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生态系统服务和产生这些服务的自然资本对于地球生命保障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了利益,并因而成为这个星球整个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本文讨论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4个科学问题: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确定性、定量和定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转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结构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现了空间上的异质性,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确定性、定量和定位就十分重要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转移是指一些服务功能可能会通过某些途径,在空间上转移到系统之外的具备适当外部条件的地区并产生效能。这种特性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在比其栖息地大很多的范围内产生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保障,它们的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资本存量;而生态资本存量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一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资本存量与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威胁状态就引发了生态安全问题。在许多区域,生态资源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为了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应该鼓励当地居民以经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手段来发展经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管理产业化。这4个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科学问题是相互关联的。讨论它们的目的是在于探索深入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2.
PaO体外活力测定需要Fd作还原剂。通过丙酮沉淀法、DEAE柱层析等制备菠菜Fd,并将其应用于HPLC—荧光法研究PaO催化的Pheide α降解反应。结果表明:经DEAE柱层析纯化得到的是氧化型Fd,而未经DEAE柱层析得到的是还原型Fd,还原型Fd可以参与Pheide α降解反应,色谱峰面积可以表示PaO的活力;FCC的HPLC洗脱时间是5.1min,遮光条件下FCC的半衰期是34.66min,PaO在20℃催化Pheide α降解的活力较高。小麦幼苗离体暗诱导衰老过程中PaO活力变化幅度较大,暗处理5d其活力增加24.47倍,“PaO”Chl降解途径在麦类作物叶片衰老过程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3.
感染小鼠组织中Q热立克次体的分子病理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注射Q热立克次体悬液感染BALB/c小鼠,发病后解剖,取主要组织脏器,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感染小鼠体内Q热立克次体的抗原分布和DNA在靶细胞中的表达,探讨Q热病变规律及致病机理。结果显示阳性信号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胞浆内。结果提示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可以作为Q热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并为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4.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对应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该课题实验涉及较多的化学仪器及比较复杂的实验操作。也存在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问题.下面对该课题实验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5.
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组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质组成,并对这些质膜蛋白的生理学过程和功能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Jurkat T细胞膜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差异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Jurkat T细胞膜蛋白,然后将提取出的膜蛋白根据分子量大小通过SDS-PAGE进行初步分离,再进一步将分离出的蛋白条带切下进行胶内酶解,酶解后的肤段通过液相-芯片-离子阱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全谱图,并进一步通过GO(Gene Ontology)对这些质膜蛋白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Jurkat T细胞的膜总蛋白,并建立了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全谱图,共鉴定出618个质膜蛋白,经GO注释分析,其中与结合功能相关的质膜蛋白有493个,与信号转导活性相关的有186个,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有166个,具有转运活性的有137个,有些还具有酶调节活性、结构分子活性或者运动活性等,功能尚不清楚的有49个.结论:通过差异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一维SDS-PAGE和HPLC-CHIP-MS/MS,成功建立了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全谱图,并通过GO注释,初步分析了这些蛋白的功能和生理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Jurkat T细胞质膜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异甘草酸镁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肝纤维化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应用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TACE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胸腺肽α1治疗,研究组则应用胸腺肽α1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降低,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ALT、AST、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HA、LN、PCⅢ和CI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RBC-C3b RR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RBC-C3b RR显著高于对照组,RBC-I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的缓解肝癌TACE术后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损伤,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提升,有助于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7.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凋亡关系密切,DNA甲基化关键酶DNMTs(DNA methyltransferases)在肿瘤发生及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SPARC(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常因异常甲基化而表达下调。为探究肺癌对顺铂耐受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TGF-β1作用A549细胞,利用RT-PCR检测TGF-β1作用后DNMTs和SPARC m RNA水平的变化以及A549细胞增殖能力和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 ng/m L、10 ng/m L TGF-β1作用24 h后,A549细胞DNMT1 m 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P0.001),SPARC m 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P0.001);5 ng/m L、10 ng/m L TGF-β1作用后的A549细胞对顺铂的IC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34±0.36)μmol/L、(10.93±0.69)μmol/L,对照组为(21.54±1.21)μmol/L;P0.01、P0.01];5 ng/m L、10 ng/m L TGF-β1作用后的A549细胞在顺铂环境中,其克隆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15μmol/L顺铂作用24 h时,5 ng/m L、10 ng/m L TGF-β1组细胞凋亡分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P0.01)。结果提示:TGF-β1可下调A549细胞DNMT1的表达,进而上调抑癌基因SPARC并增加其对顺铂的敏感性,成功逆转肺腺癌A549细胞的恶性表型。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肺癌对顺铂的耐受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泥沙粒度的剖面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6年6月,按照泥沙旋回分层连续取样,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1954年修建的淤地坝泥沙粒径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坝地泥沙旋回至少28个,旋回层的厚度范围在2~60 cm;沉积剖面土壤粒径以粉砂(0.05~0.002 mm)为主,占60%以上,其粒径集中分布于0.01~0.05 mm,粗泥沙(粒径>0.05 mm)含量约占23.09%;随淤积深度的增加,泥沙各粒径范围的变异程度增加,2 m土壤深处可作为研究区淤地坝粒径变异突变点的标识,粒径变异是河道比降和水沙动力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淤地坝泥沙沉积剖面存在72 cm厚的累积耕作层,累积耕作层的明确对于淤地坝泥沙侵蚀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9.
对临床送检的急性死亡川金丝猴进行解剖,观察各组织脏器的大体病理变化并对其进行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和病理组织学分析;无菌操作进行肉汤法分离培养细菌和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通过形态学、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 方法对分离的病原进行培养、鉴定。结果,眼观心肌呈局灶性坏死,镜下心肌纤维断裂、崩解,肌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典型的病毒性心肌炎变化;从肺脏中分离获得大肠杆菌;电镜负染可见心肌组织匀浆液和心包积液以及其Vero 细胞培养物中均有直径在20 ~ 25 nm,形似小RNA 病毒的粒子存在;RTPCR检测结果说明所分离病毒为柯萨奇B 型病毒;动物回归试验证实,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昆明种小鼠无致病性,而分离的病毒对小鼠有致病性,且病理组织学变化与金丝猴相似。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结合病原分离结果综合分析,推测该金丝猴死亡的原因可能与该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0.
以人胎肝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血管内皮抑素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系统pGEX-KG,分别在DH5α、BL-21菌中以GST-Endostatin融合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