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转座子是一类在基因组上可以自由跳跃的移动序列,同时也是对微生物进行基因修饰和插入突变的有效工具,但尚未见有利用转座子导入革兰氏阴性菌E.coli Nissle1917菌株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p R6K转座载体,对肠道益生菌E.coli Nissle1917菌株进行了转座插入诱变,将假结核耶尔森菌的侵袭素基因inv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溶血素基因hly随机整合至E.coli Nissle1917菌株的染色体上,从而使非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 Nissle1917获得侵袭哺乳动物细胞的能力.通过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发现,本研究所构建的工程菌对B16,HCT-116等肿瘤细胞有较好的侵袭活性,同时与抗肿瘤蛋白Azurin一起作用B16细胞,抗肿瘤效果显著增强,为进一步运用以大肠杆菌E.coli Nissle1917作为DNA疫苗或者基因治疗的载体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2.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菌作用,其中菌株JDG-14能抑制大肠埃希菌、藤黄八叠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生长。促生试验表明,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伸长,其中菌株JDG-14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长和根鲜重分别增长了26%和2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JDG-6、JDG-7、JDG-16和JDG-23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菌株JDG-14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而菌株JDG-32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抑菌活性的促生菌,具有农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了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IgM抗体检测试剂进行统一评价,研制HCMVIgM抗体国家参考品,用于控制试剂盒的质量。方法收集正常人与感染者的标本,采用多实验室联合标定的方法确认参考品的试验结果,并经一系列的破坏条件进行稳定性和均匀性考核。结果考核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符合国家参考品的要求。结论该参考品能用于临床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天然粘附蛋白Cp39和重组粘附蛋白rCp39对小鼠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NaCl提取法制备鸡胚尿囊液和DSA培养基增殖的C48-3株荚膜蛋白,并用电洗脱方法纯化Cp39蛋白,将rCp39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后,用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以100μg剂量的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DSA培养基培养菌体荚膜蛋白、纯化的Cp39蛋白和rCp39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各试验组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第二次免疫后2周分别以A:1型菌C48-3株(6.7×102cfu)和A:3型菌C51-3株(1.1×103cfu)进行攻毒试验。采集免疫后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免疫保护率,来评价4种抗原对小鼠的交叉保护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的条带和分子量相似,且体内外表达的Cp39蛋白的分子量相同;ELISA结果表明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血清rCp39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保护试验表明,体外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0%,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0%。【结论】粘附蛋白Cp39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中的主要交叉保护抗原,可以作为禽霍乱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95.
旨在研究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体(LAT)开放读码框2(ORF2)对体外培养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形态和活性的作用。将构建好的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签的HSV-2LAT ORF2真核表达载体pEGFP-ORF2,转染ver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的改变和MTT法进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HSV-2LATORF2诱导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细胞活性降低。由此证实,HSV-2LAT ORF2对细胞有损伤作用,为阐明HSV-2LATORF2的功能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6.
洋葱作为一种具保健功能的蔬菜,备受广大人们的青睐。但洋葱鳞茎在贮藏过程中极易萌发,经萌发后的洋葱,大部分养分就从肉质鳞片中转移到芽的部分,使鳞茎变软中空,品质下降,直至不堪食用,商品性严重丧失。因此,如何抑制洋葱鳞茎的萌发,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种抑制洋葱萌发的方法。1.冻藏处理在当年11月份以前,将洋葱放置在0℃冷库中贮藏,当库外最低气温降至-2℃至-3℃时,冷冻机便停止工作,夜间将库门打开,导入冷空气,以降低库温。次年1月份,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10℃至-15℃时,库温相应降至-5…  相似文献   
97.
98.
【背景】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筛选生长速度快、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强的真菌菌株,用于植物秸秆降解和高效利用。【方法】从自然界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菌株,利用PDA-愈创木酚和PDA-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初筛,再经过液体发酵检测漆酶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及菌丝生长速率复筛目的菌株,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法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对目的菌株产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进行测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8株真菌,通过初筛筛选出9株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真菌菌株,再经过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高、菌丝生长快的菌株M1,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M1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其漆酶酶活为(243.59±1.11)U/mL,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为(36.03±0.63) U/mL。在5 d的培养期内,菌丝生长速率为(9.43±0.32) mm/d。对菌株M1的发酵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产的漆酶在pH5.0-6.5相对酶活为90%以上,在pH ...  相似文献   
99.
【目的】鉴于肠道微生物在昆虫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中国不同地区分布的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情况。【方法】本文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中国4个代表性蝗区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探究其多样性。【结果】分布区域、发育时期和性别对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结构均影响明显,其中分布区域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性别和发育时期。多样性分析发现,采自广东省清远市和河北省沧州市的东亚飞蝗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性较大,所选取的8个环境因子中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可影响东亚飞蝗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结论】研究结果从共生微生物和环境因素角度解析了东亚飞蝗的环境适应性,为研制地理溯源技术和开发微生物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就基因治疗相关产品这一类新制品的热原检测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将现有的国家法规规定的家兔热原检查法和内毒素检查法对该类产品的检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热原检测对该类制品检测时面对的三个挑战;并将国外正在研究、发展的一种新的体外热原检测方法的优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