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12.
本试验对7个品种变叶木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一;7个品种变叶木共有14条谱带,2号谱带最多为11条,5号谱带最少为6条;其谱带分为3个区(A=0~0.18,B=0.18~0.35,C=0.35~0.5);并对7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
西番莲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近年来西番莲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品红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红花药来源于雄蕊原基,花药由表皮(1层)、药室内壁(1层)、中层(1层)、绒毡层(1层)及造胞细胞组成,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是经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该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形成2-核花粉。花药壁层的变化是表皮在花药成熟期消失,中层在四分体时消失,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期形成柱状纤维层。绒毡层在单核小孢子期径向伸长,有双核或多核,另外有的绒毡层细胞形成横隔或类胎座;进入2-核花粉期,绒毡层细胞分泌颗粒物进入药室,为非典型腺质绒毡层;进入成熟期绒毡层消失。同时观察到花药发育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
气候因子对三种豆科树种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气候因子对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大叶相思(A.awriculaeformis)和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根瘤固氮酶和吸氢酶活性的影响。3种树木根瘤均具有吸氢酶活性,外源H:可提高固氮酶活性,表明吸氢酶有助于固氮效率的提高。3树种根瘤的固氮活性有明显季节变化,夏秋活性较高,早春及冬季活性较低。离体根瘤固氮和吸H2活性表达的最适温度为25—30℃。光照强度及土壤湿度均显著影响根瘤固氮和吸H2活性。  相似文献   
16.
对垂花悬铃花雄配子体发育观察表明,其花药由表皮(1层)、药室内层(1层)、中层(2层)、绒毡层(1层)及造孢细胞组成,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雄配子体发育经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该四分体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十字交叉型及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形成营养核和生殖核,生殖核再经有丝分裂形成3-核花粉。花药壁层的变化,在单核小孢子期,表皮细胞解体,仅留下痕迹;中层在花粉母细胞期逐渐消失;药室内壁在单核小孢子期开始纤维化;绒毡层在单核小孢子期消失,属变形绒毡层。雌配子体发育观察表明,其子房上位,5室,每室1个胚珠,胚珠弯生,中轴胎座,大多数胚珠发育停留在珠心形成阶段,极少数珠心形成一群孢原细胞及单核、双核胚囊。  相似文献   
17.
18.
超结瘤大豆根瘤的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观察表明,超结瘤大豆未受侵染的宿主细胞中有一明显增大的细胞核。幼年类菌体为椭圆形,里面有个拟核区,正常类菌体有完善的周膜和PHB颗粒,受侵染的寄主细胞中出现类似无效根瘤的异常现象;少数类菌体退化或溶解,还有空周膜及裸露的类菌体,这可能是超结瘤大豆固氮活性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肯氏相思根瘤亚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氏相思根瘤亚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刚受侵袭的寄主细胞的细胞核和质体膨大,线粒体内嵴消失成为圆球状体,内质网膜松散;幼年类菌体细胞外形较小,呈圆形和椭圆形,细胞质浓密,染色深而均匀;成熟类菌体外型较大,形态多样,细胞内聚-β-羟基丁酸积累增多,随着根瘤细胞逐渐发育成熟,在类菌体被内可见1至数个类菌体,在根瘤衰老细胞中,类菌体包被周膜解离破裂,流出电子透明物质,本文还对周膜扩增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电镜观察表明,超结瘤大豆未受侵染的宿主细胞中有一明显增大的细胞核。幼年美菌体为椭圆形,里面有个拟核区,正常类菌体有完整的周膜和PHB颗粒。受侵染的寄主细胞中出现类似无效根瘤的异常现象:少数类菌体退化或溶解,还有空周膜及裸露的类菌体,这可能是超结瘤大豆固氮活性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