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0篇
  72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是一类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7.5kb。其5′端非编码区由约742个核苷酸长,主要与病毒RNA复制、蛋白翻译起始、病毒颗粒的装配及病毒的细胞适应减毒及神经毒力密切相关。我们研究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E17)上致细胞病变较猴肾细胞慢,病毒产量亦明显低于恒河猴肾细胞培养,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2.
HPV16(新疆株)E6在Pichia pastoris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酵母Pichia pastoris真核蛋白表达在系统,表达HPV16(新疆株)E6(HPV16 XJ E6)蛋白。方法:根据HPV16 XJ E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分别在5′引物和3′引物中引入了EcorRI和XbaI酶切位点,经PCR扩增后与pMD18-T载体相连,再将HPV16 XJ E6从载体上切下并克隆至穿棱质粒pGAPZαA上,获得的重组穿棱质粒pGAPZαA-E6经线性化后,采用LiCl法将重组穿棱质粒转入酵母细胞内,Zeocin^ 筛选鉴定,经小瓶发酵后,取上清作SDSPAGE检测,结果:HPV16 XJ E6成功地在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20kD,为深入研究HPV16 XJ E6蛋白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3.
白念珠菌芽管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念珠菌有酵母相及菌丝相两种形态,而在形态转变早期阶段可形成芽管,是该菌由定植菌向致病菌转变的标志。体内外很多因素可影响芽管的形成,对其表面特异抗原的检测仍然是一难题,芽管相关致病基因、蛋白以及致病机制等目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上述内容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了解近19年间上海地区脓癣的发病情况、病原菌及其变迁。方法选取头皮屑及头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和(或)真菌培养为皮肤癣菌者,记录其临床表现、感染方式及动物接触史等。结果头癣患者1 009例,其中男性437例,女性572例;年龄20 d~93岁,平均10.44岁;脓癣114例(11.30%),其中男性44例,女性70例。年龄20 d~68岁,平均10.60岁,5~10岁最多见(45.61%),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31.58%)。感染方式:发内型48例,发外型66例。真菌培养阳性的脓癣95例,其中犬小孢子菌29例(30.53%)、紫色毛癣菌21例(22.11%)、须癣毛癣菌19例(20.00%)、红色毛癣菌15例(15.79%)、断发毛癣菌7例(7.37%)、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4.21%)。脓癣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须癣毛癣菌脓癣尤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脓癣主要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犬小孢子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发外型感染较发内型多见。  相似文献   
115.
假单胞菌产脂肪酶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2106菌株产脂肪酶条件的初步探索表明,该菌株脂肪酶为组成型,不受油脂类底物的诱导。碳源的种类(单糖、双糖、多糖)和浓度对产酶影响不大,氮源以豆饼粉和玉米浆混合添加最好。最适发酵温度为32℃,摇瓶转速140r/min。实验中还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产酶培养基组成。  相似文献   
116.
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斑马鱼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的饲用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评估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动物,设置5个处理:含20%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组(GMF)、含20%亲本玉米膨化饲料组(PF)、转基因玉米粉(GMM)、亲本玉米粉(PMM)以及商业饲料对照组(CF),通过98 d的喂养试验,调查斑马鱼的生长表现、组织病理、繁殖、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敏感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的各项生长指标、肝脏、脑和肠道的组织病理、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SOD、CAT、热激蛋白70(HSP70)和卵黄蛋白原(VTG)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在试验后期,饲料组(GMF和PF)和玉米粉组(GMM和PMM)斑马鱼的体重、体长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商业饲料组;饲料组斑马鱼的孵化率显著低于玉米粉组和商业饲料组;饲料组(3.85±0.76)雄鱼肝脏中的VTG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玉米粉组(1.60±0.56).研究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没有明显生态毒理效应,但由于配制的膨化饲料与商业饲料在营养成分和适口性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个别指标与商业饲料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7.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白术-熟地黄组方(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通过多个数据库获取肾病综合征基因并进行功能模块分解,找出肾病综合征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通过文献以及数据库查找HBS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筛选出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靶点.通过有效靶点的KEGG和GO富集分析,...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的方法,提高转基因鱼腥藻的产量和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的表达率。方法:在葡萄糖浓度为0~300mmol/L的范围内,进行了转hTNF-α鱼腥藻IB02的摇瓶混合营养培养,用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转基因鱼腥藻的生长和hTNF-α的表达。结果:添加葡萄糖的藻液最高生长密度是未添加葡萄糖的3.5倍,且hTNFa的表达率也提高至4倍。结论:在各种葡萄糖浓度下,葡萄糖的利用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9.
以葡萄砧木'5BB'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组合对'5BB'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为适合叶柄不定芽再生的基本培养基;着生于顶端第2、3节位的叶柄为适宜的外植体;适于叶柄不定芽再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为2.5 mg/L BA+0.05mg/L IBA;叶柄不定芽再生率最高可达到43.33%.  相似文献   
120.
选用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杆粒 (AcMNPVbacmid)为材料 ,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利用RecA基因介导的同源重组 ,将其p74基因剔除 ,并精确地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MNPV)的p74基因进行了替换。所构建的重组AcMNPV杆粒在修饰后的p74基因位点中未留下任何有可能影响该基因表达及功能的选择标记 ,SpltMNPV的p74基因直接位于AcMNPVp74基因的启动子控制下。RT PCR显示替换后的p74基因得到了表达。生物测定结果显示 ,重组病毒AcMNPV杆粒 polhSL74无法通过口服方式感染银纹夜蛾幼虫 ,表明杆状病毒p74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