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对我国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党参、黄芪、连翘的内生细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共分离到42株内生细菌,分属于9个属,其中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为此类群的优势菌群。所分离到的所有菌株均属于兼性嗜碱菌和耐盐菌,这也反映了青藏高原高盐碱性的土壤性质。所分离到的3种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均对抗生素有一定的抗性,也证明了药用植物内生细菌与药用植物本身一样,具有某些抗药活性。  相似文献   
123.
以渤海和黄海分离出400多株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常规筛选方法选出2株低温蛋白酶产生菌(Pseudom onas alcaligenes)。经UV、DES、NTG、EMS、L iC l单独及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Pa040523)蛋白酶高产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Pa040523菌株蛋白酶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糖1.8%,尿素0.6%,磷酸氢二钾0.6%,磷酸二氢钾0.3%。该突变株低温蛋白酶产量为940.8 U/mg。  相似文献   
124.
构建p38 Loop-12(L12)的TAT融合表达载体,纯化原核表达的p38L12融合蛋白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内的功能.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p38L12及其“T-X-Y”双磷酸化位点的AF突变体p38L12(AF)片段,克隆入His标记的TAT-E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HTE(pET14b-His-TAT-EGFP),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原核表达菌,诱导表达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加入ECV304细胞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内转导活性;通过检测内源性ATF2磷酸化水平,鉴定高渗刺激下p38L12对内源性p38活性的影响.成功构建了p38L12和p38L12(AF)片段与TAT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的融合蛋白.在ECV304细胞中可见导入的HTE-p38L12和THE-p38L12(AF)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细胞内转导活性和转导效率,并可竞争性抑制高渗刺激对内源性p38的活化.基于HIV-1 TAT细胞转导系统证实p38L12可竞争性抑制高渗刺激诱导的内源性p38对ATF2的活化,从而发挥对p38激活特异性抑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5.
施用缓/控释尿素对玉米苗期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生态环境,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底肥对玉米苗期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涂层大颗粒尿素肥料的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施用大颗粒尿素,脲酶活性最强,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施用醋酸酯淀粉包膜大颗粒尿素、包膜双氰胺涂层大颗粒尿素、丙烯酸树脂包膜双氰胺涂层大颗粒尿素与不施氮肥土壤脲酶活性较高;每种处理微生物量碳与氮变化完全一致.施用醋酸酯淀粉包膜硝化和脲酶抑制剂涂层大颗粒尿素肥料,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低.同种膜材料包膜抑制剂涂层大颗粒尿素制成的缓/控释氮肥,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效果好于直接包膜大颗粒尿素;丙烯酸树脂包膜大颗粒尿素制成的缓/控释氮肥,对氮素的控释效果明显好于醋酸酯淀粉包膜.  相似文献   
126.
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狼的生境受到了自然环境变化压力和人为干扰的严重影响。为了解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狼的冬季生境特征,于2008年10-12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狼的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测量了59个20m×20m样方中的11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狼的冬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狼的生境主要特征为:隐蔽程度中等以上,水源距离100m,生境类型为高草阔地、干旱苇塘和河套,植被类型是以芦苇和柳灌丛为优势种的沼泽植被,植被高度1.0m,食物丰富度良好,居民点距离1000m,距草原道路距离1000m,牧场距离500m。影响狼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植被高度、植被类型和隐蔽级。次要因子为距围栏距离、雪深、距水源距离、生境类型、距牧场距离、食物丰富度和距居民点距离。  相似文献   
127.
抑制剂和猪粪对尿素氮在稻田土壤中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稻田土壤中尿素在配施抑制剂和猪粪的情况下不同形态氮的响应特征,探究不同管理措施下稻田土壤氮素保持和供给能力。本研究采用15N标记尿素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施肥(CK)、猪粪(M)、尿素(N)、猪粪+尿素(NM)、尿素+抑制剂(NI)和尿素+抑制剂+猪粪(NIM)6个处理。抑制剂选用脲酶抑制剂(PPD+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组合,测定返青期、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氮库的分配、尿素氮在氮库中的保存及水稻吸氮状况。结果表明: 施用猪粪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固定态铵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氮,提高了分蘖期尿素氮在各氮库中的贮存,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与N处理相比,添加抑制剂促进了NH4+的矿物固定和微生物对尿素氮的固持;与NM处理相比,施用抑制剂增加了黏土矿物对15NH4+的固定。通径分析表明,施用猪粪能促进水稻吸收肥料氮,增加水稻产量;添加抑制剂可通过铵的矿物固定将更多的肥料氮暂时储存;NIM能将更多的氮贮存在微生物生物量氮中,至作物生长后期,铵的释放和微生物周转矿化可为水稻提供更多的有效氮源。在我国北方稻田,NM和NIM处理是推荐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在肝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4对肝癌与癌旁组织中TCTP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技术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4中下调TCTP的表达,然后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观察下调TCTP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析TCTP促进肝癌发生这一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分子通路。结果:相比于对应的癌旁组织,TCTP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用siRNA技术下调TCTP水平后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下调TCTP的表达之后,AKT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TCTP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且在肝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和ERK通路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9.
本试验研究脲酶/硝化抑制剂不同组合在黑土和褐土中对尿素水解和硝化作用的调控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东北黑土、褐土的高效抑制剂组合。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施用普通尿素肥料(U)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及其与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2-氨基-4-氯-6-甲基嘧啶(AM)、3-甲基吡唑(MP)组合制成的6种高效稳定性尿素在黑土和褐土中的尿素水解和氨氧化特征。在培养125 d内分别取土壤样品15次,通过测定2种土壤中尿素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及氨氧化作用强度,计算硝化抑制率,确定最适合2种土壤的抑制剂或组合。结果表明: 尿素在黑土和褐土中水解时间约7 d,添加NBPT以及其与不同硝化抑制剂组合均能将尿素水解时间延长21 d以上。与U处理相比,添加抑制剂可显著增加土壤NH4+-N含量,降低NO3--N生成量,维持土壤中高NH4+-N含量的时间更久。黑土中,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处理均能显著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有效硝化抑制时间超过125 d;DMPP、CP与NBPT配施使黑土NH4+-N含量提高1.6~1.8倍,培养125 d时其硝化抑制率分别为47.9%和24.1%。褐土中,U处理培养80 d左右基本完成硝化过程,而添加硝化抑制剂使硝化过程延长至少30 d;DCD、DMPP与NBPT配施使土壤NH4+-N含量提高2.1~3.4倍,培养125 d时其硝化抑制率分别为25.3%和23.2%。因此,尿素与NBPT+DMPP和NBPT+DCD制成的高效稳定性尿素分别在黑土和褐土中施用效果最好,其次分别是NBPT+CP和NBPT+DMPP。  相似文献   
130.
目的:以药物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为实验模型,研究中药红景天苷对该模型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方式,结合该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0对同窝同性别8周龄小鼠,每对内两只小鼠随机分进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EG)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进行CCl4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并在诱导中期实验组加入红景天苷,对照组继续原诱导方案.诱导12周结束后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巨噬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血清Hyp含量表达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形态较好,假小叶形成较少,胶原沉积也相对较少(P<0.001),其血清中的Hy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小鼠肝脏中,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苷能够影响小鼠的正常肝纤维化进程,该药减轻了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对小鼠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作用的发挥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的增殖或者凋亡,从而使得该细胞对炎性信号调控发生变化,使得肝星形细胞分泌胶原减少得以实现.该药在大鼠及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上的治疗作用提示其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