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7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对用人脑胶质瘤碱性蛋白(GBP)免疫的38只豚鼠和23只对照组豚鼠进行了巨噬细胞电泳试验(MEM),其巨噬细胞电泳减缓率免疫组为6.13±1.06%,对照组为0.96±0.9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区别,表明GBP能激发豚鼠的细胞免疫反应性。从三批免疫组和三批对照组豚鼠的脾脏和淋巴结组织中分别提取I-RNA和N-RNA。将49人次健康人的淋巴细胞分别与上述RNA温育,则经I-RNA处理的淋巴细胞能对GBP产生7.73±0.97%的巨噬细胞电泳减缓作用,而经N-RNA处理的仅产生1.29±0.81%的减缓作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巨噬细胞电泳减缓率有非常显著的区别,说明GBP免疫组的I-RNA能超越种间界限,使人淋巴细胞获得具有对GBP起免疫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73.
74.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下胚轴组织培养的器官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自古以来的繁殖方法主要是用分蔸等繁殖法,其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开始了苎麻组织培养的试验,从苎麻茎,叶切段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未能分化出再生植株。我们以苎麻子叶及下胚轴为材料,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芽获得再生植株,发现苎麻下胚轴有较强的再分化能力,是研究器官形成较好的材料。本工作进行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激素及不同浓度、不同激素组合以及一些天然复合物对苎麻下胚轴组织培养中器官形成的影响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5.
细胞电泳法测知细胞表面带有电荷,结合化学或酶学方法证明:表面电荷是由带负电荷的羧基、磷酸等基团和带正电荷的氨基、硫氢基等基团组成的。不同种的细胞或不同状态下的同一种细胞,它们的表面电荷密度是不同的。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改变可能与细胞表面的某些行为有关。例如,去掉带有羧基的神经氨酸,细胞的十多种功能发生改变(Winzler,1970)。这固然可能反映细胞表面的神经氨酸具有多种功能,亦说明对表面电荷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够了解。我们曾看到艾氏腹水瘤细胞获得耐药性后,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并不随耐药性的消失而恢复(顾国彦和刘黎,1965)。本  相似文献   
76.
一种纯化棕色固氮菌固氮酶蛋白组分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固氮酶钼铁蛋白结晶和铁蛋白的纯化国内外虽已有过一系列报导。但是目前仍有些实验室致力于获得高活性和高产率的固氮酶蛋白研究。我们参考Burgess和Mckenna等人的方法,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在厌氧条件,产率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7.
在5mM浓度下,测定了NAD~ 、sNAD~ 、NMN~ 、sAMP和(sAMP NMN~ )混合物的化学位移与pH依赖关系。根据环流各向异性屏蔽效应,通过比较sNAD~ 与等量混合物(sAMP NMN~ )的对应碱基质子化学位移,以及比较sNAD~ 与NAD~ 的烟酰胺质子化学位移,发现在水溶液中的游离NAD~ 以pK_a3.88为转折,处于不同构象:在pH3.88以下,NAD处于伸展构象;在此值以上,NAD~ 处于折迭构象。  相似文献   
78.
小鼠骨髓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骨髓微循环系统形态和功能的状况。按Burger and Knyszynski(1969)方法操作繁复,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及正常值的问世。最近,我们建立的简易测定方法,为成批标本的测定和正常值的确定创造了条件。 正常小鼠骨髓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目的:1)在较大量标本的测定中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2)确定青、成年小鼠骨髓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3)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和判断骨髓微循环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9.
小瓶菌属的两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广东和云南两省的土壤中分离出6株放线菌,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等的研究,证明为游动放线菌科小瓶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筒状小瓶菌(Ampullariella cylindrica n. sp.)、生毛小瓶菌(Ampullariella pilifera n. sp.)和生毛小瓶菌海南变种(Ampullcriella pilifera var. hainanensis n. var.)。  相似文献   
80.
发根土壤杆菌体外转化甘草子叶及下胚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发根土壤杆菌农杆碱型15834、A_4菌株和甘露碱型8196、K_(599)菌株体外转化甘草子叶及下胚轴。结果表明:除K_(599)菌株外,其余三种菌株都能诱导产生甘草发状根无性系。其中15834菌株的诱导率最高,下胚轴的诱导率高于子叶。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感染后4天左右,下胚轴维管束鞘外细胞、特别是形成层部分细胞大量启动形成分生细胞及分生细胞团,并进一步分裂形成根原基。6—8天后根原基具单向极性生长形成完整的发状根结构。发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高压纸电泳检测到发状根中存在农杆碱及甘露碱,说明Ri质粒T-DNA编码的这两种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在甘草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