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188篇 |
专业分类
5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右侧开胸手术治疗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微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将其随机分为开胸对照组(30例)和VATS术组(30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胸腔灌洗液脱落肿瘤细胞标志CK19、CK20的m RNA水平以及血清中IL1-β和HMGB1的水平。结果:与开胸组相比,VTSA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且其术后24 h、72 h胸腔引流液及外周血术后3 d、7 d的IL-1β水平均低于开胸组(P0.05),而仅术后24 h的胸腔引流液HMGB1水平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其它时点HMGB1水平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CK19、CK20的m RNA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辅助下的食管癌根治术不仅具有患者恢复快的特点,而且对于手术引起的转移相关因子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2.
黄铭黄伟陈炜昌震张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5):6943-694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肠鸣音活跃,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加以及头晕等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不良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3.
494.
目的:研究髂骨钉在脊柱-骨盆固定系统中对腰骶稳定性及螺钉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6具成人腰椎-骨盆防腐标本,分别按照三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完成置钉连接操作,制成3个实验组:单纯腰椎后路长节段固定组(L2-L5组)、腰骶固定组(L2-S1组)、髂骨钉固定组(L2-S1-I组)。生物力学测试采用8 N·m纯力矩执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工况运动,比较各固定组L2、L5水平活动度以及L5椎弓根钉、S1螺钉应力。结果:L2-S1组、L2-S1-I组内固定系统以及腰骶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降低(P0.05),L2-S1-I组的优势更加显著,尤其在抵抗固定系统旋转活动以及腰骶关节前屈活动时作用更明显。L2-S1-I组、L2-S1组L5椎弓根钉应力均较L2-L5组明显减小(P0.05);L2-S1-I组S1螺钉应力较L2-S1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髂骨钉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脊柱-骨盆固定效果,在维持腰骶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对近端固定螺钉有保护作用,在与S1螺钉联合使用时,能有效分担S1螺钉所受应力,显著降低螺钉松动、拔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495.
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的研究进展,包括半乳甘露聚糖胶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理化性质、结构鉴定、分离提取、产品改性、应用及前景展望等。 相似文献
496.
【目的】钝齿棒杆菌是重要的氨基酸生产菌株,本研究针对氮代谢PⅡ信号转导蛋白GlnK展开相关功能研究,分析其在钝齿棒杆菌氮代谢调控及L-精氨酸合成中的作用。【方法】以GlnK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敲除等遗传方法获得过表达、敲除及敲弱glnK的重组钝齿棒杆菌,研究GlnK对NH_4~+吸收的影响,通过RT-qPCR和酶活测定,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揭示GlnK对氮代谢和L-精氨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酶活的影响,通过5-L发酵罐发酵产L-精氨酸研究GlnK对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过表达glnK能明显促进NH_4~+的吸收,而敲除glnK后则会抑制NH_4~+的摄取;RT-qPCR和酶活测定发现,相比于野生型菌株Cc5-5,glnK过表达菌株Cc-glnK中与铵吸收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平均上调约4.58倍,L-精氨酸合成基因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平均上调1.50倍。Cc-glnK中氮代谢相关蛋白的酶活平均提高46.97%;L-精氨酸合成途径上7个关键酶的酶活平均提高30.00%;5-L发酵罐发酵各重组菌株结果表明,Cc-glnK菌株的产量可达49.53 g/L,产率为0.516 g/(L·h),相比于出发菌株Cc5-5,其L-精氨酸产量提高了28.65%。【结论】过表达GlnK能促进NH_4~+的吸收及利用,并通过影响L-精氨酸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关键酶的酶活,最终提高L-精氨酸的产量。本研究为后续探索钝齿棒杆菌氮代谢调控机制及代谢工程改造钝齿棒杆菌生产L-精氨酸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97.
目的:比较微创单边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和双边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微创单边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科行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3例,其中微创单边内同定18例,平均随访15.8个月;双边内固定25例,平均随访16.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单边内固定组比较,双边内固定处理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01),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P〈0.05),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之间的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植骨融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和JOS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边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达到双边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等优点,但手术适应症需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498.
衰老进程受到多个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核糖体S6K蛋白激酶不仅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在衰老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实验表明,抑制mTORC1或S6K的活性可以延长小鼠的寿限.mTOR通路通过多种方式在衰老进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自噬、代谢副产物的积累以及影响组织干细胞的数量等等.而S6K在衰老进程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晰.目前mTOR和S6K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这两个分子在衰老进程中作用的研究,有望找到延长寿限的方法并揭示其中的机理,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9.
为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及对其疫苗与救治药物效果评价提供平台,利用本室分离鉴定的虎源A/Tiger/Harbin/01/2002株(简称HAB/0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对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实验小鼠,测定其MLD50,检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d。结果感染小鼠呈现出规律的以肺炎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死率;测得该病毒对小鼠的MLD50为10-7.1/0.05mL。成功建立了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00.
橡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Ⅰ.速生种质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APD技术对8份野生种质和12份栽培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到18个具有多态性扩增的引物.共扩增出128条带。据Nei-Li相似系数将20份材料分别聚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大类。5个野生种质聚为野生种质类群,12个栽培种质和3个野生种质聚为栽培种质类群。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用于橡胶树种质资源研究,能够为野生种质优良特性导入栽培种质提供分子水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