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摘要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S)对食管癌(EPC)模型大鼠的抑瘤作用、免疫功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顺铂组(S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APSL)、黄芪多糖中剂量组(APSM)、黄芪多糖高剂量组(APSH),每组10只。通过移植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建立EPC模型,分别给予3 mg/kg顺铂和100、200、400 mg/kg的APS干预。测量各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群,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肿瘤组织中PI3K和Akt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经干预后,S组和各APS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M组(P<0.05);S组和APSH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相显著小于APSM和APSL组(P<0.05);APSM组大鼠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显著小于APSL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59%、32.35%和17.65%。S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低于M组(P<0.05);各APS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高于S组(P<0.05);APSH和APSM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高于M组(P<0.05)。各APS组大鼠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S组和M组,而CD8+均显著低于S组和M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之间两两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组和各APS组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相对表达均显著低于M组(P<0.05);APSH、APSM和APSL组之间两两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S可通过调控PI3K/Akt 信号通路和改善免疫功能,发挥对EPC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EPC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小麦的进化     
小麦粮中宝,源流万年长。今天,全世界小麦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于所有作物之首,它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麦是古代早已有了的吗?不!人类最早种植的小麦,远不是今天这种穗大粒多,姿态丰盈的样子,小麦和其它植物一样,也有着一部自身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培育和大自然驯化的成果。从人类的采集活动谈起追本溯源,小麦的原始祖先就是野麦草——野生  相似文献   
63.
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瓜菜。为明确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耐寒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过冷却点仪,对取食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丝瓜Luffa aegyptiaca Miller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南亚果实蝇5个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每一组寄主植物上的5个发育阶段中,南亚果实蝇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均为最低,显著低于1日龄蛹、幼虫和成虫;不同寄主南亚果实蝇同一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分别为-23.97~-8.06℃和-14.02~-0.59℃,其中取食苦瓜的南亚果实蝇5日龄蛹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最低,均值分别为-23.97℃和-14.02℃,但与黄瓜无显著差异;4种寄主中老熟幼虫、1日龄蛹、1日龄雌成虫和5日龄雌成虫过冷却点均为取食黄瓜最低;杧果种群1日龄雌成虫过冷却点最高,均值为-7.47℃,苦瓜种群老熟幼虫体液冰点最高,均值为-0.59℃。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寄主对南亚果实...  相似文献   
64.
MADS-box转录因子在多种植物的发育过程、特别是花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MADS-box转录因子在芒果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到1个芒果的SOC1基因,命名为MSOC1(GenBank登录号为KP404094)。MSOC1编码区为733bp,编码223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5.6kD,理论等电点为8.96。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SOC1具有保守的MADS-box及半保守的K区,属于MADS-box家族SOC1/TM3亚家族。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MSOC1基因在芒果各个组织部位均有表达,但在茎、叶和花芽中表达量高,而在根和花中表达量低。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不规则抗体是血浆中除了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会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疑难配血、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症。本文探讨不规则抗体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为需要输血的患者选择匹配的血液供应,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合理、有效。方法:利用Ⅰ~Ⅲ类谱细胞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对住院患者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再对阳性标本利用Ⅰ~Ⅻ类谱细胞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13889例受检血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25例,阳性率为0.18%。检出的不规则抗体涉及Rh、MNSs、Lewis、Kidd四个血型系统,所占比例分别为80%、8%、8%、4%。且不规则抗体在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可有效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于安全输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1年骨愈合模型快速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对比术前术后模型,通过术前判定内固定取出后骨折断端是否断裂。方法:运用Mimics、Geomagic Studio、Abaqus等软件采用快速个体化建模方法对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1年内固定取出术前后的多层螺旋CT数据进行快速建立模型,术前模型模拟剥除钢板后进行有限元分析,施加人体单腿站立时的静力载荷和约束,并将分析结果与术后模型进行对比,观察米塞斯应力分布情况、最大值及其所处部位。结果:按照材料属性进行区别显示米赛斯应力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在不同应力载荷下,手术前后各类型材料的米赛斯应力最大值及最小值部位相同,各类型材料中,最大值均没有位于骨折断端,不同方法的最大应力值部位相近,均在股骨中远端1/4交界处,手术前后应力分布基本相同。结论:采用个体化建模方法可以对骨折内固定取出前的骨愈合模型进行运算分析,快速预判术后是否导致骨折断端断裂。  相似文献   
67.
以粘质沙雷氏菌PL-06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磷脂酶A1基因plaA和含有辅助蛋白的磷脂酶A1基因plaB.plaA和plaB基因与pET-28a(+)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得到基因工程菌AP28和BP28.AP28最佳的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初始OD600值0.5,IPTG浓度为0.2mmol/L,诱导温度为37℃,诱导时间为4h,优化后磷脂酶A1蛋白表达水平从32%上升至46%,包涵体复性的磷脂酶A1酶活从10.8U/ml上升到12U/ml,相对于BP28工程菌,目的蛋白的表达对宿主细胞毒性小,而且得到的蛋白容易纯化.因此通过优化磷脂酶A1基因plaA的诱导条件,使磷脂酶A1以大量的包涵体形式表达,从而得到较高活性的磷脂酶A1并避免其对宿主细胞的毒性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得到大量纯化的磷脂酶A1蛋白,方便下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考察有机氮源种类、蛋白胨用量以及(NH4)2SO4用量对重组E.coli发酵产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蛋白胨作为有机氮源且用量在10 g/L,( NH4 )2SO4用量在15 g/L时,摇瓶发酵产L-精氨酸产量最高,达到9.4g/L.在5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培养,通过补加(NH4)2 SO4,L-精氨酸产量可以达到18.8 g/L,比未补加提高了108.9%.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浓度和干预时间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VPA(0.1、0.3、0.5、0.75和1.0mmol/L)处理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NB培养基组做对照,分别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用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并计数微管蛋白-Ⅲ(β-tubllin III)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比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相点组间比较,3天时各组中神经元分化比例无显著差异;7天时不同浓度VPA组与对照组分化神经元比例开始呈现差异;10天时这种差异继续增大,0.75 mmol/L VPA组中神经元比例为82.15±0.93%;14天时保持这种差异;但各时相点1.0 mmol/L VPA组与0.75 mmol/L VPA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发现,3-10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显著增加,但14天时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10天无显著变化。结论:0.75mmol/L VPA在10天时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70.
miR-126通过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同源框A9(HOXA9)、胰岛素受体底物-1(IlLS-1)、p85-B基因等,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在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miR-126,能明显下调VEGF-A、EGLF7、HOXA9、VCAM-l等与肿瘤生长、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分子。miR-126作为抑癌因子,在多种肿瘤中均下调。其抑癌作用及机制在肺癌、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等中均已得到证实。本课题拟对miR-126调控前列腺癌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