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本文报道了从17种不同品种野鸟的207分标本中,血凝阳性的27份中24份为甲型流感病毒,1份为副流感I型病毒,2份为NDV。而在24份甲型流感病毒中,有2份其血凝素是新类型的,暂将它们命名为:甲/京科/150/78(Havx Nav)和甲/京科/62/7B(Havy Nav·)。证实了在我国野鸟中流感病毒的分布是极复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和同一群野鸭中可分离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甲型流感病毒,说明在自然条件下流感病毒双重感染和重组的可能。同时证实了盲传能大大提高阳性的分离率,有利于克服标本的污染问题。此外并对本文结果与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之间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主持召开的“环境中氮污染与氮循环”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21日至27日在大连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高等院校、科研、环保、产业等各部门的代表共70余人,收到论文50多篇。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高拯民同志做了“环境中氮污染与氮循环研究现状与展望”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李铭新教授做了“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胺与癌的病因关系的研究”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王德铭同志做了“湖泊氮循环”,的报告。  相似文献   
73.
在以前的研究裏,我們曾觀察到在輕度麻醉的貓或狗,以游離腸段或後肢的灌注管中,注射適當劑量的二硝基酚、對硝基酚、乙酰胆鹼等藥物,反射地引起血壓升高和呼吸的變化。但在部分實驗中,每當血壓一度升高後,跟着出現一段時間的血壓的波浪性变化。當切斷四條緩衝神經,消除它們的抑制影響而使中樞神經系統處於興奮性提高的情况下,跟着化学感受性反射的增强,這種血壓的波浪性變化也相應地加大;與這一情况相反,如果在頸動脈寶内加壓而引起中樞抑制時,這種波浪性變化即减弱或者消失。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種波浪性變化產生的主要部位,我們繼續做以下兩组實驗。  相似文献   
74.
本文简要介绍了酵母菌Killer系统的遗传学和生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在酵母杂种品系的选择、营养缺陷突变体的富集、重组DNA技术、发酵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和前景。文章也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75.
韩一多  向梅春  刘杏忠 《菌物学报》2020,39(12):2268-2276
虎杖象甲培植共生真菌形成的共生体系是植菌昆虫菌业中的典型代表。共生真菌Penicillium herquei如何向虎杖象甲Euops chinensis提供营养尚未明确。本研究发现共生真菌P. herquei的菌丝表面存在大量瘤状凸起物及由凸起物衍生的附属丝等特化结构,该结构可能为虎杖象甲提供营养;对共生真菌的营养研究表明,共生真菌能高效利用山梨醇、蔗糖、海藻糖、葡萄糖等单糖或双糖,以及酪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等昆虫非必须氨基酸,同时在高碳和最适碳源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特化附属物的产生。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植菌卷叶象甲菌业中共生真菌在营养方面的适应性进化证据,而且为进一步揭示共生真菌适应卷叶象甲的营养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0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1)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CXCL10的表达;(2)建立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通过CXCR3拮抗剂-NBI 74330阻断趋化因子CXCL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XCL10和CXCR3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XCL10、CXCR3以及神经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 m RNA的表达。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大鼠脑梗死侧CXCR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对侧和假手术组(P<0.05);(2)阻断CXCL10使得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中CXCL10、CXCR3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3)阻断CXCL10使得小鼠神经瘤母细胞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抑制CXCL10降低了氧糖剥夺模型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表明阻断CXCL10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心脏右向左分流(RLS)对偏头痛患者临床特征是否存在影响,并研究RLS分级与头痛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16例作为偏头痛组,选择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216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有无RLS分为有RLS偏头痛组(127例)和无RLS偏头痛组(89例)。有RLS偏头痛患者根据RLS分级将其分为大分流组(n=51)、中分流组(n=11)和小分流组(n=65)。观察对照组与偏头痛组RLS情况,比较有RLS偏头痛组和无RLS偏头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大分流组、中分流组和小分流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偏头痛患者产生RLS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与偏头痛组小分流、中分流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头痛组大分流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RLS偏头痛组患者的视觉先兆、感觉先兆的比例均大于无RLS偏头痛组,头痛初始年龄均小于无RLS偏头痛组,头痛强度均高于无RLS偏头痛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运动先兆、遗传、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LS分级的偏头痛患者的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头痛初始年龄、头痛强度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头痛初始年龄是偏头痛患者产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偏头痛发病年龄较小或有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可能提示偏头痛患者伴有RLS,RLS分级与头痛强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构建Etk(Epithelial and endothelial tyrosine kinase)敲除稳定细胞株以及利用慢病毒构建Etk过表达稳定细胞株,并初步探讨Etk基因对HUVECs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使用在线工具设计针对Etk的sgRNA (https://chopchop.rc.fas.harvard.edu/)。将sgRNA利用连接酶整合到病毒载体中,包被病毒并感染HUVECs敲除HUVECs中的内源性Etk。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Etk敲除的稳定细胞株。PCR扩增Etk基因序列,将其整合到pLEX-MCS慢病毒过表达载体中构建Etk过表达重组质粒。包被病毒并感染HUVECs,在HUVECs中过表达Etk,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Etk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利用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Etk的敲除和过表达情况。利用CCK-8盒子检测两种稳定细胞株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利用CRISPR-Cas9技术有效的敲除HUVECs中内源性Etk,同对照相比,Etk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地降低(P0.01)。同时利用慢病毒在HUVECs中过表达Etk,同对照相比,在过表达Etk稳定细胞株中Etk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CCK-8检测发现,Etk敲除降低细胞增殖能力;而Etk过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结论: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在HUVECs中敲除Etk,利用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成功的在HUVECs中过表达Etk,并且初步验证了Etk促进HUVECs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浆CD69、Wnt拮抗剂蛋白-1(DKK-1)与血脂、炎性因子的关系,并分析CD69和DKK1对于CH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CHD患者136例,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同时纳入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及血浆CD69、DKK-1水平,分析CHD患者CD69、DKK-1水平与血脂、炎性因子、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9和DKK1对于CH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HD患者CD69、DKK-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加重,CD69、DKK-1、IL-10、IL-6、TC、TG、LDL水平呈升高趋势,HDL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CHD患者CD69、DKK-1水平与IL-10、IL-6、TC、TG、LDL、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9、DKK-1联合检测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6、0.846。结论:CHD患者血浆DKK-1、CD69水平升高,与血脂、炎性因子和Gensini评分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CHD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5-2018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资料来源于检验科临床送检的伤口分泌物、痰液、血液、尿液等病原学标本。结果:2015年~2018年,共分离到菌株13246株,其中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株1927株,分离率为14.55 %。其中 2015 年的分离率为3.11 %,2016年的分离率为4.51 %,2017 年的分离率为5.15 %,2018 年的分离率为2.11 %;鲍曼不动杆菌标本分离率最高的为痰液,占78.83 %,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2.51 %,尿液标本占5.81 %,血液标本占2.85 %;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所有致病菌中的排序均为第一位或者第二位;2015年~2018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逐年升高,2018年有所降低;2015年~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逐年升高,2018年有所降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使用,是造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