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4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分解袋法对日本亚高山针叶林的针叶(Abies veitchii Lindl.and A.mariesiMast.)和阔叶(Betulaermanii Cham.and B.corylifolia Regal.et Maxim.)凋落物进行了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分解初期的两种凋落物的养分以及分解后期凋落物剩余重量差异很大,但两种凋落物养分浓度在分解后期(30个月以后)趋于一致.这种趋同现象在不同养分中有不同的趋同机制.氮元素浓度升高到分解后期浓度差变小,这种现象是由于分解菌的固持作用及受木质素的束缚所致;钾和镁在分解初期浓度急剧下降,进而浓度差变小,是由于淋溶作用所致.在分解过程中这些元素非常容易被淋溶掉,直到和土壤中的浓度达到一致为止.钙是结构元素,它的行踪和有机物组分有密切关系.由于分解后期有机组分木质化和腐殖质化进而浓度趋同,所以钙的浓度也相应趋同.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环境中Fe限制对小球藻-隆线溞食物链的影响,在0~10000 nmol·L-1的范围内设置5个Fe3+浓度梯度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22 d后收集藻细胞,然后将收集到的小球藻饲喂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14 d,观察小球藻和隆线溞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Fe3+浓度为0、10、100和1000 nmol·L-1时小球藻的生物密度和叶绿素a的含量都明显低于Fe3+浓度为10000 nmol·L-1时;Fe3+浓度的下降导致小球藻对N的吸收减少,对P的吸收增加;隆线溞的体长和总产幼数随着Fe3+浓度的下降而逐渐降低,当Fe3+浓度为10000 nmol·L-1时,隆线溞最终体长和总产幼数分别为3 mm和93个,而当Fe3+浓度为0 nmol·L-1时,隆线溞最终体长和总产幼数分别为2.6 mm和60个;这说明Fe限制不仅会影响小球藻的生长和其对N、P的吸收,还会抑制以小球藻为食的隆线溞的生长和繁殖。以上结果表明,Fe限制对小球藻-隆线溞食物链的上行效应显著,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Fe对淡水浮游动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蚂蚁通过构建蚁丘,提高了群落生境异质性,影响群落物种组成,甚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我们在川西北典型高寒草甸调查了平地(非蚁丘,即距离蚁丘4~5m的草地)和不同大小广布弓背蚁(Cam-ponotus herculeanus)蚁丘(小蚁丘、中蚁丘和大蚁丘3种,平均面积大小分别为309.45cm^2、948.45cm^2、2124.90cm^2)上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和多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蚁丘植物群落演替进程中的优势种变迁及其机制。调查发现,与平地相比,天气晴朗条件下蚁丘的土壤温度在白天较高,而在夜晚较低,日变化的波动性较大;蚁丘中心的相对湿度低于边缘,更低于平地。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不同大小蚁丘之间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是优势种变化明显。随蚁丘增大,钩状嵩草(Kobresia uncinoides)的群落地位(重要值)逐渐上升,小、中、大蚁丘上的次优种分别为拉拉藤(Galium aparine)、羊茅(Festuca ovin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蚁丘上禾草类优势度显著高于平地,而杂草类优势度则显著低于平地。平地上菊科(Compositae)和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占优势,蚁丘上莎草科(Cyper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占优势。文中还讨论了蚁丘植物群落演替的可能机制,以及蚁丘对整个草甸群落组成和动态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24.
外来种米草的生态功能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植物 ,对高盐淤泥质滩涂具有高度生态适应性。本文综述了米草作为外来入侵种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控制措施。一方面 ,米草的种群爆发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 ,米草的抵御海岸侵蚀和促淤造陆功能在全球变化引起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米草的生态控制以化学措施最为快速有效 ,但可能污染环境。物理措施工程量大 ,适合于小面积米草控制。生物防治最有发展前景 ,但目前应用不理想 ,且容易引起次生生物入侵。 3S技术、种群扩散和增长模型以及长期监测系统等已经被应用于米草生态控制。最后就加强米草生态控制的基础研究和如何提高米草生态控制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5.
26.
消费者多样性对食物网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局限在单一营养级别上,主要是植物上,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明表明消费者的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深刻影响.综述了消费者多样性对相邻或非相邻营养级的种群密度、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等方面影响的最新进展,同时也提出了若干研究展望.总体上.消费者多样性,无论是草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都倾向于增加该消费者所在营养级的养分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生产力.这可能源于取样效应,或者物种之间的互补作用,类似于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机制.草食动物可能降低或者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或者没有显著影响,其具体效应取决于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草食动物的大小.捕食者哌能通过直接抑制草食动物而间接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但这种效应的大小差异很大,甚至效应的方向,都可能随团体内捕食者所占的比例而改变.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应用较大尺度的实验来检测食物网复杂营养关系对生态系统特性的影响,继续探讨消费者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认为异速生长法则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食物网组分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将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消费者.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解.另外,全球变暖和转基因植物对食物网中消费者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影响也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叶的生长及其光合作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孙书存  陈灵芝 《生态学报》2000,20(2):212-217
测定辽东栎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长度,面积和干重,应用红外CO2技术测定叶的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并根据叶的平均生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推算叶生长过程中碳的输入和输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⑴辽东栎叶的长度、面积和干重的增加有共同趋势,即在叶生长早期增加很快,其后渐渐降低。叶长度、面积约在6月初达极大值;叶干重稍后达极大值。⑵净光合速率在整个生长季里随叶的生长发育是先上升,至7月中旬达极  相似文献   
28.
栓皮栎林下主要丝状真菌的分解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纯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栓皮栎林下凋落物中可培养的 10种主要丝状真菌对群落建群种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和林下主要伴生树种山胡椒 (L indera glauca)叶片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 :在 10种真菌的作用下 ,9周时间内 ,栓皮栎叶片的平均失重率是山胡椒叶片的 2倍 ;两种叶片前期 (前 5周 )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后期 (后 4周 )。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失重率与叶片初始木质素 /氮素、碳素 /氮素的比值成反比。根据每个菌株对每种叶片在前期和后期的重量失重率 (W)、木质素失重率 / W和木质素失重率 /全碳化合物失重率的值的相互关系 ,分解菌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Trichoderma sp.1和 Cladosporium berbarum是对全碳化合物有一定利用能力的分解菌 ;Trichoderma sp.2、 Aspergillus fumigatus、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2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但偏向全碳化合物的分解 ,是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真菌 ;Chaetomium bostrychodes、Pestalotia sp.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并偏向木质素的分解 ,但分解能力较弱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sp.1只在试验分解前期内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不同真菌对叶片的分解能力不同 ,即使是同属真菌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9.
辽东栎幼苗对干旱和去叶的生态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孙书存  陈灵芝 《生态学报》2000,20(5):893-887
幼苗阶段是植物种群生活史中亏损最严重的时期之一。通过干旱处理和去叶试验研究了辽东栎幼苗的生态反应。结果表明:⑴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单叶面积、叶面积比和叶比重,从而也降低了单株生物量,但根比重却较对照组有显著上升;⑵去叶显著提高了单株叶数、叶面积比和叶比重,尽管单株生物量只稍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辽东栎在去叶后有一定的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30.
从GenBank上获得194株不同来源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酸序列,利用MEGA3分析了HA基N核酸序列碱基突变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序列同源性,构建NJ系统进化树,探讨了不同来源的H5N1病毒的系统进化关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被研究的194条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酸序列,碱基长度大约在1700bp左右,共发现了757个可变位点,其中Parsimony—informative sites有537个,Singleton sites有220个;病毒的变异速率很快,平均变异率为3.23%;病毒的序列变异具有显著的地区特点和时间特点;同时,全球化的贸易以及候鸟的迁徙在传播病毒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