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敏  毛子军  厉悦  夏志宇 《生态学杂志》2018,29(11):3530-3540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原始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内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40.9° N)、长白山自然保护区(42.4° N)、凉水自然保护区(47.2° N)和胜山自然保护区(49.4° N)4个纬度样地的2个径级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不同径级红松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异同,以及影响不同纬度红松径向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探讨气候变化显著的40多年中红松径向生长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2个径级红松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小径级(胸径为10~20 cm)红松对当年生长季的平均最低气温以及上一年的气候因子更敏感,而大径级(胸径>40 cm)红松对当年生长季的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更敏感.影响4个纬度样地红松径向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在最南端的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是当年生长季的季均气温和季均最高气温;最北端的胜山自然保护区是低温因子,包括所有季节的平均最低气温、冬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以及除上一年生长季末期和当年生长季以外所有季节的平均气温;中间纬度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当年生长季和生长季末期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和当年生长季的降水量;凉水自然保护区是当年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在气温不断上升的40多年,最南端的2个径级红松径向生长均显著下降,最北端均显著上升,中间2个纬度样地变化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2.
对全封闭湖泊调角海子的湖沼相沉积进行高分辨率采样,并通过^13C测年建立了样吕的时间序列;通过孢粉分析及孢粉资料的“地层约束聚类分析”,建立了主要孢粉类型的浓度和百分比图谱,划分出5个孢粉带和9个孢粉亚带,重建了区域植被演化历史,并据此初步探讨了区域全新世以来生态环境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3.
以发育效应指数和生物气象时间尺度概念为基础,建立了不同品种大白菜在各发育阶段上的发育机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模型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新生儿医院感染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为重点进行临床分析及讨论。1993年10月~1995年4月,共收集医院感染肺炎49例,占同期住院病人2.78%。其中足月儿37例,早产儿12例。平均住院均在两周以上,诊断院内感染者均从事痰培养、病房空气及医护人员手培养,并进行病毒检测。痰培养结果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条件致病菌为球菌与杆菌并存。空气培养在重病监护室有条件致病菌生长同时,还有大肠杆菌生长。医护人员洗手前培养以大肠杆菌多见,而G+球菌洗手前、后比较无差异。病毒检测多见合胞病毒,其次为流感及腺病毒。而腺病毒阳性者病情重,并均伴Ⅱ型呼衰。本文对医院感染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5.
决明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决明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7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A.MS+2.02,4-Dmg/L(以下单位省略)+0.3BA+0.2NAA.B.MS+0.22,4-D十0.2BA+2.0NAA.C.MS+1.02,4-D+0.5BA+0.2KT.D.MS+0.7BA+1.5NAA+0.1KT.E.MS+1.52,4-D+0.7BA十0.2MAA.F.MS+0.42.4-D+1.0NAA+0.1KT.G.MSB(MS的无机成份和B5有机成分)+0.15NAA+BA,KT和ZT各0.5。8~15天后分别有90~99.6%的子叶片被诱导出愈伤组织,并且F.与C.类培养基对诱导愈伤组织比较理想,放于G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有9.2~30.2%的芽分化率。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0.2IBA中、98%生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36.
杨广明  郅军锐  李顺欣  刘利 《生态学杂志》2016,27(11):3698-3704
为探讨乙基多杀菌素和印楝素对西花蓟马的亚致死效应,采用浸叶法确定了它们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亚致死浓度(LC25),并研究了该浓度下两种生物源农药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生物源农药亚致死浓度处理对西花蓟马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两性生殖方式下,乙基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产卵前期、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雄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印楝素处理后,西花蓟马产卵量显著降低,产卵前期明显延长.在孤雌生殖方式下,不论乙基多杀菌素和印楝素处理,西花蓟马产卵前期均明显延长,但只有印楝素使雌成虫寿命缩短和产卵量显著降低.两种生物源农药对西花蓟马次代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影响不同,无论在何种生殖方式下,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西花蓟马的未成熟期均明显短于印楝素处理.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后西花蓟马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高于对照,而印楝素较对照低.以上结果说明,两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不同,乙基多杀菌素亚致死浓度对西花蓟马种群的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印楝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杀虫剂的影响程度还与西花蓟马的生殖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7.
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峰丛洼地区域石漠化面积削减较为迅速、亟需从前期治理侧重遏制面积扩张转向生态服务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后面临的治理投入与分区较为粗放、治理技术与模式缺乏针对性、综合效益亟待提升等问题,以生态服务提升为核心目标,系统研究生态工程实施以来区域石漠化演变的关键因子、水土流失/漏失关键过程与调控、植被恢复与人工诱导提升土壤生态功能机理,突破面向生态功能优化的区域生态系统监测评估、表层岩溶水生态调蓄与高效利用、有机物资源利用与退化土壤肥力提升、耐旱型植物群落构建与规模化建植、可持续性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等关键技术,形成生态服务提升与民生改善的区域石漠化治理系统性解决方案,为石漠化治理二期工程与扶贫提供科技支撑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对比评估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和~(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术前CECT(27例)及~(18)F-FDG PET/CT(39例)图像,于两种影像学手段下,双盲法判定每位患者胃癌的TNM分期,然后分别计算每种影像学方法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差异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CEC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T分期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100.00%、72.73%、59.26%和100.00%、90.91%、76.92%;CEC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75.00%、71.43%、88.24%、50.00%、74.07%和42.86%、92.00%、75.00%、74.19%、35.90%。结论:CECT和~(18)F-FDG PET/CT均可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预估,尤其在N分期方面,CECT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入院时静息心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静息心率将患者分为Ⅰ组(心率70次/min),Ⅱ组(心率:70%~90次/min),Ⅲ组(心率90次/min);测量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 BNP水平,按照其中位数分为两组:NT-pro BNP2087.63 pg/m L组和NT-pro BNP≥2087.63 pg/m L,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静息心率与血清NT-pro BNP的关系。结果:三组在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空腹血糖(FPG)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患者收缩压、LVEDD、FPG,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比例较高、LVEF偏低;三组在血清NT-pro BNP比较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高于Ⅰ组及Ⅱ组、Ⅱ组高于Ⅰ组;与NT-pro BNP2087.63 pg/m L组比较,NT-pro BNP≥2087.63 pg/m L组静息心率偏快,且患者中90(次/min)的比例较高(P0.05)。静息心率与与NT-pro BNP呈正相关(r=0.281,P=0.035);静息心率是影响NT-pro BN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息心率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0.
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及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