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1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专业分类
7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5篇 |
1973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是一类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7.5kb。其5′端非编码区由约742个核苷酸长,主要与病毒RNA复制、蛋白翻译起始、病毒颗粒的装配及病毒的细胞适应减毒及神经毒力密切相关。我们研究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E17)上致细胞病变较猴肾细胞慢,病毒产量亦明显低于恒河猴肾细胞培养,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2.
HPV16(新疆株)E6在Pichia pastoris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酵母Pichia pastoris真核蛋白表达在系统,表达HPV16(新疆株)E6(HPV16 XJ E6)蛋白。方法:根据HPV16 XJ E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分别在5′引物和3′引物中引入了EcorRI和XbaI酶切位点,经PCR扩增后与pMD18-T载体相连,再将HPV16 XJ E6从载体上切下并克隆至穿棱质粒pGAPZαA上,获得的重组穿棱质粒pGAPZαA-E6经线性化后,采用LiCl法将重组穿棱质粒转入酵母细胞内,Zeocin^ 筛选鉴定,经小瓶发酵后,取上清作SDSPAGE检测,结果:HPV16 XJ E6成功地在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20kD,为深入研究HPV16 XJ E6蛋白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3.
白念珠菌芽管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念珠菌有酵母相及菌丝相两种形态,而在形态转变早期阶段可形成芽管,是该菌由定植菌向致病菌转变的标志。体内外很多因素可影响芽管的形成,对其表面特异抗原的检测仍然是一难题,芽管相关致病基因、蛋白以及致病机制等目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上述内容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了解近19年间上海地区脓癣的发病情况、病原菌及其变迁。方法选取头皮屑及头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和(或)真菌培养为皮肤癣菌者,记录其临床表现、感染方式及动物接触史等。结果头癣患者1 009例,其中男性437例,女性572例;年龄20 d~93岁,平均10.44岁;脓癣114例(11.30%),其中男性44例,女性70例。年龄20 d~68岁,平均10.60岁,5~10岁最多见(45.61%),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31.58%)。感染方式:发内型48例,发外型66例。真菌培养阳性的脓癣95例,其中犬小孢子菌29例(30.53%)、紫色毛癣菌21例(22.11%)、须癣毛癣菌19例(20.00%)、红色毛癣菌15例(15.79%)、断发毛癣菌7例(7.37%)、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4.21%)。脓癣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须癣毛癣菌脓癣尤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脓癣主要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犬小孢子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发外型感染较发内型多见。 相似文献
115.
116.
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斑马鱼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的饲用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评估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动物,设置5个处理:含20%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组(GMF)、含20%亲本玉米膨化饲料组(PF)、转基因玉米粉(GMM)、亲本玉米粉(PMM)以及商业饲料对照组(CF),通过98 d的喂养试验,调查斑马鱼的生长表现、组织病理、繁殖、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敏感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的各项生长指标、肝脏、脑和肠道的组织病理、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SOD、CAT、热激蛋白70(HSP70)和卵黄蛋白原(VTG)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在试验后期,饲料组(GMF和PF)和玉米粉组(GMM和PMM)斑马鱼的体重、体长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商业饲料组;饲料组斑马鱼的孵化率显著低于玉米粉组和商业饲料组;饲料组(3.85±0.76)雄鱼肝脏中的VTG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玉米粉组(1.60±0.56).研究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没有明显生态毒理效应,但由于配制的膨化饲料与商业饲料在营养成分和适口性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个别指标与商业饲料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7.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白术-熟地黄组方(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通过多个数据库获取肾病综合征基因并进行功能模块分解,找出肾病综合征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通过文献以及数据库查找HBS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筛选出HBS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靶点.通过有效靶点的KEGG和GO富集分析,... 相似文献
118.
119.
以葡萄砧木'5BB'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组合对'5BB'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为适合叶柄不定芽再生的基本培养基;着生于顶端第2、3节位的叶柄为适宜的外植体;适于叶柄不定芽再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为2.5 mg/L BA+0.05mg/L IBA;叶柄不定芽再生率最高可达到43.33%. 相似文献
120.
选用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杆粒 (AcMNPVbacmid)为材料 ,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利用RecA基因介导的同源重组 ,将其p74基因剔除 ,并精确地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MNPV)的p74基因进行了替换。所构建的重组AcMNPV杆粒在修饰后的p74基因位点中未留下任何有可能影响该基因表达及功能的选择标记 ,SpltMNPV的p74基因直接位于AcMNPVp74基因的启动子控制下。RT PCR显示替换后的p74基因得到了表达。生物测定结果显示 ,重组病毒AcMNPV杆粒 polhSL74无法通过口服方式感染银纹夜蛾幼虫 ,表明杆状病毒p74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