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湖南省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稻田土壤碳、氮演变及其耦合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3年,无肥处理(对照,CK)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略呈下降趋势;化肥(NPK)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有机 无机肥配施处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3%和18%,低量有机肥(LOM)处理分别提高54%和45%,高量有机肥(HOM)处理分别提高89%和67%.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稻田土壤C/N为8.5~12.9,多数分布在10左右.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稻田土壤碳、氮的固定与积累;稻田土壤碳、氮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12.
NtTkr是个在烟草分裂旺盛组织中优势表达的驱动家族新成员,尾部有3个卷曲螺旋(Coiled-coil,CC1-3),已知位于CC3 1084位的T缺失或点突变会影响其分布,推测该改变可能受与其结合的蛋白底物的影响。为确定T1084缺失或点突变对NtTkr与候选蛋白互作的影响,通过重叠延伸PCR在烟草NtTkr尾部引入T1084缺失(T1084d)和T1084A点突变,克隆入pGBKT7获诱饵表达载体,转入AH109并分别与携带pGADT7-H2A/Sulfer/NT3的Y187接合后进行双杂交检测。结果表明T1084A与T相近,但先于T显蓝色,且颜色较T深;T1084d明显不如T;一级结构和Coiled-coil软件分析表明T1084处于CC3的a位,属极性亲水氨基酸,将其替换为非极性疏水的丙氨酸可增强七肽重复序列结构域(HR结构域)的疏水性,并造成七肽重复序列增长,T1084缺失则造成其缩短。表明增加HR结构域的疏水性和七肽重复序列的长度可增强NtKrp与候选蛋白的互作,而缩短卷曲螺旋的长度则造成其相互作用的减弱。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探究滇产植物纤枝金丝桃的物质基础,寻找活性化合物,该文用80%乙醇对纤枝金丝桃地上部分浸渍提取,应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纤枝金丝桃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1)从纤枝金丝桃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ttenuatumione G(1)、uralodin B(2)、chipericumin C(3)、2,5-二羟基-1-甲氧基氧杂蒽酮(4)、1,7-二羟基氧杂蒽酮(5)、1,7-二羟基-4-甲氧基氧杂蒽酮(6)、槲皮苷(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10)、槲皮素(11)、白桦脂酸(12)、白桦脂酸甲酯(13)、白桦脂酮酸(14)、β-谷甾醇(15)。化合物1-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14进行体外抗乳腺癌活性测试,结果仅显示化合物3、6、13对2种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48.6~123.5μg·mL^(-1)。该研究结果对综合开发利用纤枝金丝桃资源具有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双牙列套式口腔矫正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0 例老 年OSAS 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采用双牙列套式口腔矫正器治疗。治疗前后,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测和比较 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以及血氧饱和度,并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变 化。结果:①治疗后,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存在统计 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②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 感角色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双牙列套式口腔矫正器不仅能够有效 改善OSAS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OSAS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旨在探究人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采用自制振动触觉表达装置,在20名20~30岁被试(10男,10女)首先进行了一项回忆性实验,确定了手指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记忆容量,然后在该范围内进行了再认性实验,对人手指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再认正确率和被试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重要特性:(1)人手指振动触觉记忆容量为4±1;(2)振动强度间隔越大,手指振动强度记忆容量越大;(3)振动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振动记忆容量减少,男性最佳持续时间为400 ms,女性为300 ms;(4)振动刺激系列越长,再认正确率越低,反应时间越长;(5)振动刺激序列按强度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布要比按混乱的顺序排布更容易记忆;(6)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按照逐个进行比较的系列扫描方式进行的。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人手指指尖触觉感知特性,为触觉反馈技术的研究提供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目的通过构建间充质干细胞(MSC)与乳腺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共培养模型,探讨MSC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含荧光基因第三代自身失活慢病毒载体感染人类脐带分离提取的MSC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以单独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分别设立对照,2种乳腺癌细胞分别与MSC共培养,检测乳腺癌细胞在MSC作用下增生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结果MSC在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过程中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第3天共培养组乳腺癌MDA-MB-231细胞数高于单独MDA-MB-231培养组[(5.50±0.71)×10^3个比(1.63±0.41)×10^3个],培养至第7天,两组间MDA-MB-231细胞数差异进一步增大[(81.25±7.40)×10^3个比(26.25±4.15)×10^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共培养后MSC促进乳腺癌细胞表达干细胞特有标记物CD90,MCF-7从共培养第2天CD90表达率(1.38±0.30)﹪升高至第9天(92.45±2.04)﹪。在共培养中MSC围绕肿瘤细胞集落方式生长,在形态上变长,并发现一种新型混合细胞(hybrid融合细胞)同时表达绿色和红色荧光,且对化疗药物更敏感。结论MSC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伴随MSC形态学改变和hybrid融合细胞出现,乳腺癌细胞获得MSC特有CD90表达。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喉镜检查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术前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07例,采用高频超声与喉镜进行术前评估侵犯喉返神经情况,记录超声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结果:在20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学证实喉返神经侵犯52例(侵犯组),转移率为25.1%。侵犯组的性别、年龄、发病位置、体重指数、病程等与非侵犯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犯组超声显示病灶形态、内部回声、边界、钙化、晕环等特征与非侵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侵犯组的病灶形态不规则、无晕环、无钙化、边界不清晰、内部高超声均显著高于非侵犯组(P0.05)。侵犯组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值高于非侵犯组患者(P0.05),两组达峰时间(Peak time,TP)与AU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7例患者中,高频超声判断为喉返神经侵犯43例,喉镜判断为喉返神经侵犯39例,高频超声与喉镜检查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的术前诊断敏感性为97.7%和97.4%,特异性为93.9%和91.7%,高频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喉镜检查稍优。ROC曲线显示高频超声诊断的AUC为0.903,喉镜检查的AUC为0.860。结论:高频超声与喉镜检查对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的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相当,均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能准确反映患者侵犯喉返神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8.
ERF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且参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大豆中克隆获得1个新的ERF转录因子基因Gm ERF8,开放阅读框全长627 bp,编码1个由2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23.43 k D的蛋白。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1个典型的AP2/ERF结合域,2个预测的核定位信号和1个保守的EAR抑制元件。进化分析表明Gm ERF8蛋白与烟草Nt ERF3蛋白的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Gm ERF8在大豆的根和叶中表达量较高。ABA、高盐和低温处理均使Gm ERF8表达量下降;乙烯(ET)和干旱处理则使Gm ERF8的表达量先下降后升高。转录调节能力分析结果显示,Gm ERF8可以抑制报告基因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m ERF8可能作为转录抑制子参与大豆对环境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119.
1980年作者之一(周)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林虫会议上作了《森林天敌昆虫——长翅目》的报告,次年二作者(周、王)和冉瑞碧发表了《长翅目昆虫的分类研究》,引起了全国森林保护工作者的兴趣。后二作者(李、童)于1982—1983年在湖南林区作了广泛的采集调查,获得大量标本。以湖南的长翅目过去无人研究过,所以大部分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120.
中国窄腹细蜂属四新种记述(膜翅目:窄腹细蜂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窄腹细蜂科Ropronia Provancher,1886隶属于细蜂总科Serphoidea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全世界已知9种,我国已知3种:短角窄腹细蜂R.brevicornis Townes~1、四川窄腹细蜂R.szechuanensis Chao~2和浙江窄腹细蜂R.zhejiangensis He~3。本文报道在我国新发现的4新种:红腹窄腹细蜂R.rufiabdominalis、斑足窄腹细蜂R.pectipes、浪唇窄腹细蜂R.undaclypeus和双瘤窄腹细蜂R.bituberculata。新种模式标本除浪唇窄腹细蜂副模和双瘤窄腹细蜂副模存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外,其余均放在浙江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