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锌酵母分批流加发酵动态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锌酵母分批流加发酵过程的控制变量反应温度和pH的动态最优化进行研究。基于酵母流加发酵有抑制的状态模型.通过龙格一库塔法计算微分方程组、单纯形法优化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采用不同的温度和pH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由此获得动力学模型参数与温度和pH关系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极大值原理、梯度法优化求解以获得最高锌酵母产量为目标的最优温度和pH分布T*(t)、pH*(t)。实验验证,在T*(t)和pH*(t)下操作,锌酵母产率可提高13.7%。  相似文献   
52.
油松与赤松疱锈病是两针松类枝干上的重要病害,从油松和赤松主干病皮上取锈孢子分别向山芍药、芍药、返顾马先蒿、轮花马先蒿、长白茶藨子、东北茶藨子、香茶藨子和刺李进行室内和室外人工接种试验,终于在山芍药、芍药上接种成功,产生与自然状态下相同的典型症状。同样方法用夏孢子接种也都成功,在两种芍药上所产生的夏孢子堆与冬孢子柱以及夏孢子与冬孢子的形态也基本相同。由此可以肯定,油松疱锈病与赤松疱锈病是同一病原,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取锈孢子用同样方法经多次在返顾马先蒿、轮花马先蒿、长白茶藨子、东北茶藨子、香茶藨子和刺李上接种,均未成功,因此认为这些植物与此两种疱锈病的发生无关,两种疱锈病在辽宁的转主寄主是山芍药(Paeonia obovata Haxim.)和芍药(P.lactiflora Pall.)。  相似文献   
53.
离子注入L-乳酸产生菌诱变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一株产L -乳酸的干酪乳杆菌L110Z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 ,在离子注入剂量为 1× 10 14 N+ /cm2 时 ,诱变效果较好 ,从正变菌株中反复筛选 ,得到了一株产酸量高的菌株L110Z5 ,产酸量达到了 92g/L ,比出发菌株产酸提高了 18.0 % ,经过连续传代试验 ,其遗传性状稳定 ,表明L110Z5是一株极具工业化前景的高产菌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利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结合系列组织学切片技术,以及Northern blot分析,对进化上处于特殊地位的模式动物文昌鱼profilin基因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图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该基因的动态表达图式与肌肉分化的过程一致,文昌鱼profilin基因可能与胚胎早期肌肉的发育相关。同时,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对青岛文昌鱼profilin基因可能存在的同源体进行了探讨,试图为弄清文昌鱼肌肉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5.
作者通过对颈卵器植物MADS_box基因最新研究结果的概述,介绍了MADS_box基因与颈卵器植物生殖器官决定、发育和进化的关系以及被子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D模型在三类颈卵器植物中的表现形式和进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MADS_box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模式的变化是植物生殖器官决定、发育和进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道湖南益阳南坝剖面早奥陶世弗洛期笔石16属30种,描述其中具有重要地层意义的笔石10属16种:Acrograptus affinis,A.gracilis,Baltograptus geometricus,B.vacillans,Clonograptus rigidus,Corym-bograptus deflexus,Cymatograptus undulatus,Didymograptellus bifidus,"Didymograptus"demissus,"D."rigo-letto,Expansograptus hol mi,E.constrictus,Pendeograptus fruticosus,P.pendens,Tetragraptus akzharensis,T.approxi matus。南坝剖面弗洛期笔石动物群以均分笔石为主,同时含有少量反称笔石。该地区弗洛期笔石动物群的分异度、丰度均较高,展示了笔石演化辐射早期斜坡相沉积环境下的笔石动物群特征。本文研究为全面理解奥陶纪笔石的演化辐射积累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7.
提要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新种,归属于3目3科5属。在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研究基础上,本文在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宝塔组和临湘组自下而上识别出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两个头足类化石带;在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和宝塔组下部识别出4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Ancistroceras undulatum带、Cyclolituites带以及Sinoceras chinense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本文厘定了中扬子地区牯牛潭组到宝塔组的5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Meitanoceras–Ancistroceras带、Lituites–Cyclolituites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