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我国痘苗病毒天坛株(疫苗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对痘苗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天坛株全基因组由189274个碱基对和碱基组成,与其它痘苗病毒株相比,在病毒基因组旁侧区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C,B及中央区Hind Ⅲ-A片段出现多个DNA片段的缺失和新的DNA片段的插入,这些片段中编码的某些多肽目前已知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关,对阐明痘苗病毒疫苗株与非疫苗株毒力上的差别及正痘病毒属成员的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线索.除此之外,有关病毒启动子、开放读码框架的分布特点、G+C含量及密码子使用频率等基因组结构特点的分析,也为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和利用该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红细胞分化因子是从兔子网织红细胞中提出的一个蛋白因子,它可以使多种癌细胞株的生长受到抑制,以早幼粒白知病细胞(HL-60)为研究其EDDF诱导过程中细胞内PTK,PTPP及它们底物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实验发现:部分纯化的EDDF对HL-6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NBT还原和Giemsa染色,可见HL-60细胞被诱导出现排核,同时,细胞的PTK,PTPP酶活性明显的变化,PTPP和PTK的底物蛋  相似文献   
63.
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累积生态效应动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港湾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使港湾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发生急剧改变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累积效应。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厦门港湾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定性分析系统因子因果反馈关系,筛选港湾湿地水动力环境、水质环境、生物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景观环境作为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的累积生态效应指示因子。通过调整模型的相关政策变量及组合,仿真模拟了不同发展策略下厦门港湾湿地的累积生态效应,并结合灰色评估模型对累积生态效应进行量化,得出不同发展策略的累积生态效应指数,并对模型进行了模型验证与敏感性分析。设计三大未来发展情景,即基准情景(BS)、发展规划情景(S1)、生态城市发展情景(S2)。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2020年厦门城市发展对港湾湿地的累积生态效应指数为0.61;发展规划情景下对港湾湿地的累积生态效应指数为0.37;生态城市发展情景下对港湾湿地的累积生态效应指数为0.30,相对基准情景下可减少累积生态效应50%,建议厦门市按照海湾型生态城市模式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64.
本文叙述应用RNA及DNA染色方法,观察恙虫病立克次氏体感染兔睾丸单层细胞后的核酸染色改变。随着感染后日数的增加,在胞浆内细胞核旁可见有规律地出现堆状排列的鲜红色RNA小颗粒,这些颗粒与恙虫病立克次氏体的排列位置一致,出现时间亦与立克次氏体的繁殖曲线平行;同时感染后的细胞浆RNA染色往往也较对照深。此外,感染后的_细胞核及核仁有时亦可见到一些不规律的改变。  相似文献   
65.
在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中,鲢和鳙是以浮游生物作为食料的。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决定这两种鱼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湖泊和池塘中浮游生物的产量,是保证鲢鳙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使用施放肥料的方法来增加鱼池中的食料基础以提高鱼产量的工作,在国内和国外的养鱼业中,已积累了不少的实际经验和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试验工作。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在鱼池中投放各种有机肥料来提高鱼的产量,例如:浙江菱湖的渔民在  相似文献   
66.
67.
白长波 《生物多样性》1995,3(2):122-124
《生物多样性公约》介绍(之二)白长波(国家环境保护局国际合作司,北京100035)《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它是一个框架协议,这尤其体现在《公约》的规定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施取决于缔约国,因为其规定并非硬性的或精...  相似文献   
68.
我们从1983年9月至1985年1月,将草鱼尾鳍组织细胞在体外培养17个月,传代100次,确立为建立的细胞系(established cell lioe),命名为GCCF-2。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结合胡杨盐诱导基因和盐抑制基因的筛选,介绍了差减杂交(subtractivehybridization)技术的试验原理,设计思想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