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和血 清visfatin 和MMP-9 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70 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性斑块组(n=43)和非易损 性斑块组(n=27),选取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Visfatin 和MMP-9 水平,并对二者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 梗死伴颈动脉硬化组血清Visfatin、MMP-9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易损性斑块组血清Visfatin 和MMP-9 水平高于非易 损性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外周血中的Visfatin水平与MMP-9 呈正相关关系(r=0.643,P=0.000)。结论:在脑梗 死患者中,血清Visfatin和MMP-9 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Visfatin 和MMP-9升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性的形成相关,Visfatin 可通过调控MMP-9 的分泌和活性从而改变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优化现有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分离和检测方法,找到一个最有效的AFP-L3的提取方法,为今后的AFP-L3研究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应用北京热景生物技术公司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通过改变亲和介质使用量和洗脱液体积的配伍梯度变化来优化实验流程,排除提取AFP-L3的影响因素,分离血清中的AFP-L3,并用罗氏公司的甲胎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分离的效果。结果:发现在不改变亲和介质体积的情况下,随着洗脱液体积的减少AFP-L3回收浓度逐渐增加,且在75 ul洗脱液时能够获得最高AFP-L3回收浓度。结论:成功地优化了北京热景生物技术公司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及其配套试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3.
44.
为了解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和规律,对2009~2012年福建省分离的1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毒株均是典型的低致病性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毒株与A/California/07/2009(H1N1)疫苗株保持高度同源,8个节段基因同源性均在98.2%以上。相比之下,福建省2012年的流感毒株抗原变异程度较大,其中A/Fujiangulou/SWL1155/2012毒株HA基因发生11个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H138R、L161I、S185T和S203T位点的变异分别涉及Ca、Sa和Sb抗原决定簇。监测显示,疫苗对福建省人群保护效果较好,但福建省2012年毒株相对疫苗株已经出现抗原漂移,应进一步密切关注其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45.
采用RT-PCR技术从甘蔗中克隆So IRL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So IRL基因在甘蔗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甘蔗So IRL,Gen Bank登录号为KF808324。该c DNA全长1 169 bp,含有1个92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0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蔗So IRL与玉米的IRL蛋白亲缘关系较近。q RT-PCR分析表明So IRL在甘蔗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RSD病菌及低温(4℃)、聚乙二醇(PEG)、Na Cl和脱落酸(ABA)4种非生物胁迫下均被诱导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甘蔗应答RSD过程,并可能在非生物胁迫中也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46.
探讨Rab13 GTPase对血睾屏障(blood testis barrier,BTB)通透性的调节机制。体外分离培养20 d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睾酮处理后测定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R),FITC-鬼笔环肽染色分析F-actin分布,并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Rab13在睾酮处理前后的表达变化;si RNA干扰培养支持细胞中Rab13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效果并检测连接蛋白表达变化;TER测定Rab13沉默前后上皮屏障功能改变,F-actin染色分析Rab13沉默对肌动蛋白丝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睾酮处理可使体外支持细胞屏障TER值升高,F-actin在膜下聚集增强,且Rab13在睾酮处理后表达量明显降低;Rab13 si RNA处理不影响连接蛋白质的表达,但可引起F-actin在细胞连接处的分布增强,导致体外BTB屏障功能增强。表明Rab13可通过调节F-actin的排布影响体外BTB通透性。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道路交通污染及其空气污染物对昆虫影响的研究状况。介绍了交通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汽车尾气中不同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包括NO和NO2)、碳氧化物(COx,包括CO和CO2)、挥发性有机物(VOCs)、酸雨和臭氧(O3),以及细颗粒扬尘等污染物对昆虫发生和种群适合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交通污染影响昆虫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国内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此外,道路交通污染对周边生物环境也会造成相关的生态影响。今后应加强生态道路建设,减轻交通污染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为探求新疆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实生更新受限的障碍因子,更好的保护该种质资源和种群,以新疆巴尔鲁克山野扁桃当年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吸水特性、不同层积时间、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和不同基质处理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并对萌发抑制物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完整种子在层积80 d后解除自然休眠,而去种皮种子不需要层积就可萌发,添加300 mg·L-1 GA3培养可以提前打破去种皮种子休眠并提高发芽率。(2)萌发抑制物主要存在于外果皮和中果皮。(3)在原生境土壤中的萌发率比在营养土中高。  相似文献   
49.
记述在陕西北部米脂县李家站乡张崖村上三叠统延长群瓦窑堡组中发现的进步古鳕类一新属新种Mizhilepiszhangyaensisgen.etsp.nov.,它与美国西部上三叠统钦尔组(ChinleFormation)和东北部上三叠统纽瓦克超群(NewarkSupergroup)中的TanaocrossusSchaeffer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文章还讨论了斯堪的纳维亚鳕科(Scanilepidae)的系统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50.
由于生物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样品制备等因素的影响,实验观察到的生物组织的背向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wo-photon excitation fluorescence,TPEF)效应的差异较大。以鼠尾组织作为实验对象,共40个切片,分为横向和纵向、HE染色和未染色四组,采用飞秒激光器作为激发光,用双光子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two-photon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TPLSCM)观察和分析了样品在不同的制备方式、激发波长、激发功率、扫描深度等条件下的背向SHG和TPEF的变化曲线,讨论和比较了生物组织的背向SHG和TPEF的影响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并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