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41.
为研究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快速进化机制和结构功能关系 ,使用PCR技术扩增了若干编码C型凝集素类蛋白 β链的cDNA分子以及agkisasinβ的基因组DNA ,并将这些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 .对测序结果与试验过程中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 ,并且进行点阵图比较和多序列比对 .结果表明 ,可能存在“转录后同源重组”等转录后的事件 ,在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多样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解释基因数目与蛋白质数目的差异这一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问题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次报告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基因组DNA序列 ,其中未发现有内含子  相似文献   
142.
在电镜下观察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时,另看到一大小为70—80nm,无囊膜,20面体对称的病毒颗粒。为了解该污染病毒,作者挑选了4条随机引物对此未知病毒分别进行反转录PCR和直接PCR扩增,结果共扩增出3条基因片段,经测序(一个反应)后分析与禽腺病毒1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9.5%、99.6%和99.5%。从而得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受到了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43.
本试验对表达猪瘟E2囊膜糖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E2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表达的蛋白质进行了纯化。在6mol/L盐酸胍存在的条件下,将包涵体溶解在Tris-HCl中,并直接用于His Band亲和层析。收集过柱产物并透析,在2%SDS条件下,对所得的重组蛋白质进行了定量。重组蛋白质被用来包被96孔ELISA板并应用于免疫猪瘟抗体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4.
噬菌体羧基端展示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噬菌体羧基端展示系统在一些方面是优于氨基端展示系统的,它可以用于构建和筛选cDNA噬菌体表面展示库,研究需要有自由羧基端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难以分泌的胞内蛋白的展示,特别是构建和筛选cDNA噬菌体表面展示库,将会成为该类展示系统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5.
哲罗鱼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10-12℃条件下,研究了哲罗鱼Hucho taimen仔鱼饥饿对其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PNR)和最佳初次摄食时间.结果表明:饥饿状况下哲罗鱼仔鱼全长基本维持恒定,但肥满度不断降低,在第24日龄后体重出现负增长,其卵黄囊吸收与生长变化密切相关;饥饿后的仔鱼身体发黑、头大身瘦、后脑部下陷;集群性、初次摄食力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25日龄出现自残现象,30日龄自残率达到最大值14.5%.哲罗鱼仔鱼初次摄食时间在21日龄,当29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值100%,PNR期为39-40日龄;初次摄食仔鱼最佳投喂时间在25日龄,也就是仔鱼上浮后第4天.  相似文献   
146.
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三期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生长量)扩展方法,估测三峡库区森林生产力和碳储量及碳密度变化,并利用2012 年三峡库区林地“一张图”更新调查数据,制作森林碳密度等级分布图。同时采用气候潜力模型估测潜在生产力,对比现实生产力,研究三峡库区森林生产力和固碳能力状况。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总生物量1.33×108 t,总碳储量0.68×108 t,其中马尾松和栎类碳储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2.1%和12.1%),碳密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平均为37.36 t⋅hm–2; 2)2002-2012 年, 三峡库区森林碳储量从2002 年的40.51 Tg C 增加到2012 年的68.88 Tg C, 年均净增长2.84 Tg C, 森林的碳汇作用显著, 尤其是在2007-2012 年间的碳汇作用最强。3)三峡库区森林潜在生产力应在13.52 - 21.77 t⋅hm–2⋅a–1 之间, 现在库区林分生产力介于2.85 - 6.19 t⋅hm–2⋅a–1, 平均为4.75t⋅hm–2⋅a–1,仅为潜在生产力的21.8%-35.1%。显然,三峡库区森林碳储总量以及森林生产力和固碳能力明显提高,只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加大保护力度, 提高森林生产能力和固碳能力仍然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7.
黑龙江黑木耳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2012年春季初筛和秋季复筛基础上,对选出的4个野生黑木耳菌株和5个栽培品种,以及在多个木耳基地分离获得的7个菌株进行了进一步栽培比较试验。基于菌丝生长速度、长势、拮抗试验、抗菌试验、栽培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因素,最终从1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栽培的优良菌株6个,其中野生菌株2个:A14和A15;栽培菌株4个:M23、M43、M44和M46。  相似文献   
148.
根据GenBank公布的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SA14 14 2株的核酸序列和人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ha)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用 PCR方法扩增编码 JEV囊膜蛋白主要抗原域基因, 其中含ha基因主要核苷酸序列。将PCR产物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 32a( ),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pET EHA。阳性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 经 IPTG诱导获得表达, 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利用纯化的表达产物与流感病毒血凝素单抗及乳胶建立了诊断日本脑炎病毒抗体水平的乳胶凝集试验。结果表明乳胶凝集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价格低廉、可现场检测等优点, 是一种适合基层兽医单位用于日本脑炎病毒抗体水平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9.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天山中部天格尔山脉乌鲁木齐河源区研究了北山羊的社群结构。将其集群类型划分为雄性群、雌幼群、混合群和独羊4类。共统计北山羊497群,总计6 427只。北山羊最大集群为100只,最小群为1只,全年平均群大小为(12.93±0.65)只。其中春季(14.83±1.35)只,夏季(14.16±1.65)只,秋季(15.17±1.69)只,冬季(9.32±0.74)只。冬季北山羊平均集群大小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季节。混合群的平均群大小最大,其余依次为雌幼群和雄性群。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表明各社群类型群大小差异极显著。北山羊多以2-7只的小群活动,占到总遇见频次比例的41.05%,8-20只群占32.80%,20只以上大群出现最少,占17.71%。在4种集群类型中,雌幼群出现频率最高,占51.91%,其次依次为混合群、雄性群和独羊。卡方检验结果表明4个季节间4种社群类型的出现频次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北山羊在发情期混群,非繁殖期同性集群。受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其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0.
灰树花总DNA的制备及基因组文库的构建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志祥  程度  李宝健 《遗传》2004,26(5):711-713
灰树花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因为多糖含量较高,较难获得高质量的总DNA,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高质量灰树花总DNA及构建灰树花基因组文库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灰树花总DNA,经Sau3AI酶切后,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可得到2×105个转化子/50mg,平均插入片段为14kb。本研究为下一步克隆灰树花中的基因以及进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Abstract: Grifola frondosa, is a valuable medicinal fungus. High quality total genomic DNA is difficult to prepare due to its high polysaccharide content.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rifola frondosa total genomic DNA and construction of Grifola frondosa, genomic library is described. Genomic DNA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is digested by Sau3A I restriction enzyme. Constructed genomic library give a titer of 2×105 transformants/50mg , with a average insert size of 14kb. This has paved way for the cloning of other Grifola frondosa genes and molecular biology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