅和鸟类的栖枝高度进行测量与记录。共记录夜栖鸟类12科23种1,865只次,夜栖植物22科45种。调查地的本土植物数量占45.08%,外来植物数量占54.92%。夜栖于外来植物的鸟类数量约为本土植物的4倍。夜栖鸟类数量最多的植物为圆柏(Juniperuschinensis),之后依次为美国红梣(Fraxinus pennsylvanica)、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旱柳(Salix matsudana)等。夜栖鸟类稀有度加权丰富度(rarity-weightedrichness,RWR)最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59.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改造林可霉素产生菌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LMr,CTCr,产金霉素)的原生质体经u。V.照射40min灭活后,与林可链霉菌林可变种Streptomyces Iinclnensis Var lincilne—nsis(LMr,CTCI,产林可霉素),在42%PEG(Mw6000)诱导下进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在含金霉素50μg/Mi的再生平板上直接选择融合子,融台率达9.05×10-5。从大量融合体中筛选到4株产生抗菌物质不同于亲株并较稳定的菌株。对其中一株所产的抗生索作了初步鉴别,推测其结构与林可霉素相近。另一株的薄层层析RVBf值与氯林可霉素相近,尽管此等产物还有待于进一步鉴别,但这一育种途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0.
利用DMSO促进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交瘤细胞对数生长后期添加0.6%浓度的DMSO与对照相比可提高抗体的产量2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表明此时837%的细胞处于G1期;免疫印记结果显示在有DMSO作用下杂交瘤细胞P27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因此,DMSO 可通过促进P27蛋白的表达,抑制杂交瘤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对DMSO进一步在高密度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