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山楂属主要植物叶子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山楂属主要植物的叶子进行了光镜及电镜下组织构造的比较,指出了种间鉴别特征。并对黄桐等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山里红、云南山楂、湖北山楂的叶子中含有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牡荆素、芦丁和金丝桃甙等有效成分,为本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2.
自1966年由美国Carmichael等首次报道从流产的Beagle狗中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B.Canis菌)以来,日本、德国、墨西哥、秘鲁和阿根廷等国都相继发现,国外对犬种布氏菌进行了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3.
本文研究了南方菟丝子(Cuscuta attstralis R.Br.)各个发育时期质体在茎中的分布,质体种类,超微结构及质体片层的长动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定性测定了各期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体内含有叶绿素,具有叶绿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叶绿体仅局限于韧皮薄壁细胞中,吸器发育过程中,叶绿体发育达到最完善,叶绿体片层系统的排列不同于一般种子植物而与一种半寄生植物槲寄生相似,菟丝子体内还存在一种“绿色造粉体”,分布于皮层细胞中,菟丝子在苗期光合自养能力和寄生能力均最强,此期是控制菟丝子危害的最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94.
南方菟丝子质体超微结构、发育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南方菟丝子(Cuscuta attstralis R.Br.)各个发育时期质体在茎中的分布,质体种类,超微结构及质体片层的长动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定性测定了各期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体内含有叶绿素,具有叶绿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叶绿体仅局限于韧皮薄壁细胞中,吸器发育过程中,叶绿体发育达到最完善,叶绿体片层系统的排列不同于一般种子植物而与一种半寄生植物槲寄生相似,菟丝子体内还存在一种“绿色造粉体”,分布于皮层细胞中,菟丝子在苗期光合自养能力和寄生能力均最强,此期是控制菟丝子危害的最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95.
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主要植物种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560个植物样方调查数据,选取频度≥5%的18种主要植物,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Jaccard指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数量分析方法,对经历多次水库水位涨落后消落带植被主要植物的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以探讨消落带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种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群落演替现状,为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18种主要植物间总体为显著正关联;经χ2检验,在153个种对中,正关联种对78个,负关联种对75个;Jaccard指数小于0.20的种对占种对总数的82%;经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正相关种对74个,负相关种对79个。(2)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植物对生境要求的相似性、生态位重叠等是消落带18种主要植物总体表现为显著正关联的主要原因;种对间Jaccard指数较小,表明消落带大多数种对间的关联不紧密,植物种间关系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波动;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结果基本一致。(3)种对间负关联种对数所占的比例较大,表明消落带虽然经历了多次水库水位涨落,但其生境仍然不稳定,植物种间还存在较明显的资源性竞争,消落带植物群落仍处于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96.
197.
桃ACO基因反义转化桃幼胚子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和基因枪两种方法,以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幼胚子叶为受体,转化桃ACC氧化酶(ACO)反义基因片段,经筛选培养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芽。微芽嫁接培养抗性芽部分可成株。PCR、Southern 杂交和GUS基因表达等分子检测,初步表明外源反义ACO基因已经整合到桃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98.
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用CTAB法提取其雌、雄株成株幼嫩叶片DNA,分别构建雌、雄株DNA池,以之为模板,用已优化的ISSR体系扩增,在74条ISSR引物中,I62扩增出一条约1 200 bp雌性连锁标记,回收纯化该特异扩增片段,将其连接于pUCm-T载体,转化进大肠杆菌JM109菌株,并检测及测序。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发现该片段全长1 176 bp,富含AT,AT占57.0%。根据测序结果设计1对25 bp的特异引物将这个雌性连锁的ISSR标记转化为稳定性和特异性更好的SCAR标记。该特异引物对随机选取的雌雄菠菜单株进行PCR扩增,在雌株中均有1 176 bp的特异条带,而雄株中均无。此特异条带的获得为菠菜性别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9.
<正>蛇毒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学资源,是由蛇毒腺分泌的混合物,主要用于防卫和消化捕获的食物。蛇毒具有特殊的腥味,弱酸,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属于生物毒素。主要含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蛇毒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不同蛇种分泌的蛇毒成分也有所差异。蛇毒含水量在70%左右,每100ml毒汁中可得干毒20~29g。蛇毒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蛋白质,是其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  相似文献   
200.
杨璐  秦玉川  宋敦伦 《昆虫知识》2006,43(2):163-168
褪黑素是一种与光周期相关的内源激素。它在生物界分布广泛,并在复杂而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作为一种多功能分子保留至今。褪黑素在生物体内起着调节时间节律、免疫和抗氧化等作用,从而可使生物机体保持内环境稳定,更好地适应环境。开展昆虫褪黑素与昆虫行为发育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对进一步揭示褪黑素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