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海洋生物水母(Aequoreavictoria)体内的一种发光蛋白,分子量27kD,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65~67位SerTyrGly三种氨基酸环化加氧形成特殊的生色团结构。野生型GFP发光较弱,而且gfpcDNA含有隐蔽型剪切位点,而加工改造的GFP在植物中能够正常表达并且加强了荧光信号。GFP作为新的报告基因和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82.
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中CaM水平变化及其与S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轻度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CaM含量上升,随着胁迫程度加重,CaM水平下降并低于对照;CaM水平下降并低于对照;CaM专一性抑制剂三氟啦嗪处理根部导致叶片SOD活性下降,外源CaM对经纯化的小麦SOD有激活作用,TEP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不同季节中香荚兰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生长于人工阴蔽下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不同部位叶片的气体交换、可滴定酸度和叶绿素含量等四个不同季节的观测,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叶龄和光合作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其季节性的变化规律。成熟叶片在四个季节中表现为稳定的景天酸代谢(CAM),且光期有较长时间的CO_2吸收,几乎无CO_2向外释放,有显著的昼夜酸度波动。幼叶以C_3代谢为主,但在较高昼夜温差和较低空气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也能进行CAM代谢,且不同季节中表现了不同程度的酸积累。我们认为,香荚兰叶片随叶龄的增长有一个从C_3代谢到CAM代谢的光合作用途径的转移,幼叶在对环境因子变动的反应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转移现象。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也表现了季节性的差异,尤其对温度反应敏感,低温季节(日均温<20℃),CO_2的固定作用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84.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及地栖鸟类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布设60台红外相机,获得有效照片15 079张,鉴定出兽类4目10科15种,鸟类4目8科1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占物种总数的44.1%。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CR)的1种、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4种、近危(NT)的8种,占物种总数的41.2%。兽类中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猕猴Macaca mulatta的相对多度指数较高,鸟类中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较高,它们不同月份的活动分别呈现不同的峰谷特征,但均表现出春夏季较活跃。本研究监测结果将有助于了解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种群相对多度及分布等重要基础信息,为保护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有效资料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5.
人胚胎干细胞的基因修饰对于干细胞在体外的调控及促进干细胞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具有很高价值.探讨了以艾滋病病毒-1为基础的慢病毒栽体转导人胚胎干细胞,表达2种或3种转移基因的可行性和功效.应用脑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住点(IRFS)序列和/或口蹄疫病毒(FMDV)裂解因子2A构建双顺反子和三顺反子慢病毒载体,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作为检测基因.抗嘌呤基因(嘌呤-N-甲基转移酶;PAC)作为选择基因,转染人胚胎干细胞后经过嘌呤选择.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蛋白印迹杂交方法检测eGFP和MGMT的表达.多基因慢病毒载体可以同时将2或3个基因转移到人胚胎干细胞.多顺反子慢病毒栽体转导人胚胎干细胞后经过嘌呤选择,可以使转移基因高效、均匀的表达,在人胚胎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了节省经费和使转基因模型动物品种资源得到妥善保存,该研究利用自制的梯度浓度冷冻液和解冻液结合玻璃化方式分别冷冻和解冻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183个卵母细胞(GV期、MI期和MII期)、114个卵裂期胚胎(2-细胞期、4-细胞期和8-细胞期)及25个桑椹期胚胎。其中食蟹猴卵母细胞67个,卵裂期胚胎45个,桑椹期胚胎11个;恒河猴卵母细胞116个,卵裂期胚胎69个,桑椹期胚胎14个。复苏后存活率分别为56/67(83.58%)、36/45(80.00%)、9/11(81.82%)、102/116(87.93%)、55/69(79.71%)和11/14(78.57%)。结果表明,快速玻璃化冷冻法简便且胚胎存活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冷冻食蟹猴和恒河猴卵母细胞及胚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利用反转录PCR方法,对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5个中国分离物的RNA5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新疆分离物、黑龙江分离物和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分离物不含有RNA5,只有包头分离物和呼和浩特分离物有RNA5。序列分析结果,包头分离物和呼和浩特分离物RNA5基因组分别为1338nt和1358nt,均只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生26kD蛋白。与法国F72分离物和日本D5分离物相比,各分离物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7%~98.5%,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8%~98.2%。  相似文献   
88.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植被盖度定量估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北部的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与其对应的遥感信息和GIS信息为基础,利用岭估计分析方法,对植被盖度估测模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盖度除受NDVI影响外,还与其他遥感信息紧密相关,岭估计方法明显地改善了最小二乘估计的缺陷,克服了变量间由于存在复共线性关系对求解待定参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估测精度.建立了以像元为单位的植被盖度估测模型,其模型检验精度达98.7%.此外,还建立了区域性植被盖度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研究区域内任意一点(像元)或任意土地单元植被盖度的查询、更新及自动制图.  相似文献   
89.
氢分子(H2)作为有害自由基清除剂的选择性抗氧化新机制,为自由基生物医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自2007年H2首次被报道具有生物学效应以来,已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综合征、炎症和癌症等疾病模型和人类疾病中被证实。虽然H2的医学作用靶点仍存在争议,但大量的研究已证明H2生物学效应具有医用气体作用和健康促进作用。系统地介绍了H2对生物体及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H2的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作用,探讨了H2对线粒体和内质网的保护、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节和免疫系统的平衡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氢效应机制和规范氢供体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黄峰  王玮韧  饶鑫  郝珖存  何聃  王俊  简曙光  申卫军  任海 《生态学报》2019,39(17):6227-6237
植被及关联的土壤微生物对于维持热带珊瑚岛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采集了植物种植前的种植土和种植早期珊瑚砂土,以及栽植幼苗基质中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利用扩增子测序的手段,分析其中的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变化。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土、幼苗基质中的非根际土和根际土可能是珊瑚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要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类群包括以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为代表的真菌,以及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为代表的细菌。珊瑚砂土的真菌丰度(864.2±41.4,为每0.25 g土的物种数)显著低于来自苗基质的根际土(1086.1±64.3,P=0.014)和苗非根际土(1251.4±48.1,P < 0.001);珊瑚砂土的细菌丰度与苗基质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比种植土和植物种植后的珊瑚砂土的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也发现植物种植对真菌和细菌类群组成产生了影响;主要类群接合菌门真菌相对丰度从0.2%增加到17.4%,而伞菌纲真菌的相对丰度从20.8%下降到0.9%,β-变形菌纲细菌的相对丰度从17.7%下降到0.1%。研究结果启示,珊瑚砂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并非是对不同来源微生物进行简单的集合,其中生活史与植物关系密切的微生物类群,目前还未在珊瑚砂土壤中表现出优势分布;相反,一些在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中较少出现的微生物,在珊瑚砂土壤中则广为存在,从而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恢复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