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1925篇 |
免费 | 153206篇 |
国内免费 | 44150篇 |
专业分类
13892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00篇 |
2023年 | 8975篇 |
2022年 | 9541篇 |
2021年 | 11088篇 |
2020年 | 11884篇 |
2019年 | 11181篇 |
2018年 | 11556篇 |
2017年 | 8032篇 |
2016年 | 9063篇 |
2015年 | 10330篇 |
2014年 | 13667篇 |
2013年 | 12629篇 |
2012年 | 107813篇 |
2011年 | 121696篇 |
2010年 | 29569篇 |
2009年 | 21956篇 |
2008年 | 102093篇 |
2007年 | 106023篇 |
2006年 | 99351篇 |
2005年 | 94548篇 |
2004年 | 91641篇 |
2003年 | 86929篇 |
2002年 | 77160篇 |
2001年 | 62021篇 |
2000年 | 77372篇 |
1999年 | 32659篇 |
1998年 | 7198篇 |
1997年 | 5463篇 |
1996年 | 4662篇 |
1995年 | 4409篇 |
1994年 | 4578篇 |
1993年 | 3761篇 |
1992年 | 4341篇 |
1991年 | 3837篇 |
1990年 | 3766篇 |
1989年 | 4293篇 |
1988年 | 4285篇 |
1987年 | 3929篇 |
1986年 | 3742篇 |
1985年 | 3589篇 |
1959年 | 3882篇 |
1958年 | 6827篇 |
1957年 | 6799篇 |
1956年 | 6082篇 |
1955年 | 5740篇 |
1954年 | 5443篇 |
1953年 | 5176篇 |
1952年 | 4656篇 |
1951年 | 4278篇 |
1950年 | 35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不仅是由于它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它的科学文化也是对世界早期的发展起了卓越的影响。古代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向自然界展开了斗争。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系列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2.
关于植物水分代谢的论述,经过1981~1985年《植物生理学通讯》对这个问题的连续讨论,大家深化了对新理论——水势概念体系的认识,一致认为新理论较旧理论——压力概念体系科学性强,较准确地反映水分关系的本质,且普遍接受新理论,同时把它运用于教学和生产实践.然而,高中《生物》水分代谢内容,至今仍用过时的压力概念体系进行论述,教材本身就不能反映本学科进展,给师生都带来了本应借鉴的前人已经历过的混乱, 相似文献
53.
苏联本是非产猴国,但又是第一个开展当代实验灵长类学研究的国家。现全国共有50多个科研单位开展猴类的研究或用猴做实验。全国共养猴近3万只,是人工养猴最多的国家。本文介绍苏联60多年来灵长类研究的发展史,主要的研究工作、研究机构及管理机构的设置等。苏呼米灵长类中心世界第一个灵长类中心于1925年始建于苏呼米,1927年8月24日开始驯养进口猴,当时称为苏呼米猴子繁殖场。1932年底该场改名为全苏实验医学研究所亚 相似文献
54.
55.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在原生质体培养研究中又取得重要进展,最近在国内外首次培养成功高粱、野生大豆和小米等一批完整再生植株。这一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工作的可喜进展,为进一步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操作和培育新品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植物原生质体,即除去细胞壁的裸露细胞,利用它可以导入外源遗传物质,开展细胞杂交等植物遗传和培育良种研究。国内外众多科学工作者,对重要禾本科和豆科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已引起很大重视。 相似文献
56.
甾体激素作用的核机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甾体激素通过如下机制发挥作用:甾体激素与其在细胞浆内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活化后,转位到细胞核内,与核蛋白和 DNA 上的特定接受位点结合,抑制特异的基因组,加快某些特异 DNA 的转录速率。最近有资料表明,雌激素及孕激素等甾体的受体位于细胞核内,而糖皮质激素受体在胞浆及胞核内均存在。甾体激素作用的这种基因机制被认为同样适用于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5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从赤扬、香蕨木、扬梅、木麻黄、异木麻黄、沙棘、胡颓子等七个属中13个树种根瘤中分离出来的15株Frankia菌株。发现不同属、种来源的Frankia菌株除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外,在菌丝的粗细、菌丝体发育的稀疏、微密程度、孢子囊的大小,顶囊的形状、大小和顶囊柄的长短等均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培养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赤扬属不同种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以丙酸钠为碳源的Bap液体无氮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但在以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则不能生长,而木麻黄属、异木麻黄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丙酸钠或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均生长良好。沙棘属、胡颓子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丙酸钠或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均生长良好并产生棕褐色色素。根据Frankia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可将七个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划分为三个类群:即赤扬香蕨木,扬梅类群;木麻黄、异木麻黄类群;沙棘和胡颓子类群。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不同鼠龄的免疫健全(mu/ )和先天性T细胞缺陷(nu/nu)CD—1鼠对致死性汉坦病毒脑膜脑炎的敏感性与抵抗力。nu/ 鼠对致死性感染的敏感性取决于鼠龄。生后一周鼠脑内接种汉坦病毒76一118株,死亡率为100%;接种9日龄鼠,死亡率60%;接种14~42日龄鼠则不发病死亡。接种的nu/ 鼠,5和7日龄比生后24小时鼠死亡发生时间明显提前。同龄组nu/nu鼠在鼠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类似的逆相关。然而,14日龄或更大龄的鼠尽管发病和死亡的时间延长,但仍是敏感的。接种的7日龄nu/ 鼠和7、9、14日龄nu/nu鼠的脑内病毒滴度近乎一样。较大龄鼠尽管病毒滴度峰值相对较低,但似乎不受中和抗体反应的影响。接种的一周龄nu/ 鼠比接种的新生鼠死得快,断奶nu/ 鼠与nu/nu鼠对汉坦病毒脑膜脑炎的抵抗力不同,这表明细胞免疫对疾病的发展与恢复起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