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篇
  3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在校学生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护理本科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的看法两方面内容.接受专业培训的调查员组织调查对象在课余时间按照调查员的说明指导完成.结果:现有教育资源下有73.7%学生经过人文素质教育获得了相应的价值,但仍有26.7%的学生没有收获,可见当下的人文素质教育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都较为不理想.结论:学校各方面应充分利用资源,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扬医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实验组及38例同期在我院治疗的肺功能正常的非COPD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其腰椎(L1-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肺功能、血气以及血钙、磷等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腰椎(L1-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实验组骨密度的降低与PaO2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低氧血症可能是其并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3.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2 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管理组。常规组采 取基础护理模式,全面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饮食管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 量改善情况,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面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心理功能、生 活能力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管理组患者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及护 患沟通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 康复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容积指数的准确性,探讨多层螺旋CT 的诊断价值,为慢性阻塞性肺 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 年10 月-2012 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另选 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 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 测定两组不同肺区的肺容积指标并与临床PFT 指标进行相关 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肺区测定的Vin 及上肺区Vin-Vex 值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末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和肺容积变化比率[(Vin-Vex)/Vin]均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容积差(Vin-Vex)与各项PFT 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64层螺旋CT 肺容积成像对诊断COPD有预测意义,值得 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能够诱导毛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调节毛囊周围毛细血管生成,进而影响毛囊的生长发育。已知cgVEGF164是绒山羊VEGF-A基因的一种主要剪接变体,但cgVEGF164基因是否具有调控毛囊生长发育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为初步探究cgVEGF164基因对毛囊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原核显微注射制备cgVEGF164转基因过量表达小鼠。通过HE染色法比较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对照小鼠毛囊的直径和密度,利用WesternBlot检测小鼠背部皮肤中信号蛋白ERK1/2、AKT1、LEF1的磷酸化水平。本研究成功获得5只阳性cg VEGF164转基因小鼠(雌雄比为4:1,阳性率8.5%);与非转基因对照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毛囊直径增大、密度增加;经检测转基因小鼠中ERK1/2、AKT1、LEF1的磷酸化水平均上调。结果表明,cgVEGF164基因具有促进小鼠毛囊生长的作用,推测该功能可能与cgVEGF164影响ERK1/2、AKT1和LEF1等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66.
我们分离到19株螺旋霉素抗性(spi~R)突变体和49株核糖霉素抗性(Rib~R)突变体。其中有5株带有改变的核糖体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S4,S5,L18,L23和L13,它们的改变同抗菌素抗性表型没有因果关系。遗传定位spi和rib在主要核糖体蛋白质基因群中,基因排列的顺序是:cysA—rib—rpsL—spi—ts-5—rpsC—rpsE—ts。L23蛋白质基因也在rpsL—rpsC区,L18蛋白质基因不在这一区域内。带有L18蛋白质基因突变的SP4菌株的大分子合成速率都比对照菌株低,而仅带有L23蛋白质基因突变的TDL23菌株,RNA合成速率降低,蛋白质合成速率与对照菌株相差不大,这是TDL23的mRNA合成蛋白质能力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HDV)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北京市解放军第302医院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DV联合HBk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LAM)联合HBIg预防HBV复发。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肾毒性表现。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67±5.37)月,随访期内无复发。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83±6.02)月,随访期内有2例复发。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V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近期疗效优于LAM联合HBIg。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VEGF和p5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到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VEGF和p53的表达.结果:VEGF和p53阳性表达率在肝癌组分别为62.5%和47.5%,癌旁组分别为22.5%和2.5%,在正常组未检测到VEGF和p53阳性表达,三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40例肝癌患者术后均获随访,22例复发;复发组患者癌组织中VEGF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复发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组织中存在VEGF和p53的异常表达,VEGF和p53异常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匕较不同营养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并分析不同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组(EN);肠外+肠内营养组(PN+EN),每组50例。仔细观察三组患者在住院接受营养治疗期间的情况,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和免疫指标,并且对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不同的营养支持后,(PN+EN)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免疫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指标可见明显下降;与PN组和EN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对治疗其疾病非常重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外+肠内的营养支持更加安全有效,便于患者吸收,有助于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小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埃索美啦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两组治疗患者的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及餐后饱胀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改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效果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