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城市化对空气污染人群暴露贡献的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期快速城市化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以细颗粒物(PM_(2.5))为代表的城市与区域空气污染问题。人群的污染暴露一方面是因为污染区范围的扩张,另外一方面则归因于城市化引发的人口迁移,目前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前者的贡献,而忽略了后者的贡献。因此,建立了城市化对空气污染人群暴露贡献的定量方法,并选取我国PM_(2.5)污染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城市群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利用2000、2005、2010、2015年PM_(2.5)浓度和人口栅格数据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定量评估了城市化引发的人口迁移对空气污染人群暴露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地区受污染影响面积和人口变化显著,造成大量的人口暴露于PM_(2.5)污染。(2)城市化引发的人口迁移与自然增长贡献率方面:总体上,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总的人口迁移贡献率为48%,北京市和天津市总的人口迁移贡献率分别为94%和88%,而河北省污染总的人口迁移贡献率为-32%。其中在污染保持区,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口迁移贡献率均接近100%,而河北省的迁移贡献率为-26%,尤其在2010—2015年,河北省衡水市的人口迁移贡献率达到-6613%;在污染新增区,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口迁移贡献率分别为86%和84%,而河北省污染的人口迁移贡献率为-757%。本研究建立了定量化的方法揭示了城市化在空气污染人群暴露中的定量贡献,为科学引导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定量的手段,为合理规划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的人口流动与空气污染奠定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2.
广州市农作物系统与大气的CO2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广州市各种农作物系统与大气CO2交换.分析了各种农作物系统净生产力吸收CO2的能力和碳汇功能大小.结果表明:2005年广州市8种农作物系统作物净生产力吸收CO2 4 032 366t·a-1,其土壤CO2排放3981753t·a-1,吸收大于排放,对大气CO2而言,整个农作物系统是一个弱的碳汇;水稻、甘蔗、木薯和果用瓜4种连作或高杆作物系统每年作物净生产力吸收CO2量大于土壤CO2的排放量,系统具有较大的碳汇功能,花生、大豆、花卉和蔬菜4种矮杆作物系统每年作物净生产力吸收CO2量小于土壤CO2的排放量,系统起着碳源作用;果实或经济产量生长在地上部分的作物其单位面积吸收CO2能力比果实(块根)生长在地下的作物大;除花生在生育期间生物量吸收CO2量少于同期土壤排放以外,其余7种作物在生育期间生物量吸收CO2的量大于同期土壤排放,大多数农作物在生育期间具有碳汇功能,在撂荒期才体现碳源作用.  相似文献   
173.
si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已经成为基因功能研究和开展疾病治疗的有用工具.近年发现,siRNA在哺乳动物体内可激活天然免疫系统,诱导干扰素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并且可非特异性抑制某些非靶基因的表达,有可能极大限制RNA干扰技术的应用.进行高效特异性siRNA的设计和修饰,以保持或者增强siRNA的特异性靶基因沉默作用,又消除siRNA对机体的非靶免疫副作用,成为使siRNA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4.
以稀土(Re~(3+))和落叶松单宁(LT)为原料,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5种廉价的稀土-落叶松单宁(Re~(3+)-LT)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谱以及配位数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采用牛津杯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配合物对黑曲霉、红曲霉、白腐菌、毛霉4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在抑菌方面,5种配合物对上述4种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Ce~(3+)-LTGd~(3+)-LTLa~(3+)-LTNd~(3+)-LTYb~(3+)-LT,其中Ce~(3+)-LT对4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1.6、0.8和1.6 g·L~(-1);Yb~(3+)-LT对4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1.6、3.2和3.2 g·L~(-1).在杀菌方面,Yb~(3+)-LT的杀菌活性最强,其对4种真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4、3.2、3.2和6.4 g·L~(-1).此外,尽管Nd~(3+)-LT和Gd~(3+)-LT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对黑曲霉和毛霉的杀菌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5.
176.
云芝发酵液经超声波细胞破碎,离心和大孔树脂脱色得上清液.上清液再经DEAE-52、Mono Q离子交换层析和UltroGel ACA-54凝胶过滤分离得到一种胃蛋白酶抑制剂.它的成分是蛋白质,经UltroGel ACA-54凝胶过滤和SDS-PAGE鉴定为单亚基,相对分子量为22.31 kDa.该抑制剂热稳定性良好,对胃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29.26 μg/mL,抑制类型属于非竞争和反竞争混合型抑制模式,其Ki值为0.996 μmol/L.  相似文献   
177.
小麦HMW-GS1Dx5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异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显微切割了普通小麦钢82-122(Triticumaestivum2n=42)具有1Dx5+1Dy10亚基的1D染色体长臂端,利用PCR扩增得到了HMW-GS1Dx5亚基的5(端400bp序列片段.以此作为探针从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特定发育阶段的表达两个方面研究了HMW-GS1Dx5基因表达的规律.结果表明,干种子及萌发种子中存在此基因,而在发育的幼苗中此基因未表达.HMW-GS1Dx5基因可能从开花初期开始表达.HMW-GS1Dx5基因在籽粒成熟期表达,然而在营养器官如叶片中未表达,其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HMW-GS1Dx5基因在蜡熟期籽粒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乳熟期籽粒.从开花15d至蜡熟期籽粒,表达趋于增加.开花15d其mRNA水平是蜡熟期籽粒mRNA的28%,灌浆期为40%、乳熟期为72%、完熟期为54%.这为进一步研究其表达调控和改善小麦品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寻求与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土地开垦及其合理利用方式,是我国南方涝渍地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一个由湖泊垦殖形成的碟形微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对该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契机,对其生态学特点、开发模式等进行了重新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随地面高程的梯级递变,土壤类型、剖面结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梯级分异特征。总体上可分成5个梯级,根据对该梯级分异的具体面积和位置的分析,该地区存在水稻面积过大,低湖地区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旱轮作地区农田整治水平低,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工程整治,将原有的5个梯级归并成4个梯级;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化农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梯级开发”,使该地区的农业经营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9.
针对医院门诊工作现状,扩大项目、夯实基础、细化流程、建立机制,实现多院区医院门诊工作专家及专病专业化、各院区门诊资源均衡化、门诊诊疗模式多样化、门诊服务流程标准精细化、门诊诊疗全程信息化、社会不同人群及层次门诊服务需求特需化。  相似文献   
180.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职称评聘制度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作为卫生专业,其实践操作性较强,单纯依靠学术成果来评价其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探索一套能较全面、准确地评定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体系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的改革,介绍将临床技能考核纳入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当中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建立完整的临床考核研究体系,同时也提出了将临床技能考核纳入职称评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