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为了探讨藏山羊(Capra hircus)与藏绵羊(Ovis aries)在高原低氧环境中肺组织结构的差异,采用Gomori醛品红染色及H.E染色对藏山羊和藏绵羊肺组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与藏绵羊肺被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 > 0.05),但肺被膜中弹力纤维藏山羊显著多于藏绵羊(P < 0.05)。肺泡面积藏山羊与藏绵羊无显著差异(P > 0.05),但肺泡隔宽度和肺泡隔中毛细血管的数量藏山羊显著高于藏绵羊(P < 0.05)。肺细支气管黏膜皱襞厚度藏山羊与藏绵羊无显著差异(P > 0.05),但细支气管平滑肌厚度藏山羊显著高于藏绵羊,细支气管黏膜上皮1 mm2中杯状细胞数量藏山羊显著高于藏绵羊(P < 0.05)。外径小于100 μm的肺微动脉中,藏山羊血管平滑肌占外径百分比显著高于藏绵羊(P < 0.05),而当外径大于100 μm时,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相似文献   
62.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分离的香味菌的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临床分离的香味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进行菌株鉴定,以及VITEK-2配套药敏试验复合板进行药敏检测,分析其耐药谱。结果共收集了8株香味菌,且均呈现多重耐药谱。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特别是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曲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为10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非敏感率达到87.5%。而耐药率最低的左旋氧氟沙星为37.5%。结论本院分离的香味菌呈现多重耐药谱,需对其耐药机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从人参内生球毛壳菌株RSQMK-9的发酵培养物中提取分离得到14个代谢产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1)、4,6,8,22-四烯-3-酮-麦角甾烷(2)、啤酒甾醇(3)、9(11)-去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4)、alternariol(5)、大黄素甲醚(6)、3-吲哚甲酸(7)、2,3,4-三甲基-5,7-二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8)、2-氨基苯甲酰胺(9)、2-氨基苯甲酸(10)、3-甲基苔色酸(11)、甘露醇(12)、chaetoglobosin A(13)及5'-epichaetovirdin A(14)。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人参内生球毛壳菌中发现,而且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到。海虾致死试验结果显示:10μg/mL浓度下,化合物13和14对丰年虾的致死率分别为83.4%和54.3%。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脱氧鬼臼毒素(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DUM)电压依赖性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电流幅度,电流-电压关系以及激活曲线的影响。结果:DOP能够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电流的幅度,而且此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5、10、20、40μmol/L)。DOP抑制IK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18.064μmol/L。20μmol/L DOP能使IK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下移,并能使IK的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结论: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DUM)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杀虫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前期研究发现,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在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 ,DS)胎儿脑组织内表达下调.为了探讨TIMP-1表达下调参与DS脑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本研究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模型,观察TIMP-1基因沉默后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LipofectaminTM2000将TIMP-1特异性短发卡 RNA( short hairpin RNA,shRNA)导入SH-SY5Y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IMP-1-shRNA细胞株;应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印迹对干扰效率进行鉴定:与SH-SY5Y细胞相比,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SH-SY5Y-TIMP-1-shRNA细胞中TIMP-1的表达显著下调(下调率接近100%).结果显示,已成功构建了TIMP-1基因沉默的SH-SY5Y细胞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MTT检测发现,TIMP-1基因沉默后SH-SY5Y细胞增殖减慢;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凋亡检测显示,TIMP-1基因沉默后SH-SY5Y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TIMP-1基因沉默能削弱SH-SY5Y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增强SH-SY5Y的凋亡效应,提示TIMP-1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参与DS智力低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6.
广西植物标本馆标本数字化信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了解广西植物标本馆概况与各类标本构成情况,该文以标本馆信息数据库的标本信息为基础,分别从标本的种类、石山植物标本、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在统计的20万份维管植物标本中,共隶属314科2504属11452种;石山植物标本份数占45.35%,含205科1021属2700种;广西采集的标本份数最多,共100372份占总份数的50.19%;在50年代标本采集量最大,达87997份占总份数的44.00%。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7.
为探究凋落物混合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以及食碎屑动物在凋落物混合分解中的作用,利用室内微宇宙试验,研究了食碎屑动物(等足类)对化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两种凋落物(香樟和白兰)混合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 d的分解,凋落物混合分解的平均分解率为52.1%,小于白兰凋落物的平均分解率(62.6%),显著大于香樟凋落物的平均分解率(33.6%)。添加等足类动物显著提高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香樟凋落物、白兰凋落物及两者混合的分解率分别提高14.4%、20.1%、22.1%。没有等足类动物参与凋落物混合分解时,混合分解效应不显著,等足类动物的参与显著促进了凋落物的混合分解效应,混合效应值为8.6%。食碎屑动物不仅提高了凋落物分解速率,还通过摄食更多化学质量更高的凋落物促进凋落物的混合分解效应。  相似文献   
68.
周期加载对VEC-304细胞株迁移、增殖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弹性膜上接种VEC-304,融合生长后擦去周边细胞形成一规则圆斑,使用弹性膜周期加载装置,对生长在弹性膜上的VEC-304圆斑施以15%拉伸应变,经显微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了解细胞增殖、迁移时间过程及增殖细胞在应变场中的分布,细胞银染了解细胞形态及细胞连接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增殖细胞的分裂极。结果发现:(1)随加载时间延长圆斑沿与应变垂直向伸展成椭圆形,24h两径出现明显差异;(2)随时间增加圆斑面积扩大,但实验组沿与加载垂直方向的增大较沿加载方向为大;(3)细胞有丝分裂器(中心粒)位于细胞短轴即加载方向;(4)加载后细胞较对照组排列紧密,细胞间距更小,且出现较为明显的重叠生长现象。VEC-304在应变场中的运动迁移、增殖具有方向依赖性,周期加载可以促进细胞间连接。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210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29例HBsAg( )、HBeAg( )标本中,有28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96.55%;784例HBsAg( )、HBeAg( )、抗HBc( )标本中,有679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86.6l%;276例HBsAg( )、抗HBc( )标本中,有197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71.38%;1012例HBsAg( )、抗Hbe( )、抗HBc( )标本中,有468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46.25%。结论: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70.
采用微管吸吮装置对大鼠成骨细胞,在聚乳酸和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粘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评价材料的粘附性能和改性方法,并筛选材料.研究表明:与玻璃材料相比,成骨细胞在聚乳酸表面的粘附力更大,经化学结构改性后,聚乳酸对成骨细胞24 h的粘附性能提高了近2倍.成骨细胞在改性聚乳酸材料表面的24 h组的粘附力是15 min组的1.3倍(测量时间为3 h),而在聚乳酸上则差别不明显.实验证实,改性聚乳酸是一种更利于成骨细胞粘附的支撑材料,采用的改性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