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9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225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6篇
  1976年   12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基本情况 达县土农药的发展历史是很短的,由1958年4月份开始,到10月份为止,共采集土农药420余种,试制成土农药327种,生产出药液23,642,700斤、粉剂70多万斤,干贮120多万斤,直接下田防治稻螟虫和作肥料的20多亿斤。防治早、中、晚稻螟的面积225,000亩,棉花蚜虫和红蜘蛛的面积5,000亩。全县早稻比1957年每亩增产153斤。1957年晚稻大面积无收,1958年每亩平均收350斤。棉花、中稻亦获得增产。如堡子区红星社用稀释后的土农药112,000斤,喷洒中稻面积  相似文献   
92.
93.
中国毛莨科植物小志(十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发现了乌头属2新种、毛莨属1新种,铁线莲属1新种,1新变种,及1新同物异名;讨论了吴兴铁线莲的系统位置,和西南银莲花、西南毛莨、唐松草等种的地理分布现象,认为有关分布现象系由第四纪冰期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4.
AAS系列新型吸附树脂对猪血粉水解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96.
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独立地建立了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并通过分析我们提出的分布矩阵(表达每一类构象被预测成所有各类构象的可能性的矩阵),对于这一方法的误差以及造成误差的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较过去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学习方法,结果对于规则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预测精度和相关系数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7.
9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从赤扬、香蕨木、扬梅、木麻黄、异木麻黄、沙棘、胡颓子等七个属中13个树种根瘤中分离出来的15株Frankia菌株。发现不同属、种来源的Frankia菌株除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外,在菌丝的粗细、菌丝体发育的稀疏、微密程度、孢子囊的大小,顶囊的形状、大小和顶囊柄的长短等均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培养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赤扬属不同种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以丙酸钠为碳源的Bap液体无氮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但在以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则不能生长,而木麻黄属、异木麻黄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丙酸钠或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均生长良好。沙棘属、胡颓子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丙酸钠或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均生长良好并产生棕褐色色素。根据Frankia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可将七个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划分为三个类群:即赤扬香蕨木,扬梅类群;木麻黄、异木麻黄类群;沙棘和胡颓子类群。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把气孔及其下腔看作截面为椭圆形的柱形区域,提出一个水汽从气孔下腔内所有细胞表面扩散到气孔外端的三维扩散模型。根据 Fick 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支配该模型的水汽扩散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借助于计算机求得水汽从气孔下腔的所有细胞表面扩散到气孔内端所遇到的阻力及其近似表达式。并从理论上对该阻力的倒数——导度随气孔面积而变化的方式做了分析和解释。通过将本模型求得的气孔下腔阻力计算公式与 Brown 等以及 Cooke 的公式比较,发现在气孔开度变化相当大的范围内用后面两公式计算的阻力偏大0.5—1倍左右。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在气孔下腔水散失总量中,腔内表皮细胞表面上的水散失量占86—96%,而保卫细胞表面上的水散失量又占后者的88—93%,副卫细胞表面上的水散失量仅7—12%。  相似文献   
100.
大豆一根瘤菌共生体系光合与固氮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