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报道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质S1 2或L2 4突变体均可以在翻译层次上抑制λN基因表达 .为研究其机理 ,用DNA外切酶Ⅲ(DNAExoⅢ)对λN lacZ融合基因上的λN基因部分进行了 5′→ 3′的缺失 ,以期改变λN基因的TIR(Translationalinitiationregion)或编码区 .经DNA序列分析共得到 2 3种缺失的λN lacZ融合基因 .比较它们在野生型菌株与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内的β 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结果表明 :( 1 )核糖体蛋白质S1 2突变体可以影响 30S小亚基同λN基因的TIR识别与结合 ,从而不利于 30S起始复合物形成 ,降低了翻译起始效率 ;( 2 )λN基因的编码区也是造成它在S1 2突变体内表达下降的原因 ;( 3)核糖体蛋白质L2 4突变体抑制λN基因表达的原因与翻译起始和λN基因 5′端的编码区无关 ,而可能与其 3′端结构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永亮  童克忠 《遗传学报》1994,21(3):235-246
本文利用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基因E(aprE),对建立枯草杆菌分泌表达的载体-宿主系统作了探讨。首先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的启动子克隆质粒pGKV210对aprE的启动子功能进行检测,发现用E.coli作为研究aprE表达信号的“中间宿主”是可行的;然后在穿梭质coli作为研究,aprE表达信号的“中间宿主”是可行的;然后在穿梭质粒,进而构建了基于aprE启动子和信号顺序的分泌表达载体pSP1和p  相似文献   
13.
14.
董恒江  翁曼丽  童克忠 《遗传》1990,12(5):19-21
将质粒pKC101上λcI基因切除,建成新质粒pHD109。用F'cI857控制质粒pHD109上λN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核糖体蛋白质S12依赖链霉素突变抑制λN基因的表达;(2)F’cI857对质粒pHD109上λN基因表达的调节,受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遗传物质的起源间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克忠 《遗传》1991,13(3):44-45
一、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复制,只有能复制的物质,才能传种接代,才能类生类;二是进化,除了类生类之外,还得有类生非类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才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界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构成生物  相似文献   
16.
λ Nam 7除其cI基因是cI 857温度敏感突变外,其N基因携有amber无义突变,故在Eseherichia coli A19(met,thi,his-95,rna-19,rel-1)上不能增殖。λcI 857只有cI 857温度敏感突变,其N基因是野生型,所以能以E. coli A19为宿主进行增殖。λcI 857和λ Nam7只有1个N基因之差。λcI 857在A19及其衍生株上增殖的优劣,可以作为判断N基因表达程度高低的标准。本文以24种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为宿主,测定λcI 857的成斑率。结果在S3+L22,S4+L16+L24,S21+L25,L24,缺L1,缺S3等突变体中,成斑率下降到10~(-6)—10~(-6);在S3+S18+L6+L24+L27和L27突变体中,成斑率分别提高6.02和3.56倍。以上结果说明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影响λ 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核糖体是生物体翻译遗传密码的唯一场所。核糖体各组份的确切功能目前仍不清楚。本实验室的研究已证实:有些核糖体蛋白质突变能在翻译水平上影响核糖体翻译的特异性。本文使用转座子Tn10将核糖蛋白质L24(rpmA)突变从A19的衍生株转到T83菌株上,并研究这2个突变对λN和λQ基因及对N-lacZ和Q-lacZ融合基因表达的不同影响,为核糖体蛋白质能影响核糖体翻译的特异性提供了又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打开当今任何一本遗传学教科书一读,就会使你觉得遗传学研究成果累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不是DNA就是RNA,两者必居其一。80年代初期出现的Prion 迷雾,已经不复存在。不论以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信息都是以四种碱基作为编码字母,编码于核苷酸的顺序之中。令人兴奋的是遗传密码这部天书,经过生物学界最大的一场会战,在短短几年之内,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而且证明生物不论其进化程度的高低、结构繁简,都使用这同一套密码。对于基因的认识也大大进了一步,基因不但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的一段DNA序列,而且也包括其转录、翻译的起始、终止信号。基因不但是各个分立的实体,而且也可以是重叠的、割裂的。DNA是隋性的,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必须经过转录、翻译成  相似文献   
19.
分子遗传学泰斗J. D. Watson于1957年首先对核糖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后0. 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核糖体的结构已经基本研究清楚。然而对核糖体蛋白质的确切 功能,却仍然一无所知。1979年以来,本实验室主要从事分离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研 究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在S12突变体中,碱性蛋白酶活性下降, 而中性蛋白酶活性正常。到目前为止,我们分离鉴定了的枯草杆菌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 总数居世界首位。我们研究了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噬菌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发现在 S12的依赖链霉素突变体中,噬菌体娜05裂解量下降;蛋白质合成受Pf-;而RN A和 DNA合成正常。测定了噬菌体价29在27种共44株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中的成斑 率。在多数突变体中,成斑率下降,最低达10-6;少数升高,最高达三倍;还百一些升降都 不明显。大汤杆菌C600的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x噬菌体的成5k率和相对产量 大大降低,而T4和T7的成斑率正常。大肠杆菌1.148叹Xc 1857)的S12发生依赖 链霉素突变,肠1857的诱导释放量大大降低,而T4的成斑率反有所增加。在大肠杆菌 A19野生型菌株中,I噬菌体的N基因表达正常;核糖体蛋白质S10, S16, S19, S20 和L3友生突变,能抑制N基因表达;L21 + L25, L24突变,N基因不能表达;L27突 变,促进N基因表达;S8,L6,L7ZL12,L14禾L23突变,对N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把N基囚克隆在质拉上,用功能互补的方法,测定N基因表达的程度。结果清楚表明, 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N基因不能表达;发生杭链霉素突变,却表达正常。综合以上 实验结果,可见不同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时同一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同一核糖体蛋白 质突变对不同基因表达的影响也不同。还有一些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其他基因表达没 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道了枯草杆菌依赖链霉素突变体不能形成孢子、抗链霉素突变体孢子形成正常的现象。已知链霉素作用于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转译遗传密码的场所,所以这类孢子形成突变体可能与其转译水平的调节不全有关,对从转译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遗传调节可能会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于1973年7月将本文投寄《遗传学通讯》编辑部。当时由于受“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本文曾被扣压,不准发表。现在,粉碎了“四人帮”,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特将本文发表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