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为明确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Cockerell)雌成虫及其蜡泌物的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该虫体表主要器官、蜡质及泌蜡腺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外覆白色粉状厚蜡被,体缘具18对蜡棒,触角8节、口器和足发达且分布有不同长度的毛形和刺形感受器,眼为单眼,腹脐和背孔唇形、...  相似文献   
62.
温度对高山岭雀能量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十年来已有一系列测定鸟类能量平衡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法的报告,如Zim-merman(1965),West和Hart(1966),West(1960),Kontogiannis(1968),Ken-deigh(1975),Davis(1955)等人对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等几种小型鸟类在恒定温度、波动温度及不同日照等条件下所作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实验室中测定温度和光照对能量平衡的影响,并进而计算自然条件下逐月出现的能量平衡的变化是可能的。另外,产卵、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分离一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毒株,并构建其感染性克隆,为研究PCV2基因功能提供操作平台。【方法】通过PCR方法,从疑似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仔猪淋巴结中鉴定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2型阳性。把阳性病料接种PK-15细胞传代培养,在培养物中扩增出PCV2的全基因序列。对扩增出的全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5株广东PCV2分离株(GD-pz、GD-gj、GD-jm、GD-ss和GD-sz)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EcoRⅠ和SalⅠ将PCV2全基因组序列克隆进pUC18载体中,获得含PCV2 GD-zq株全基因组单拷贝的重组质粒pPCV2-GD-zq,再通过SalⅠ和HindⅢ把另一个全长拷贝克隆进pPCV2-GD-zq质粒中,使PCV2 GD-zq株基因组DNA以头尾相接的双重复方式克隆进pUC18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PCV2-2GD-zq。将pPCV2-2GD-zq DNA纯化和定量后转染PK-15细胞,拯救PCV2 GD-zq病毒。【结果】从PMWS感染的猪淋巴结中分离到了一株PCV2,命名为GD-zq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D-zq株全基因组为1 767 bp,与GenBank中公布的5株广东PCV2分离株ORF1核苷酸一致性为97.1%-99.7%,编码氨基酸一致性为98.7%-100%;ORF2核苷酸一致性为93.2%-99.6%,编码氨基酸一致性为92.3%-99.1%;全基因一致性为96.0%-99.6%。pPCV2-2GD-zq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能从转染细胞及其传代细胞中,检测到拯救出的病毒。【结论】分离了一株PCV2广东株GD-zq,成功构建了PCV2 GD-zq株的感染性克隆。  相似文献   
64.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依赖性的非凋亡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方式,其特点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堆积。麻醉手术后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近些年,铁死亡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发病机制中备受关注,且与神经炎症、线粒体能量代谢、自噬等致病机理密切相关。本文就铁死亡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以及在POCD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该类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在不同浓度2-苯乙醇作用下,酵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优化2-苯乙醇生物合成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渗透性、胞内ROS浓度、线粒体膜电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关键酶基因表达。【结果】随着2-苯乙醇浓度增加(从0到4.0 g/L),酵母细胞分解代谢能力、细胞膜渗透性及aro10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增加;胞内ROS浓度先增加后减少。当2-苯乙醇浓度从2.4 g/L增加到3.0 g/L,酵母的分解代谢能力、细胞膜渗透性、aro10基因表达水平等生理生化特性都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结论】产物原位转移过程中水相2-苯乙醇浓度可考虑控制在2.4 3.0 g/L。  相似文献   
66.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在金色链霉菌中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1m3发酵罐中研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表达,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工程菌株与参比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基本一致,工程菌株和参比菌株金霉素最终浓度分别为22905u/mL、22896u/mL。在低溶解氧条件下,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可促进金色链霉菌菌体生长、菌丝活力保持和金霉素的合成:工程菌菌体浓度比参比菌株高5%~10%,产物合成提高11.4%。  相似文献   
67.
程会昌  霍军  时菊爱 《四川动物》2006,25(1):125-127
为了研究鹧鸪腺胃和肌胃的动脉分布状况,本实验用血管铸型法对10只鹧鸪胃的动脉分支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鹧鸪的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供应,肌胃背侧动脉是胃右动脉的一末端分支,肌胃腹侧动脉由胃左动脉分出。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从非免疫健康三黄鸡中分离到一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命名为MDV GD06株,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方法】PCR扩增GD06株Meq基因及短末端重复区(RS)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血清型特异性鉴定;通过接种SPF鸡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来判定GD06株体内外的增殖能力;为确定GD06株的致病性,用1日龄SPF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GD06株为MDV血清I型病毒,其基因组中自然整合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Meq基因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比参考强毒株Md5多59个氨基酸,与MD商品化疫苗CVI988/Rispens和814株相符,具有弱毒株的特征。在接种CEF细胞96、120、144、168、192 h,GD06株病毒滴度分别为1.9×105、3.9×105、6.1×105、6.5×105、5.8×105PFU,明显比CVI988/Rispens(病毒滴度分别为1.3×105、3.5×105、5.0×105、5.7×105、4.7×105PFU)高(P0.05);接种SPF鸡21、28天,GD06株在鸡体内的病毒滴度分别为740和350 PFU,明显比CVI988/Rispens株(病毒滴度分别为460、216 PFU)高(P0.05),结果表明,GD06株在CEF细胞和鸡体内具有比CVI988/Rispens更快的增殖能力。人工接种攻毒实验表明,GD06株对SPF鸡没有致病性,不引免疫抑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DV GD06株为国内首次分离的自然整合有REV LTR序列的重组MDV弱毒株。  相似文献   
69.
钼、硼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The study deals with the changes of membrane peroxidation and endogenous protective system with different supplementation of molybdenum (Mo) and/or boron (B) concentration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leaves at three developmental stages (5-trifoliate stage, initiation of flowering, and peak podsetting stage) in three pot-grown soybean varieties (“Zhechun No.3”, “Zhechun No.2”, “3811”). The control plants under low Mo and low B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 (MP),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proline (Pro) content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ascorbate oxidase (AO) activities and a decrease of ascorbate (AsA) content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scorbate peroxidase (AP)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Application of Mo or B alone raised the ability of anti-oxidant of soybean leav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nti-oxidant enzymes (including SOD, POD, CAT and AP) related closely to anti-oxidant compounds (including AsA and Pro). There was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Mo and B on the anti-oxidant, and a synergetic effect was observed between Mo and B. Some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responses to Mo and B was found among the three soybean varieties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the total anti-oxidant systems.  相似文献   
70.
石防风原生质体遗传转化及抗除草剂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防风(Peucedanumterebinthaceum(Fisch.)Fisch.exTurcz.)叶柄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以致密细胞团为主的悬浮培养物,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用PEG法将拟南芥菜(Arabidopsisthaliana(L.)Heynh.)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后进行液体浅层培养。转化细胞经除草剂chlorsulfuron筛选,通过胚状体途径产生抗性小植株。转化处理106个原生质体,以加入40~50μg/mL质粒DNA,PEG终浓度为10%,于1mL转化介质中,26℃黑暗下处理20min的效果最好。ctDNA的加入对转化结果无明显影响。分子杂交试验表明,突变的als基因已整合进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的细胞在脱分化过程中仍具有抗chlorsulfuron的能力;移栽成活的转基因小苗仍表现出抗除草剂特性,而未转化的植株在低浓度除草剂下即逐渐死亡。表明转入的als基因在石防风细胞内能够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