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并鉴定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初步探究该菌的产酶特性,为综合利用纤维素筛选菌源。【方法】在常温条件下,采用滤纸培养基对菌种富集,采用CMC-Na初筛纤维素降解菌,采用LB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试验、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等分析筛选菌株的系统分类地位。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 H及Na Cl浓度对筛选菌株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从腐烂的玉米秸秆中分离出一株在常温下产纤维素酶细菌KZ-2,根据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KZ-2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为潜在新种。产酶条件实验显示:该菌使用产酶发酵培养基120 h产酶量达到最大值,在25–35°C、初始p H 4.5–5.5、Na Cl浓度1.0%–2.0%范围内为最佳产酶条件,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可达80.93 U/m L。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 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0°C。【结论】KZ-2是一株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在常温下即可分泌纤维素酶,并且该菌株为潜在新种,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2.
腹泻性大肠杆菌是在全世界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也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根据致病机理的不同,可将腹泻性大肠杆菌分为6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凝集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扩散黏附性大肠杆菌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不同致病型大肠杆菌侵入宿主的方式及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所不同。文章综合分析了致病机制不同的大肠杆菌在调控宿主细胞信号通路方式上的不同,从炎症级联反应方面阐述了不同致病类型大肠杆菌的感染特征,并探讨了炎症信号通路与病原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关系,以期为腹泻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106例肥胖型T2D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55例)、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51例)。记录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指标[脂联素(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功能指标[稳态胰岛 β 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C、TG水平、HOMA-IR以及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APN浓度、HOMA-IR以及BM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肥胖型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水平,保护胰岛功能,但也可能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4.
对插入质粒pUC18-181上的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CBHI酶的cDNA基因进行一系列DNA体外操作,包括进行序列定向缺失,最后将两末端修饰为平端后进行连接使质粒环化。用得到的产生序列定向缺失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利用CBD能吸附到结晶纤维素上的特性,从随机选取的24个缺失转化子中筛选到一株含CBD编码区的转化子JM109(pUC18C),所表达的CBD融合蛋白分子量为21kD.JM109(pUC18C)所产生的LacZ-CBD融合蛋白可通过对纤维素的吸附-解吸附过程一步纯化。其IPTG诱导的pNPC酶活力为零,表明该菌已不再具有CBHI酶活力。  相似文献   
45.
模式识别在锌酵母发酵工艺优化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系。对其工艺条件优化和控制的数学定量化程度还较低。本文尝试将模糊集和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发酵过程研究。以锌酵母发酵工艺条件优化为目的,获得了酵母产量高、糖转化率高及残糖浓度低等诸因素综合考虑的优化控制区。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6.
落叶松双肩尺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双肩尺蛾(Cleora cinctaria Schiff.)国内尚无报道。1973年7月上旬在辽宁清原城郊林场发现其为害,因无防治准备,树冠的大部叶片被吃光。1974年我校实验林场约五百多亩落叶松人工林遭受严重为害,同年本溪连山关林场的一万五千亩落叶松普遍发生,其中有五千亩受害严重。从1974—1978年我们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乌苏里鼠李(Rhamnus ussuriensis)茎叶的解剖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机理,采用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技术,对乌苏里鼠李叶片、茎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苏里鼠李叶片为典型异面叶,表皮毛和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气孔指数为39.04%;栅栏组织由2层薄壁组织细胞组成,结构紧密,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片主脉发达,维管束呈环状排列,木质部导管数量较多,直径较大,维管束周围薄壁组织细胞后含物丰富。在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角质层较厚,皮层薄壁组织细胞内含有晶簇,维管束为外韧无限维管束,髓部发达;茎的次生结构中年轮显明,为典型的环孔材,有凹下的皮孔,次生木质部发达,导管以螺纹导管与孔纹导管居多,导管分子多为复管孔;射线以单列射线为主,偶见双列射线。乌苏里鼠李叶片、茎的解剖结构具有明显的抗逆特性,能够较好的适应干旱、寒冷环境。  相似文献   
48.
大多数纤维素酶含有催化区和可与纤维素结合且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的纤维素吸附区(cellulosebindingdomain,CBD)。纤维素吸附区促进酶与底物的结合,有利于催化区对不溶性底物的作用,但对可溶性底物的催化作用无影响。对CBD结构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诱变研究揭示:纤维素吸附区是通过几个芳香族氨基酸结合到纤维素表面。有实验证明外切葡聚糖酶的CBD对结晶纤维素有疏解作用。CBD结构域已成功地应用于一系列重组融合蛋白的纯化和固定化。对纤维素吸附区结构与功能的深入了解对进一步了解酶的作用机制,促进纤维素酶类生物技术的发展是重要的 。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及自噬在百草枯中毒所致大鼠肺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腹80只,腹腔注射百草枯(15 mg/kg)建立百草枯中毒肺脏损伤的动物模型。染毒后1、3、7、14、21 d处死动物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和Van Gieson(V.G)染色观察大鼠肺脏损伤及纤维化情况,电镜观察Wistar大鼠肺脏胞浆空泡变、自噬体的形成以及肺脏损伤。Western-blot方法观察Wistar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94、Caspase-12和CHOP)和自噬相关蛋白(LC3-II、Beclin-1)的表达。结果:HE及V.G染色结果显示随中毒时间延长,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及肺纤维化逐渐加重;电镜结果显示百草枯中毒肺脏发生胞浆空泡变、自噬体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在百草枯中毒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94在3 d表达达到峰值(P0.001),7 d表达开始降低(P0.05),CHOP蛋白表达3 d开始增加(P0.001),cleaved caspase-12蛋白表达7 d开始增加(P0.001),并逐渐加强,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Beclin-1表达3 d开始增加(P0.001),14 d表达最高(P0.001)。结论:内质网应激以及细胞自噬共同参与百草枯中毒所致肺脏损伤。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头孢硫脒联合阿维A胶囊对老年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银屑病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头孢硫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及甲襞微循环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如ηb、ηp、EAI、Tk值、Hct、血沉方程K值以及E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微血管形态学指标如管袢清晰,畸形管袢减少,袢顶狭窄较少,输入枝血管直径增宽,输出枝血管直径变窄,管袢延长(P0.05);血液流态指标如血流速度加快,粒流以及粒缓流状态减少,微小血栓量减少,管袢周围视野较清晰(P0.05);加权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微血管形态学指标、血管流态指标、加权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头孢硫脒联合阿维A胶囊较单用阿维A胶囊可更明显改善老年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变化及甲襞微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