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PPARδ启动子克隆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活化的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α、δ、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们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在脂类代谢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PPARδ在骨骼肌中的表达分别要比PPARα和PPARγ高10倍和50倍,它的活化将导致骨骼肌细胞中有氧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升高.为研究PPARδ在骨骼肌中的表达调节,克隆了PPARδ基因5′侧翼区2kb的DNA片段,体外实验证明该片段可以启动GFP表达.然后通过不同的限制酶消化获得不同长度的PPARδ启动子,经启动子活性实验分析发现,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上游179bp的片段就具有启动子活性.通过在线工具对2kb启动子上潜在的转录因子和结合位点进行分析,发现有4个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 factor2,MEF2)潜在的结合位点,在MEF2A共转染实验中,发现随着MEF2A浓度升高,2kb的PPARδ启动子转录活性增强,表明MEF2A确实能提高PPARδ启动子活性.上述结果为研究PPARδ在肌肉中的表达调节和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2.
为丰富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Günther)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于金沙江攀枝花江段收集到729尾性腺可辨的样本,分析其年龄结构、性别比、初次性成熟个体大小以及繁殖力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繁殖群体由1~4龄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个体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63.83%),其对种群繁殖力的贡献为62.07%。在性成熟个体中,雌性和雄性分别为64尾和77尾,雌雄比=1∶1.20;符合1∶1理论比值(χ~2=1.199,P0.05);雌、雄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分别为66.80 mm、67.32 mm,体质量分别为5.7 g、6.7 g。攀枝花江段白缘(鱼央)的繁殖季节为3—6月,绝对繁殖力平均值为161.2粒±55.1粒。Ⅳ期卵巢中卵子发育不完全同步,卵径变幅为0.29~3.86 mm。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白缘性成熟快,但繁殖力低,繁殖群体主要由低龄个体组成,种群资源亟需保护。  相似文献   
493.
目的:为检测血清中HSA-GLP-1融合蛋白整体分子的浓度,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定量检测食蟹猴体内HSA-GLP-1融合蛋白浓度的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以GLP-1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HSA-GLP-1融合蛋白为夹心抗原、anti-HSA-Biotin为检测抗体,用Streptavidin-HRP进行免疫放大,TMB显色。结果:建立了检测HSA-GLP-1融合蛋白的ELISA方法,其线性范围为15.6~1000 ng/mL,最低检测限为15.6 ng/mL,与GLP-1、HSA、IL2-HSA均无交叉反应,板内和板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为±15%,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良好。结论:建立的HSA-GLP-1蛋白检测方法符合新生物制品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指导原则要求,可用于HSA-GLP-1融合蛋白在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94.
斑马鱼在人类发育学研究、疾病动物模型以及生命科学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新兴的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已经成为斑马鱼使用中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和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斑马鱼的研究历史,生物学特性以及质量标准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在标准化研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探讨,以期为斑马鱼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95.
渗透胁迫对蒙古冰草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幼苗,研究了渗透胁迫对蒙古冰草幼苗某些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蒙古冰草幼苗可以通过提高酶活性来维持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以减少干旱胁迫介导的氧化胁迫,使MDA含量、膜透性降低。在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可能遭受破坏,即使酶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也不能维持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使植物产生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496.
以20个风信子品种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应风信子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和温度因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安娜玛丽'品种为蔗糖100 g·L-1+H3BO3 20 mg·L-1+CaCl2 30 mg·L-1,15℃;'阿姆斯特丹'为蔗糖100 g·L-1+H3BO3 20 mg·L-1+CaCl2 30 mg·L-1,20℃;'奥斯塔'为蔗糖100 g·L-1+H3BO3 30 mg·L-1+CaCl2 30 mg·L-1,25℃.(2)不同品种风信子花粉萌发率差别较大,最高的'尉天蓝夹克'高达84.67%,最低的'爱丽斯'仅为10.71%,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3)风信子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希腊之神'和'奥斯塔'花粉生活力在室温条件下贮藏9 d时已为0或接近0;在4℃和-20℃低温条件下,两品种贮藏12 d的花粉生活力仍大于20%.可见,不同风信子品种花粉萌发及贮藏条件不尽相同,在生产实践中应分别筛选,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97.
Bax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Bax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 P法 )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Bax的表达水平 ,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Bax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Bax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 Bax在上述三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Bax在血管瘤退化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Bax表达水平高于增生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Bax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织 (P <0 0 5 )。结论 Bax于血管瘤增生晚期就开始表达 ;至血管瘤退化期 ,Bax的表达达到高峰。这提示Bax这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参与血管瘤的增生与退化过程 ,Bax可能是引起血管瘤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8.
Cyclin D1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yclinD1蛋白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P法 )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水平 ,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cyclinD1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cyclinD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yclinD1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yclinD1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yclinD1通过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9.
为了获得翻译控制肿瘤蛋白 (TCTP)基因 ,提取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总RNA ,直接用总RNA反转录成单链DNA ,再用长距PCR方法扩增出双链cDNA .根据小鼠约氏疟原虫TCT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以cDNA为模板合成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TCTP基因 .以pMD18 T为载体 ,用大肠杆菌XL1 blue对基因克隆 .测序结果表明 ,此基因序列与小鼠约氏疟原虫TCTP基因序列有 85 %同源性 .由此基因序列推导出的TCTP氨基酸序列 ,与小鼠约氏疟原虫TCTP氨基酸序列有 88%同源性 .进入GenBank国际基因库 (美国 )检索 ,所克隆的基因与基因库中恶性疟原虫基因同源性为 97% ;由所克隆的基因序列推导的TCTP氨基酸序列 ,与国际基因库恶性疟原虫TCTP基因推导的TCTP氨基酸序列仅有 1个氨基酸差异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TCTP基因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0.
以初始体重为(7.90±0.07)g的大菱鲆为实验对象,鱼粉、豆粕、玉米蛋白粉和谷朊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鱼油为主要脂肪源,在此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0、1%、2%牛磺酸,0.5%蛋氨酸及0.5%半胱氨酸(分别命名为T-0、T-1、T-2、M-0.5和C-0.5),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配合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目的是研究饲料中含有高比例植物蛋白时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牛磺酸转运载体(TauT)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1、T-2组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提高(P < 0.05),内脏指数(VSI)降低(P < 0.05);M-0.5组大菱鲆幼鱼SGR和FE较对照组提高(P>0.05),VSI低于对照组(P < 0.05),肥满度(CF)高于对照组(P < 0.05);C-0.5组SGR较对照组降低(P < 0.05),但FE、VSI和CF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T-1、T-2组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 0.05),且随着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 0.05);M-0.5组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T-0、T-1、T-2组(P < 0.05);C-0.5组大菱鲆幼鱼肝脏、脑和眼中TauT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T-0、T-1、T-2组(P < 0.05),但与M-0.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饲料中牛磺酸含量为0.48%、1.06%时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大菱鲆幼鱼体内TauT mRNA表达可能受饲料中牛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